《误杀》:孩子怎么会变成禽兽?放纵孩子的小恶,就是在培养坏人

电影《误杀》里,肖央饰演的李维杰,和谭卓饰演的阿玉,是一对普通夫妻,和两个女儿平平和安安生活在一起。孩子的名字寄托了他们对生活全部的期望。但事与愿违,本该平平安安的生活被平平参加的一次夏令营彻底打破了。

平平被陈冲饰演的警察局长拉韫的儿子素察侵犯,素察又去平平家挑衅想再次侵犯平平。阿玉和平平把素察打晕,埋在家旁边的坟地里。

李维杰为了保护家人,模仿电影里的犯罪手法,给家人制造不在场证据,逃过了拉韫的报复式审讯。整部电影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阿玉和拉韫这两个母亲的对峙。

阿玉是平平的母亲,拉韫是素察的母亲,平平被素察侵犯,阿玉和平平为了自保误伤素察,李维杰为了保护全家又让素察死透。阿玉既是受害者的母亲,又是伤害别人孩子的人。

image

拉韫是不可一世的警察局长,丈夫是政治家,财大气粗,有钱还有地位。面对阿玉,她是手可通天强大的警察局长,同时她也是一个丢了孩子的母亲。

母亲都想保护自己的孩子,面对拉韫的咄咄逼人,阿玉颤抖着说出的那句话,让人久久不能平静。阿玉说,“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变成禽兽呢?在《误杀》里,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素察的父母是精英,他们给素察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还有超出常人的“自由”。毕竟妈妈拉韫是警察局长,爸爸都彭是市长候选人,素察在他生活的城市里可以呼风唤雨了。

素察的生日礼物,是李维杰这样的普通人一辈子也买不起的豪华跑车,他不必像李维杰们谨言慎行,处处赔小心,素察本人就是嚣张跋扈的代表。他把别人眼睛打瞎,妈妈也会替他善后,连句指责都没有,还细心给他包扎手上的伤口。

image

素察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符合人们对富二代的定义,被惯得无法无天。他变成阿玉嘴里的禽兽,多半归功于他的父母。妈妈没有原则的溺爱,爸爸忙于政务鲜有管教,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指责妈妈把他惯坏,他给自己惹了麻烦。

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强。如果小时候的素察第一次闯祸,拉韫没有滥用权威帮他摆平,都彭没有忙到顾不上孩子,他和拉韫告诉素察,伤害别人是不对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应该承受相应的后果。素察也不会在嚣张跋扈的路上越走越远,错得越来越离谱,年纪轻轻死于非命。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会让孩子误入歧途。父母对孩子的放纵,没底线的溺爱,会让孩子是非观模糊,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孩子做事只会图自己开心,不会想这样做对不对。就像素察一样,随心所欲地做坏事,反正有妈妈收拾烂摊子。

image

有的孩子变成禽兽,尚有迹可循,有的孩子变成禽兽,却始终没有答案。

在《我们与恶的距离》里,李晓明在电影院用自制的手枪疯狂扫射,造成9死21伤的惨剧,其中贾静雯饰演的新闻台编辑主管宋乔安的儿子刘天彦也在其中。

李晓明的“无差别杀人”让义愤填膺,给受害者家庭带来难以磨灭的伤痛,也让李晓明的家家人从此不敢活在阳光下。李晓明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死刑犯辩护的律师王赦忍受着民众的不理解,只想找到答案。

王赦积极联系李晓明的父母和妹妹,多次前往监狱见李晓明,想说服李晓明接受精神鉴定,他做的这一切只是想找到答案。但最终并没有真相大白,李晓明被提前执行死刑,没有人知道什么李晓明会变成这样?

面对民众的指责,李晓明妈妈说得那句话让人动容,“全天下没有一个爸爸妈妈,要花20年去培养一个杀人犯。”

image

2016年,台湾发生一起“小灯泡”事件。4岁的女童小灯泡,在骑脚踏车时被一名男子砍杀,身首异处。警方调查后发现,行凶男子有“思觉失调症”,也就是“精神分裂”。

小灯泡的妈妈亲眼目睹这一惨剧,虽然她几近崩溃,但她没有响应民众的呼吁,要求马上杀死行凶者。她说,与其满足民意去杀死一个人,不如好好了解这个人是怎么一步步走向犯罪的。小灯泡的离开已经成为事实,她更希望这起不幸的事件能引发整个社会的思考,给世界带来一些改变。

在《我们与恶的距离》里,患“思觉失调症”的陈昌残忍杀害幼稚园的孩子,在刑辩律师王赦的辩护下,一心求死的陈昌被判处了无期徒刑,王赫也因为替罪大恶极的人辩护遭受网络暴力。

另一个“思觉失调症”患者林思聪,本来是个阳光向上的青年,却因为“思觉失调症”,险些做出伤害别人的行为。当他绝望地问,“为什么是我得这个病”时让人心理难受。险些被他袭击的精神科医生,宋乔安的妹妹宋乔平说,“可能是因为你比较勇敢”。

image

林思聪的“思觉失调症”,因为发现及时,得到了了专业治疗,没有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但像陈昌,还有现实中小灯泡案的行凶者,他们没有及时医治,让自己从病人变成了禽兽,用伤害别人来解脱自己。

勿以恶小而放纵,放纵孩子的小恶,就是在培养坏人

我们都学过一个典故:扁鹊见蔡桓公。蔡桓公讳疾忌医,生病初期没有及时医治,结果病入膏肓连神医也无计可施。蔡桓公因为这个典故成了负面教材,但事实上,蔡桓公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数普通人。

小问题出现时觉得无关紧要,没必要耗费精力,等到问题严重了,才发现没有解决的能力了。教育孩子同样如此。孩子小的时候,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天真可爱的,即使孩子有些小问题,也无伤大雅,毕竟,他还只是个孩子。

就像我们经常看到车厢里来回奔跑的孩子,饭店里大声嚷嚷高声喊叫的孩子,对着小狗小猫狠狠踢打的孩子。如果有人指责孩子的行为,马上就会有充满爱心的声音告诉你,他们只是孩子,吵闹爱玩是他们的本性,你怎么能跟孩子计较呢?

image

孩子可以享有孩子的特权,比如过儿童节,买半价票,吃美味零食,但孩子能自动切换成知书达理的大人模式吗?显然不能,小时候飞扬跋扈,长大了很难彬彬有礼。

面对无理取闹倚老卖老的老人,人们会说,“不是老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那你有没有想过,坏人是怎么来的?坏人不是基因突变,不是飞来横祸,坏孩子长大了,就变成了坏人。

什么样的孩子是坏孩子?坏事做多就成坏孩子了。判断孩子做的事情是好是坏,可以把眼前的2岁孩子当成是20岁,30岁的成年人,看他的行为你能不能接受。

比如,孩子对着小狗小猫踢打,对孩子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游戏,在大人眼里,也是弱小的孩子在跟弱小的猫猫狗狗玩,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换个场景,一个20岁的成年人对着猫猫狗狗踢打,你还能觉得是正常的吗?

孩子的是非观不是突然形成的,小时候踢猫踢狗没人制止,孩子就会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事儿,他做的没问题。长大后他也不会突然醒悟,孩子的是非观,都是通过一件一件小事形成的。

就像《误杀》里的素察,他不是一出生就带着“禽兽”的标签,他也不是从小就闯大祸。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试错的过程。孩子都会犯错,如果有人告诉他这样错了,他就会换个方向。可怕的不是犯错,而是犯了错没人告诉他,他不知道自己错了,就只能沿着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远到超出控制,远到无法回头。

image

孩子小,犯错也不会有严重的结果。有时候给孩子指正,帮孩子纠错反而会耗费更多时间,远不如漠视孩子的错来得简单。

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踢球,把别人家的玻璃踢碎了。让孩子面对犯错的后果,家长应该引导孩子给人家赔礼道歉,想办法赔偿,帮人把玻璃装好,这样会耗费时间和金钱。

换个方法,忽视孩子犯的错,直接拉着孩子跑得远远的,没人知道是谁干的坏事,一走了之更潇洒。只是,这样一走,孩子也就学会了,犯了错闯了祸,遇到麻烦事,要赶紧跑,跑得越快越好。

《误杀》的最后,李维杰瞒天过海,悄无声息转移了素察的尸体,让全家人度过了劫难。这一切都被小女儿安安看在眼里。安安给了李维杰一份100分的试卷,李维杰履行承诺,给安安买口琴。但那张试卷的100分,是用70分涂改的,安安也学会了瞒天过海。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父母是主设计师。父母书写善良,孩子就会变得善良,父母放任孩子野蛮生长,孩子就会找不到方向。

没有人想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变成坏人,那就别偷懒别怕惹麻烦,别像蔡桓公一样讳疾忌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孩子的坏扼杀在萌芽里,告诉他是非对错,让他及时修正自己的路。别等到若干年后,面对无法管教的孩子望天长叹,为什么是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误杀》:孩子怎么会变成禽兽?放纵孩子的小恶,就是在培养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