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姗姗来迟的整理记录,这次较以往更晚一些。(捂脸)
按照阅读时间整理如下
①《我用阅读教育孩子》
作者周璐如是说,给孩子选对书,再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和孩子一起坚持阅读,不断讨论、不断学习,终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成长途中的很多难题也都将迎刃而解。
用阅读的方式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很多烦恼和困惑,帮助他们开启一个美好的未来。
家长悉心地耕耘孩子的阅读,总会等到收获的那一天。终有一天,孩子会感谢你,助他养成热爱阅读的终身习惯,并把一位位“好朋友”“好老师”介绍给他,这是给他的最好的成长礼物。
自我感受:看这本书感受是很美好的,作者结合自家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为孩子选择不同的好书。遇到孩子有困惑和困难时,以书为友相伴,指点迷津。
对于如何选择适合自家孩子的书,需要妈妈基于对孩子兴趣的了解,妈妈自身的选书能力。有一些经典好书是可以共用的,就像我在看书时,不断储存书单。这本书可以作为阅读参考书来用。
②《半小时漫画经济学》
如书中所言,人类史就是一部经济史。书中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加上创意漫画,把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学概念进行了阐述,对于小白的我而言,这些概念够了。
这本书好读有意思,最主要的是读完长见识。
③《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
继今年在看过《读懂孩子的情绪》后,又一本让我心生亲切和感动的书。亲切的是书中案例的分享,就像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感动是因为不仅有案例说明,方法指导,更重要的是心理剖析。
这本书也为后面书目的阅读做了铺垫。
④《当我遇见一个人》
早就翻看过,也许是认知不够,也许是缘分未到,当时没有看完。
再看便是今日,有种意犹未尽和不想读完的感觉,主要是太吸引我了。
对于心理学感兴趣,对于想进一步认识自我,对于育儿有困惑,在看了很多育儿书仍不知道如何和孩子相处,对于想找一个有效方式育儿的人,这本书都会提供帮助。
因着这本书,我重温《心理营养》,把作者李雪的另一著作《有限责任家庭》一并阅读。
⑤《心理营养》
接触林文采老师的“心理营养”概念,最早是在千聊购入的课程。当时每节课听完,都有认真做笔记,收获挺大。
时隔3年,再次看书,对之前提到的孩子的先天气质,包括大人的气质类型,都有了更近一层的认识。
心里营养是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提供不同的养分。心理营养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无条件接纳”、“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安全感”、“肯定 赞美和认同”以及“学习 认知和模范”。
心理营养,孩子一生的底层代码!迟来总比不来好!结合这五大方面,比照当下的养育方式,查看自我对孩子的精神供养。
⑥《有限责任家庭》
简介:继续深入挖掘母婴关系与亲密关系的内核,通过更加丰富与贴近生活的真实案例,揭示育儿过程中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一生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也指明,我们应该如何觉知并转换思维,解决自身已然存在的的问题。“爱与自由”是李雪一以贯之的家庭教育理念,在关系中,也体现在界限感上。无论对孩子还是对自己,“守住界限都是重要的觉知方向。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负责也只能对自己负责,做一个清醒的“有限责任人”。
通过阅读,对于“界限感”有了更深的感知,结合生活,多了一份觉察。
界限的重要不言而喻,尽管有觉察,不自觉的“越界”时有发生,多一份觉知,不断修行。
⑦《非暴力沟通》
不缺理论,缺的是实践,如何实践。随着学习深入,要想落实实处,重要的还需要有效沟通,有正向结果的沟通。
《非暴力沟通》即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经常听到,陌生的是如何运用。
附非暴力沟通模式
1.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1)观察
我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我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我(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
“我感到……”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
“因为我需要/看重……”
(4)请求
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丰富我生命的具体行为,
“你是否愿意……?”
2.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1)观察
你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你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你(看、听、想到你看到的/听到的)……”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是情感而非思想):
“你感到……吗?”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你那样的感受:
“因为你需要/看重……”
(4)请求
关切地倾听那些能丰富你生命的具体请求,而不解读为命令:
“所以,你想……”
结束,4月记录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