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上的一个同学都来“大姨妈”了

网络图片,侵权则删

前天,老伴帮外孙女洗澡时,发现她有生理发育迹象,于是有点担忧。而她对外婆说,这算什么,我们班的一个同学都来“大姨妈”了。

外孙女读四年级,不到10岁,班上同学也就这个年龄左右。按正常生理发育论,这个来“大姨妈”的同学属于性早熟了。

显然,这是不正常的现象。

然而,这个问题在中国已经不容忽视。有网文称,中国儿童性早熟患病率约0.43% ,也即1万个儿童中有43个患病,而且这一数据呈升高趋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归纳网上所论,原因有五。一是人类自然发展趋势。如有网文说与过去相比,美国孩子整整早熟了5岁,中国孩子早熟了1岁。二是生活水平提高,摄入能量和营养过多,鸡鸭鱼肉奶等催熟儿童。三是激素类物质通过食品、药品和环境进入人体数量增加。如今动物性、植物性食品都是用激素刺激速熟,过量的激素间接被人食用。因空气、水的化学污染,有毒成份干扰了人体的自然发育。四是孩子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吸收强光、不可见光的辐射过多,扰乱了人体的生长机制。五是影视、书刊中的儿童不宜内容诱导孩子性早熟。

这样的性早熟,对儿童身心健康和今后成长、工作、学习等,显然是不利的,增加了家庭、学校、社会等对其教育、管理的难度,增加了未成年人遭受侵害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风险,应当引起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做到各司其职,防范于未然。

遏制儿童性早熟,应当针对产生的原因,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抓好每个环节的工作。

例如,在相关法律法规和红头文件中,要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防止性早熟作为一个特别的事项予以考虑,完善相关内容,严格相关规定。

再如,要铁腕执法,标准从严。要以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细则》、《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肥料管理条例》、《中国互联网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等关于未成年人使用文化娱乐产品安全的条款、食品安全的条款等切实落到实处,严厉打击这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

又如,要在学校、家庭抓实防止儿童性早熟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全社会都来关心这个问题,让每个儿童懂得如何保护自己,远离不健康影视文艺作品,远离有损健康的各种垃圾食品。

总之,要通过各个方面全方位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使儿童过早来“大姨妈”的现象尽可能减少。

2022年3月1日写于鹤城


网络资料:

中国儿童性性早熟患病率约0.43% 就诊率三分之一

来源:综合 作者:刘欢 时间:2017-01-16

06:34:38

本报讯(记者 刘欢)“肥胖的孩子最容易发生性性早熟!”昨天,在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的“关爱・成长”儿童性性早熟公益健康教育项目启动会上,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中心主任巩纯秀教授说。当天北京儿童医院和首都儿科研究所两家医院被认定为儿童性性早熟健康教育基地。

儿童性性早熟是儿科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目前发病率逐年升高。我国儿童性性早熟患病率约为0.43%,性性早熟儿童可出现身高和体重过快的增长和骨骼成熟加速,出现骨骺融合较早,影响成年后身高,且性发育提前,容易造成一系列社会心理行为问题,也给家长造成精神和生活上的负担。

另外,研究显示:除了严重抑制孩子的身高发育,性性早熟的女孩成年后,宫颈癌、乳腺癌的发病率也比普通人要高。

究竟可怕的性性早熟从何而来?专家指出,性性早熟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有些患儿的性性早熟可查到明确的器质性原因,但对于特发性中枢性性性早熟,目前仍无法明确病因。肥胖、生活饮食习惯、环境污染、家庭关系、地域及遗传因素等,均可能与之相关。

“目前证据表明,肥胖是性性早熟的危险因素之一。”巩纯秀教授表示,性性早熟可能是体重增加的结果。另一方面,由于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性性早熟儿童早期进食过多,会进一步引起体重增加。“家长一定要从小控制、避免孩子体重超重。”

数据显示,目前儿童性性早熟在我国就诊率仅三分之一,对此,专家呼吁,对于儿童性性早熟,家长既不能“草木皆兵”,又要提高警惕,了解导致性性早熟的各种因素。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性性早熟迹象,要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儿童内分泌科进行检查、治疗。

中国儿童性性早熟现状

父母似乎都盼着孩子快快长大,但事实可能并不尽如人意。近日,美国儿童专家通过研究指出,现在10岁孩子的体征和行为方式已经相当于过去15岁的少年。也就是说,美国孩子整整性早熟了5岁。看到这条消息,不少中国家长可能都会倒吸一口气,开始忧心自家的孩子是不是正渐渐被周围环境“催熟”。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男性生殖内分泌组史轶蘩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中国儿童的发育年龄的确有逐渐提前的趋势,大约提前了1年,女孩从11岁提前到了10岁,男孩则从12岁提前到11岁。虽然现状比美国好得多,但面对越来越性早熟的孩子,中国家长们已经有些惴惴不安了。

史轶蘩院士表示,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家长没有必要恐慌,中国儿童的现状属于生理性的青春期发育提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个情况是很正常的;但有一种现象则需要警惕,即性早熟,它是一种病态,需要尽快到医院检查。”史轶蘩院士介绍,医学上的性早熟是指没到发育年龄时就出现性发育,比如男孩在9周岁前出现声音变低、出现阴毛、长胡须等明显的第二性征;女孩8周岁前乳房开始发育,10周岁前出现月经,都被称为性性早熟。

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性性早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了,在中国大小城市都有扩散趋势。据调查,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儿童性性早熟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1999年,上海儿童医院每天门诊竟达上百人次。北京、广州、香港等城市也曾出现此类现象。在不久前的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研讨会上,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等医疗单位的内分泌学专家纷纷表示,现在到医院诊断性性早熟的孩子越来越多了。据近两年的门诊量统计,大约比10年前增加了三四倍。

不仅如此,出现青春期性特征孩子的年龄也越来越小。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儿童性性早熟率约为1%,在某些经济发达的城市约为3%。最新一项《上海青少年性早熟调查报告》显示,上海达到性早熟标准的孩子占青少年总人数的3%。而5年前,这个数字是1%,当时上海有约3万名孩子性早熟。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从2005年暑假到2006年暑假,就接诊了超过4万人次的自述性早熟患儿。而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内分泌科一份最新调查数据也显示:广州儿童性早熟发病率已由10年前的0.5%提高至1.3%,并有上升趋势。“青岛市儿童少年青春期发育状况调查”共抽取青岛市市区内6至12岁的儿童近两万名,其中男女各占50%。调查显示,青岛市儿童性早熟发病率已接近1%,其中女孩为0.78%至1%,男孩为0.12%至0.5%。

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小儿内科候诊区,记者见到了特意从黑龙江带孩子来看病的张先生:“我儿子才10岁,短短几个月时间,他脸上就冒出了青色的胡茬儿,声音也变粗了,从外表看跟一个成年人差不多,急得我几乎跑遍了省城所有医院。”一旁的苏女士也搭了腔:“我女儿才9岁就来例假了,真把家里人给吓坏了。”面对每天几例甚至十几例的非正常发育儿童,内分泌专业副主任医师汪伶伶显得很无奈:“最近还好,暑假时来就诊的人最多,有时一屁股坐下去,不到中午都站不起身。”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班上的一个同学都来“大姨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