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我们与恶的距离,就是我们与自己内心的距离
文/Akashice
成年人的世界都不容易,我们人类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习惯性的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所以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差距大到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这是一部HBO出品的影视剧,深觉直指人心,发人深省。看过许多HBO出品的影视剧,在我印象里,这部应该是第一部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汉语语种作品。乍一看,很像中国的日常生活题材,不过,不同于过去我们看到的那样,这部剧立意细致深远,所揭示的社会现象深刻宏大,所要表达的内容也极其具有思想性。所以尽管表面上看很中国化,但作品内在的逻辑脉络和思想表达却很现代。在刷剧的过程中一方面被剧情深深吸引,一方面又被剧情背后所展现的现实困境而倍感揪心。好的作品总能在吸引观众的情绪的同时又让观众感受的十分痛苦的抉择困境。
我很欣赏这部剧,当然也很失望这竟然不是中国的团队所策划的作品,不管怎样,好的作品我一定会推荐大家看,相信你一定也会解读出不一样的东西的。
此外这部剧是在在台湾拍摄,且所有对话和人物所在地都是在台湾那个背景下,但是除此之外全剧并没有任何情节透露说这是在台湾的事情,就像HBO其他的剧那样:不出现地名,没有法院及其他任何政府机构的名称,甚至连经常提及的媒体机构也都是虚构的。我的看法是:这是让大陆的观众不要觉得这部剧的故事发生在海峡对岸,其实,是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类社会所在地,我们应该对照我们当下的这个社会,是不是存在这样的现象,然后思考如何面对或改善它。
1、关于个人犯罪的处理方式及预防
一千各读者眼里就会有一千个性格的哈姆雷特。优秀的作品总会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当我看到第4集,刘昭国律师喝醉酒后跑到他岳父家大谈社会理想和公平正义,而他岳父跟他争辩的那个场景时,心里五味杂陈。我想,同样的这个场景,100个中国人,或许会有100中不同的观点,会有人骂刘昭国不负责任,不是个号丈夫,对家庭缺少应承担的责任,会觉得它幼稚单纯,甚至会认为他太傻太笨太没用。会有人觉得它岳父很理性,很公正,代表着社会正义,代表着光辉的父亲的形象。这里会呈现出一个人的三观,不便详说。此外,从细节上,可能会有人觉得,杀人就得偿命,没有理由,没有余地、没有任何谈论的必要,帮助杀人犯做辩护的律师都是坏人。可是,要知道的是,刘昭国律师从来都没有为那些杀人犯做过免除死刑的辩护,他同样的认为应该判处死刑,这一点是含无疑问的。问题在于,不能稀里糊涂的就杀掉,而是要找出他为什么会杀人的深层原因,根据这个原因的反馈来完善社会的治理机制,以防止出现类似的悲剧再现。比如随机杀人犯李晓明,如果对其杀人动机不加分析的,就因为犯罪事实而言便从肉体上消处掉,那么今后可能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第100个李晓明,我们杀得过来么?况且,很多杀人犯有时候仅仅是一念之间,如果我们发现了这个,接下来便可以控制这样的犯罪。但是,若不从根本上去找出所有犯罪的动机,那么我们对犯罪的惩处永远都只能是扬汤止沸。正如刘昭国律师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解决伤害最好的办法,是善后和预防”。从这方面看,刘昭国律师所关心和从事的事情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律师本职工作范围,由于法官和检察官的工作缺失,刘昭国律师艰难的顶了上去,我们这个社会不能缺少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像刘昭国律师这样的人,便会有越来越理性正常和自愈能力强的社会。
2、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哪有什么坏人和好人,那只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简单化思维而已,这根本就不符合这世界的事实。事实是:没有绝对的好人,也不会有绝对的坏人,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着善良和邪恶两种不同的成分。
就像剧中的应思聪,他是一个极具导演天赋的天才,一般看来他不是什么坏人,他没有心机,没有邪恶的想法。在他女友去世后,他孤独,偏执,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无法接受女友的离开。他对艺术要求极其苛刻,精益求精,活在自己的电影世界里无法自拔。可是,没有人理解他,没有人走进过他的内心,他也是一个情感丰富的大男孩,只是跟普通人与这个世界的相处方式不一样而已。当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对他说三道四时,他的内心的痛苦的,他不知道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他想拍出一部好的作品来证明自己,于是他拼命的写剧本,排故事,并跑到一所幼儿园里去拍摄他的作品。你会发现,他竟然单纯的像个孩子,他甚至不会想到家长的担心和社会的反应。他内心是干净纯粹的,他只是想拍剧本而已。。。。这时你会发现,我们成年人的世界是多么可怕,可以臆想揣测一个人到何种地步。
其实他人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你如何揣测他人,恰恰说明自己是怎么样的人。应思聪的病情再一次发作时,他拿着破碎的镜子,冲到医院宋乔平的办公室,他其实没有想过要伤害过任何人,他只是很痛苦,大闹大吼:“为什么是我?,为什么你们都不理解我。。。”,他的内心是崩溃的,他觉得整个现实世界都是与他作对的。就像鲁迅《狂人日记》里的狂人一样,觉得他身边所有的人都是想吃他的一样(关于《狂人日记》更深层次的文化解读不涉及,这里只是展示类似的场景)。这时宋乔平安静的同他对话,走进他的内心,像一个老朋友一样安慰他,理解他,拥抱他。应思聪开始恢复平静,放下那块碎玻璃。这当然是一个美好的结局,但是大家可曾想过,如果宋乔平没能够和他对话成功,或在对话过程中林一俊突然闯了进来,应思聪本能的防备心理再次出现,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伤害了宋乔平,事情又该是怎样的一幅结局呢?或许应思聪会成为下一个李晓明吧,这可能性还挺大。不同的事情结局,取决于什么呢?一念之间:宋乔平的一念之间,林一俊的意念之间,还有应思聪的一念之间而已。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3、不要挑战人性,但可以引导人性向善良的方向前进。
当李晓文(又名李大芝)离开学校的时候,一个老教授反复叮嘱她说:“不要试图挑战人性”,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叮嘱,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李晓文确实一直遵守这句警告。她很无奈,处于自保,只能如此,她的处境我很同情,也感到难过。曾经看到过一句话,“怕鬼实在是太幼稚了,我带你看看人心”,尽管这句话在逻辑上经不起推敲辩证,但我还是觉得心头一颤。大家都说人心深似海,人性不可测,这只是在畏惧和描述它,并没有给出如何面对它的方案。在我看来,这部剧里在努力尝试给出一个方案,那就是:正视人性,触摸人性,理解人性,沿着人性可能的足迹,跟随它,然后与它交朋友,最终引导人性向着善良的方向前进。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太多人诉说着他们的人生经验,总结出来基本都是在说:人性不可挑战。然后就是各种卑鄙的生存小伎俩,艰难的维护其生存。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在面对人性时,简单的认为人性不可挑战,不可与伍,不敢坦诚的面对人性,了解人心,而只是为了护住各自的一亩三分地,而使用各种厚黑伎俩,那么整个社会都会是一片乌烟瘴气。大家彼此各自自利的这种行为,导致的只能是人性更加可怕,我们每生活其中的人的生存境况都会变得无比艰难。发展到最后,可能抱有天真单纯的人们要么同其沆瀣一气,就像剧中刘国昭律师一度放弃初心,踏进真正的刑事律师“正道”上那样,要么被这个社会所淘汰。就像NEWS阿伯说的那样:我们都是好人,不知道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子,老天爷到底要我们学什么?我想,老天爷应该是想让我们尝试去改变,而改变,就在我们每个人的一个小小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个观念便是沟通和理解。这也是与之同流或被其淘汰之外的第三选择,同时也是让这个社会逐渐向善的方法之一。
4、这里不是电视剧,欢迎来到现实世界
媒体,是这部剧贯穿始终的主脉络。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感同深受,网络暴力已经泛滥到每一个角落,我们每一个现代人都能感受到它。我甚至无法相信,网络上那些无脑而伤人的语言竟然是我们这个社会上一个个自然人所敲上去的,他们不会知道,有时候,每一个暴力的语言符号,都是一把杀人的刀。压死骆驼的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稻草。网络上的大量暴力血腥辱骂甚至恐吓威胁的言论,都是现实中的一根根稻草,一把把杀人的刀。
我很疑惑,一个自称彬彬有礼的文明大国的国民,怎么会如此没有同理心?在我们几千年来的传统里,同理心是我们这个民族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早在2300多年前孔子教导学生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应该是所有全人类中最具有同理心的一群人。而如今,在我看来,我们几乎成了人类中最不具有同理心的一群人(这句话尽管听着很刺耳,等你真正了解了世界各地的社会后,相信你也会同意的)。同理心就如公民基本素养和法治精神一样的重要,它甚至比法治精神更真切和近距离的与我们的生活相伴。另外,他们又是谁呢,他们也许就包括正在屏幕前浏览这篇文章的你,也许还包括你身边的亲朋好友,甚至还可能包括正在打字的我自己。他们不是别人,他们正是我们自己,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个体。写到这里,我开始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开始斟酌我敲下的每一个字以及下一个酝酿的句子,会不会伤害到什么人。我想我们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持这样谨慎的态度,这是基本的公民素质。
5、三观不正,勿观此剧
三观本来就是多元化的,不过,虽然不可能有统一的三观,但是拥有正常的三观,确实也是我们探讨和对话的基础。无法想象如何同一个认为女人不能提出离婚,如果她离婚就应该被沉塘的人交流和沟通。此剧立意观点及所传达的内容,有别于国产样板剧和道德情感剧,希望诸位谨慎观影!
最后以通过应思聪之口说出的卓别林的话来结尾:
生活从远处看,都是喜剧;从近处看,都是悲剧。
2020.04.15
如若转载或引用,烦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