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往经历剖析行为模式改变(3)——工作中的故事

社会比学校复杂多了。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尤其是第二份工作,每天都需要跟大量的人打交道,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沟通协调”。正是在这样的高频人际交往中,自己一些不健康的行为模式凸显出来,反复出现,不同的人,不同的起因,都会引起自己相同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举几个例子:

同事A。A是我第一份工作上同项目组的同事,虽然只比我大一岁,但比我早工作两三年。人很聪明,生活能力也很强,属于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而我,虽然智商挺高,但生活经验、自主能力就差多了。初入职场,就像长期圈养的绵羊到了大森林,连怎么觅食都不会。A有自己喜欢的穿衣风格,周末可以和网上认识的驴友们一起爬山越野,虽然年纪轻轻,但谈起买房、理财、装修、要孩子这些事情也很有自己的看法。而当时的我,生活经验满分100分,我估计有20分就不错了——自己适合什么衣服、发型,不清楚;工资到手怎么用,没想过;男朋友商量结婚买房的事,哎呀怎么这么烦,人家根本不想管这些“大人才需要想的事”;投资理财、公积金、学区房信息等等,我那单线程的大脑根本没想过。总之,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时25岁的自己,心理年龄还停留在20岁甚至高中,并且根本不想长大,不想面对生活以及生活中的责任。我心底有些羡慕A,毕竟她在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性上比我强,但正因为这样,我无法和她亲近,甚至有些不喜欢她,因为我不喜欢身边的人比我强,那颗骄傲的心总有些意难平,难以接受一个比自己仅大一岁但各方面都超越自己的人,尽管她对我不错。还好,当时的工作氛围,同事之间没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我和A虽然走的不近,但也没有什么矛盾。

同事B。B是第二份工作中同项目的同事,我们一起做一个产品,她是牵头人我配合她工作。B非常优秀,形象气质佳、工作能力强,领导也非常赏识她。可是这成了我心理上一个需要努力克服和逾越的难关:面对身边这样优秀的人,我如何交往、协作?我的心底其实是恐慌的,但我不能表现出来。就像刚刚来到大学发现周围同学们如此优秀时,我只想把自己藏起来,暗暗努力,直到觉得自己可以出来不掉面子了,再让别人看到我。这次也一样,同事本来就很优秀,又一直在系统内工作,所以我就有些相形见绌了。也许领导并不这样认为,否则也不会招我(当时招聘名额很少,没有百里挑一至少也是五十里挑一),但我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制造了多大的障碍。我无法和优秀的B产生深层的连接,虽然我们理应是最亲密的同事,然而并没有。她请我喝咖啡,我找理由拒绝了,我怕不知道说什么,尴尬;她请我一起讨论,我就事论事后赶紧离开,尽量减少一起的时间。虽然我心理感觉到这样不对,但是如何克服,如何突破,完全没有思路。

写到这里,这个行为模式已经很清楚了。根源是强烈的自尊和深深的自卑,在这两个因素下,一旦走出原来的舒适区,来到暴露出自己短板的外界环境,便会产生浓烈的自我否定和自卑情绪,同时,为了保护脆弱的自尊,自己会尽量隐藏自己,尽量减少与人、与环境的交互,以免自己的不足更多地暴露出来。脆弱又强烈的自尊同时驱使自己付出更多努力,让自己重新找回自信。可惜的是,在分工越来越细、沟通协作越来越重要的现代社会,一个人闷头用功是最下策。我也是经历过才知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过往经历剖析行为模式改变(3)——工作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