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心理治疗 更要做心灵治疗


        从前,有两位将军带兵打仗,在战场上不幸都中了箭。医官治疗时,两位将军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一位将军担心让人看出打仗受伤,被人怀疑自身功夫不足,于是要求医官用剪刀顺着皮肤剪断箭杆,外面穿上衣服,给人感觉好像打仗没有受伤一般。另一位将军则认为战斗受伤是正常现象,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于是按照医官的建议,开刀做手术取出剪头、缝合皮肤、敷药包扎,让人一眼就看出打仗受了伤的样子。结果可想而知,前一位将军讳疾忌医,伤口发炎,若不是抢救及时,差点要了老命。后一位将军则是很快痊愈,重返战场再立新功。

        古往今来,我们听到的教育故事,都是崇尚感谢师恩的,都是为曾经拥有名师教育指导自豪的。古人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把老师的教育之恩与父亲的生养之恩同等看待,可知师恩之重。还有“欺师灭祖,人神共愤,群起攻之”之说,对于那些对师恩忘恩负义的人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谴责与孤立。常言说:人生有七个贵人需要感恩,那就是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名师引路、家人支柱、对手鼓舞、小人拦阻、自己努力。有人说人生如果遇到七个贵人是何等有幸啊!其实,贵人人人有,理解大不同。如果常怀感恩之心,何处不是贵人?在你迷茫、困惑之际,有意无意间得到某些人某些事的启发、点拨,那就是你人生的“高人指点”;在你遇到困难、困境之际,某些人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支持、帮助、鼓励,那就是你人生的“贵人相助”;在你求学、成人、成长、成功、成就的生涯中,有幸遇到的人师、经师、技师、心灵导师,让你终身受益,那就是你人生的“名师引路”;在你风雨兼程的人生路上,始终不离不弃的家人亲友,就是你的“家人支柱”;那些始终让你看到奋斗目标,时刻不忘努力勤奋的竞争对手,有了他们就不会感觉人生寂寞和“独孤求败”,那就是你人生的“对手鼓舞”;还有人人鄙视的所谓小人,有了他们你才会事事时时谨慎小心严格要求自己,你才不至于得意忘形大意失荆州,他们冒着被你仇视、被天下人鄙视的风险成就你的人生,同样有严厉父母、苛刻师长一样的功德,你人生的成功他们功不可灭,不是恩人又是什么?最后,所有的启发、点拨、引导、帮助、支持、激励,都必须化为自己的努力,那才是人生成败的关键,感恩我自己,善待我自己,人生会有不一般的幸福感。

        今天有一个职业有一个行业对“人生贵人”却有不一般的要求,那就是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对咨询师与来访者关系的定位。有人想用人世社会已有的关系来定位这种关系,咨询大师们都不赞同,认为咨访关系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关系,不是师生关系,不是医患关系,不是亲友关系,不是朋伴关系,不是消费关系,不是教导关系,就叫咨访关系,也叫咨商关系。有人说咨访关系“像亲人,不是亲人”“像朋友,不是朋友”“像老师,不是老师”“像医患,不是医患”,就好像一个“四不像”,其实大师们认为就是那样的关系才是咨访关系。正因为咨访关系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关系,所以用现有的关系去理解都不是最准确最恰当的,也就有其独特的相处态度与价值取向。正是这种独特的价值取向,通过咨询师创设真诚如一、无条件接纳、共感理解的人际氛围,让来访者产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是朋友,胜似朋友”“不是老师,胜似老师”“不是医患,胜似医患”的体验与感受,从而对咨询师产生无限信任,愿意与咨询师分享和讨论经验、体验、困惑、难以启齿的柔弱、自以为是的观念等,愿意学习和尝试曾经以为不可动摇的信念、不愿涉及的领域、不敢面对的恐惧,在面对中获得认知构建,在接纳中获得情感认同,在挑战中获得经验超越,实现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咨询目标。

        正是这个美好的经验与愿景,逐步形成了咨询业独有的与其他行业不同的规则。这些规则不仅是咨询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区分点,也是咨询行业的神圣禁区,外人无权讨论,业内无人敢于质疑,一直认为理所当然。我想如果谁要对它提出质疑与挑战,大约会受到群起而攻之与驱逐的。规则很多,比如说“若非不得已,不建议咨询师为亲朋做咨询”“若无特殊需要,不建议咨询师为来访者做免费咨询”“若非咨询计划需要,不得在咨询功能室外做咨询”“咨询室外偶遇来访者,不建议咨询师主动与来访者打招呼”“负有管理职能的人员作为咨询师,不建议为管理对象做咨询,以免双重身份影响咨询效果”等,不论成为不成文,勿论理不理解,已经成为咨询业对专业咨询师的要求。

        规矩也好,规则也罢,之所以能够被行业接受,一定是实践检验形成的经验。为什么说“若非不得已,不建议咨询师为亲朋做咨询”呢?一是亲戚朋友都是生活中比较亲近的人,本来也是彼此较为了解的人,更容易放心交流,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有一些秘密是独有的,他人知道后对自己对他人都可能不是有益的。所以,亲朋咨询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比陌生人咨询更有利,由于顾虑太多,更难让来访者产生无限信任顺利探讨人生秘密。二是咨询进入关键期时,需要来访者作出平时难以作出的决定或行动,所谓的心理咨询使人开心、助人成长,开心只是前奏曲,成长才是主旋律,没有哪一个成长不付出选择的焦虑、行动的意志、极限时的坚持,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能随随便便成功”。而在亲朋面前,来访者面对挑战更容易选择逃避、依赖、耍赖,让咨询难以继续开展,让来访者难以获得应有的成长。三是咨询师也是正常的人,出了咨询室,下了班,咨询师也是普通人,也需要过普通的生活,如果成为亲朋的咨询师,可能形成不分场合咨询,如果顺亲朋咨询者的意则违背咨询原则,如果逆亲朋咨询者的意则影响亲朋关系,造成咨询师不必要的困扰。

        为什么说“若无特殊需要,不建议咨询师为来访者做免费咨询”呢?从来访者的角度说,如果自己付出了费用,就容易当成一件慎重的事去对待,尤其是那些高消费的东西,消费者都会很珍惜,甚至“惜字如金”。反之,如果是免费咨询,反正不出钱,自己听着舒服就听听,听着不舒服就不听;反正不出钱,权当做没事消遣;反正不出钱,不必当真;反正不出钱,需要自己努力、坚持的可能不会认真对待。总之三个字“不看重”,一个来访者不看重的咨询,想要取得满意的效果显然是不现实不可能的。从咨询师的角度说,如果来访者不付费咨询,自己做公益,叫做献爱心,认真的咨询师尽力而为,不认真的咨询师走走形式,这叫做“有效无效,责任尽到”,效果不可预测。并且不付费的咨询做多了,咨询师容易在潜意识中形成“我是对来访者有恩的”,有意无意间形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气势或专制控制意识,破坏了咨访平等关系,没有良好的咨访关系,谈不上良好的咨询效果。如果来访者是付费咨询,来访者是消费者,咨询师理所应当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这是职业道德,也是做人应有的品德,并且付出应该得到应有的回报,符合人的价值观念,对平衡来访者与咨询师的心理也是有益的,因为绝大多数人也不愿意剥削别人的劳动,长期做免费咨询可能导致咨询师内卷厌倦,长期接受免费咨询也会导致来访者内疚产生亏欠心理导致放弃咨询。所以政府提供公益咨询是政府的关心关爱体现,并不是倡导咨询必须免费,绝大多数人是希望公平平等相处的,免费咨询并不能为咨询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什么说 “若非咨询计划需要,不得在咨询功能室外做咨询”呢?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特定的工作场所,到医院看病,去学校读书,在实验场所做研究,同样在咨询室做咨询,一样的道理。不过有人会说,我们也可以预约医生去家里看病,去家里或室外读书,去非实验场所做实验啊,为什么心理咨询就要强调在咨询室而不是其他场所做咨询呢?首先,心理咨询必须为来访者创设安全清静的环境,让来访者长生安全感、信任感,让来访者不容易分心,不容易被干扰,家里或其他场所难以做到。其次,咨询本身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咨询室都是按照心理咨询要求布置装修的,咨询室没有多余无用的布置干扰来访者,家里或其他场所难以做到;第三,咨询是人生大事,是一件严肃庄重的事情,特定的场所能够让人心怀敬畏,从而确保咨询效益最大化,这是家里或其他场所难以做到的;第四,咨询也不是绝对不能离开咨询室,根据咨询需要,比如说心理咨询后期有关行为训练,如果需要到特定场所练习的,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练习场所,比如说恐高、广场恐怖症、特定场所恐惧等,就需要咨询师与来访者商定具体练习地点。

        为什么说“负有管理职能的人员作为咨询师,不建议为管理对象做咨询,以免双重身份影响咨询效果”呢?这其实跟咨访关系的特殊性有关系,心理咨询又叫心理谘商,从“咨商”两字的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虽然是来访者主动来咨询,但是双方的关系是平等的,商量、探讨,选择决定权仍然在来访者手中。咨询师只是提供场所、提供氛围、提供引导、提供启发、提供比较,为来访者最终决策提供预演。而管理者的角色本身客观上就存在不平等地位,控制、管理、指导、教育、评价的身份,难以让来访者无条件信任,信任不够,咨询是难以做到客观有效的。双重身份,也会造成咨询师、管理者的人格分离,不利于咨询事业的发展,不利于咨询师的成长,不利于来访者的心理治愈。

        为什么说“咨询室外偶遇来访者,不建议咨询师主动与来访者打招呼”呢?这是出于对来访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与来访者的交流涉及来访者的隐私秘密,有的可能是难以启齿的柔弱,来访者自然担心因为咨询师的泄露而让自己在生活中难以面对,更有的人对接受过心理咨询都难以在他人面前暴露,所以“咨询相逢胜亲人,出门再见不认识”几乎成为咨询师与来访者在咨询室外的准备或客观存在态度,咨询师从职业道德的角度自我合理化调节,大多数来访者也乐见其成。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那种独善其身的不跨界思维越来越受到挤压与挑战,修鞋子不卖钉子的不再被人认为是遵守职业精神,开餐馆的卖碗筷生肉小菜也可以叫扩大经营范畴,跨界打劫成为新时代的成功转型标配,很多原本固化的东西加上个“新常态”概念就焕发生命活力,所以所谓的行业禁区也会随着时代需要与时俱进,顺应发展,从而呈现勃勃生机。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不为亲朋做心理咨询是个很难实现的要求,如果心理咨询师坚持这样做,无疑是跟亲朋断绝关系。“有事找亲戚朋友”这在中国社会是理所应当的事,你成为心理咨询师,亲朋对你才是最信任的,你说不能给亲朋做咨询,在亲朋那里就是你害怕亲朋占你的便宜,人家可能就会说“你放心,要多少钱我们都会给”,变成一个很尴尬的事,你做和不做咨询亲朋关系都已经从此有裂痕了。所以,如果亲朋强烈要求,基本的心理咨询还是应该做的,到真正需要其他心理咨询师时再与亲朋探讨可能会顺其自然得多。

        虽然说现代心理咨询与治疗在中国落户已经四十余年,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与重视,甚至和国计民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考评一个地区的“创文”“创卫”工作“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必须。但是如果以为心理咨询与治疗已经成为社会轰轰烈烈的事业还是理想主义,看看一个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是不是已经正常化?看看各级心理辅导中心、辅导站建设及使用是否正常化?看看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公益活动是否正常化?就能了解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的普及情况。看看公益性、非公益性心理咨询机构日常咨询接待情况,就能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情况和大众接受情况。所以,通过各种宣传活动、心理援助活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心理健康教育、接受心理咨询理念、愿意主动来心理咨询仍然是一个长期需要坚持的任务。从这个角度出发,从政府关注关心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角度出发,公益性免费心理咨询仍然有其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说直白一点,在群众基础还不够广泛扎实的情况下,收费咨询的生存是困难的,心理咨询辅导事业自然也是艰难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没有发展就没有事业,没有事业谈何规范。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专业的地点有利于完成专业的工作,专业的底线必须坚守,“若非咨询计划需要,不得在咨询功能室外做咨询”,这个底线必须坚持、必须坚守,可能有的人一时不能理解,但耐心说明突破这一底线给咨询带来伤害、给来访者利益带来危害的原因,相信绝大多数求助者会给予尊重和理解的。那些因为家人不愿意来见咨询师的,希望咨询师上门咨询的,本身就不符合咨询的条件,即便上门也很难有效果的。实践证明,心理咨询能够产生实效,必须具备“痛苦的感觉,改变的愿望,求助的欲望”三个条件,连咨询室都不愿意去,说明主动求助的愿望、欲望缺乏,怎么会有效果呢?这样的上门咨询对咨询师没有意义,对咨询事业也没有好处。有人会说,“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咨询理念,社会心理机构能够做得到,学校心理咨询辅导机构怎么能这样做?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学校的职责和使命。是的,学校不可能放弃对每一名学生教育与帮助,但也不能做强制学生做咨询,因为来访者不配合的咨询,做了也白做,没有实效的。所以,对于这一类人的咨询帮助,就需要智慧与策略,首先通过班主任、家长或其他德育工作者通过德育手段让当事人产生“痛苦的感觉,改变的愿望,求助的欲望”,再提供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就能有效解决积极性、主动性问题,在实现这一条件之前,咨询师能做的就是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接纳当事人的情绪,静待花开,为当事人转变为来访者提供信任的氛围。

        “负有管理职能的人员作为咨询师,不建议为管理对象做咨询,以免双重身份影响咨询效果”,这是一个有些复杂的问题。首先,这个要求一定是非常专业的要求,对管理者和被咨询者都是有益的。不过,就现行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师资现实和编制管理要求;就学校管理需求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要求来说,落实学校“心理三级防御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小矛盾小问题通过同伴互助解决,一般的适应问题、人际问题、学习问题通过班主任辅导解决,稍微严重的心理问题交由学校专兼职心理辅导老师或转介专业心理机构咨询治疗。将青少年学生问题分类、细化,通过不同层面的心理志愿者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既实现了心理关怀的目标,也智慧的尊重了咨询业的要求,避免了“双重身份”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于 “咨询室外偶遇来访者,不建议咨询师主动与来访者打招呼”的理解,我个人以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强,来从深度和广度上予以调节平衡。一是从人性方面加强理解,调节人的心理平衡。简单说,人就是一个“神兽”,既有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奉献自己、光宗耀祖的那种高尚的天人合一思维、家国情怀情感,也有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需要那种基本保障,过分强调“神性”的满足或者过分强调“兽性”的满足都容易导致偏激偏执而产生心理失衡,造成精神压力,产生心理问题。所以,我们理解来访者有保护自己隐私的需要,也要理解心理咨询师有付出劳动而获得尊重的需要。“咨询相逢胜亲人,出门再见不认识”,好像地下工作者接头一般,门里门外、私下公开两个态度,通过压抑、否认、隔离、转移、合理化等防御机制,硬生生搞出个人格分离。从有利的方面讲,通过咨询师强化“神性”,或告诫自己“遵守保密原则“是职业道德;或暗示自己“施恩不图报”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品质;或劝导自己“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别人已经付费,我有替别人保密的义务是基本职业操守等,从而压抑自己有获得尊重的需要,否认自己有付出劳动被忽视的不快,通过合理化自嘲、自我安慰、重新释义来转移自己的情绪情感等,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同时也保护了来访者需要保守自己秘密的合法权益。从不利的角度讲,长期通过防御机制来压抑自己的情感需要,难免产生变态行为,隔离、理智化心理防御机制过度使用更容易导致共感理解难以实现,造成咨询师职业倦怠,咨询热情减退,咨询意愿枯竭,咨询效果下降。从来访者角度说,咨询室内咨询师对自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不是老师胜似老师的积极引导,不是朋友胜似朋友的尊重理解,那种心灵相遇的感觉是何等的弥足珍贵,而在咨询室外相遇却因担心秘密泄露而假装不认识,那是多么残酷的问题啊!其实来访者并不会因为假装不认识后得到真正的释然轻松,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无视,对与自己有恩的人假装不认识,来访者内心也会产生矛盾纠结,滋生愧疚情感和自我轻蔑评价,这种精神压力同样会导致新的心理问题产生。“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世间还真没有什么绝对的完美方案,如果仅此这样,利害就客观存在,所以我们需要加强第二方面的理解。

        二是从境界方面加强理解,促进人的境界超越。我们看到了第一种理解的有利有弊方面,发现有的问题难以避免,所以超越可能就会成为一条自救之路或自助助人之路,那就是在人生境界上着力,从心理咨询走向心灵治疗。《分析心理学》意识结构理论认为,人的意识结构可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意识是我们随时能够感知到的心理和外界内容,个人无意识是我们个人方面的未被意识到的内容,集体无意识是我们民族、种族共有的未被意识到的内容,其中个人无意识以情结方式表现,如自卑情结、自大情结、青鸟综合征、选择困难症、恋母仇父情结、恋父仇母情结、职业情结、处女情结、姐弟恋情结……集体无意识以原型方式体现,如上帝原型、恶魔原型、智慧老人原型、大地母亲原型、阿尼玛原型、阿尼姆斯原型、英雄原型、人格面具原型、阴影原型、自性原型……从人的心理结构讲,心理健康是相对的,绝对健康的人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一些情结和原型在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只不过有的人能够自我调整,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交往、休闲,有的人已经很难或不能调节,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交往、休闲,必须得到他人的帮助支持,这就是所谓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同时也可以看出,人生,不仅出现了问题的人需要心理咨询与治疗帮助,普通人包括心理咨询师也一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关怀或者说心灵治疗。

        有一位智者曾经发出感慨:每次行善,我以为我是在帮助别人,直到后来,我发现是别人在帮助我,别人外在的苦难,锻炼了我内心的慈悲。又说:未开悟前,我以为我在度众生;开悟以后,才发现是众生在度我。原谅那些伤害你的人,他们冒着下地狱的危险来成就你。在人生“七贵人”中,我们把“小人监督”也作为“七贵人”之一感恩,换个角度来理解,所谓的“小人”不过是上天为我们人生成长安排的“严师”,没有“严师”,哪来“高徒”。换句话来说,连“小人监督”都可以转化为“人生贵人”,来访者难道不能成为咨询师的人生贵人吗?我们心理咨询师要对来访者有感恩之心,感恩来访者为我们实现专业成长提供了机会,感恩来访者为我们实现助人的“神性”搭建了平台,感恩来访者为我们看见另外一个自己呈现了“镜子”,感恩来访者为我们开启智慧创设了情景……当我们心怀感恩时,我们咨询师对专业就有敬畏之心,对来访者就充满了爱与包容,就能接受来访者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而不是咨询师希望成为的那个人的现实,如果这样,哪里还有对来访者的苛求呢?因为我们知道,花开有季节,成长有规律,成长需要时间,相信种子播撒在那里,只要为其创设良好的环境(空气、阳光、水分、季节),发芽、生根、成长、开花、结果那是种子的天性,任何苛求只能破坏成长规律、留下身心伤害,纵使她是一颗不会开花不会结果的小草,只要她做好自己,也一样能为大地芬芳添绿,她就是最好的自己,何苦要强迫她成为大树鲜花,那不仅徒劳无功,而且会让大地留下一片焦黄。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有这样的思想,有一个叫做“三轮体空布施”或“无相布施”的传统文化,讲的就是布施时住于空观,不执着能施、所施及施物三轮,布施后,此三轮相,不存于心,名“三轮体空”或“无相布施”。这个文化就是对那些做行善好事的人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做好事的目的是助人,如果过分执着于过程,执着于有无回报,万一达不到意愿,就会使行善做好事的人产生挫败失落而损坏做好事的初衷,所以传统文化中提出了人生最高境界布施的“三轮体空布施”或“无相布施”,引导行善做好事的人追求最高境界的布施乐趣。《易经》也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又说“行善不用人知,积德自有天报”,也是引导人们做事“但求无愧我心,岂能尽如人意”,做好我自己,别人怎么样,那是别人的选择。《易经》又说“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只有积累了足够的德性,只有经常拥有积极的心态,才有可能担当相应的福报和责任,德不配位,必遭祸殃!“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相信“规范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积善之人,哪里都是好风水,还有什么可纠结的呢?

        对于来访者来说,也一样存在境界不断提升的需求。咨询前可能连咨询师都不信任,或半信半疑的躲躲闪闪的去见咨询师,内心有一个个潜台词在自我贬损“有心理问题是见不得人的事”“去见心理咨询师是不光彩的事”……通过心理咨询,知道了每个人都有心理困扰烦恼,正像身体生病一样,只不过需不需要专业人员帮助而已,只不过善不善于选择智慧解决还是自欺欺人硬扛,此时不再认为去见心理咨询师是羞愧之事。不过,不少接受过心理咨询的人仍然难以面对外人坦诚自己曾经有过心理问题和见过心理咨询师的事实,所以才会有了咨询室外遇见心理咨询师的窘迫选择。其实,即便来访者在咨询室以外相遇咨询师,选择了“咨询相遇胜亲朋,出门再见不认识”,也无可厚非,因为不会影响双方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交往、休闲。不过,这毕竟是一个回避、逃避现象,犹如那个打仗中箭后只把皮肤之外箭杆剪掉,不去处理插入骨肉的剪头部分,以为别人看不见就没问题了,其实自己才是有身心感受那个人。在心理学来说这是一个压抑的情结,虽然暂时不管他也不会有多严重的问题,但是如果能够突破,那一定有不一般的释然和眼界或叫做境界,根除插入骨肉的箭头的将军虽然难免开刀之痛、他人可怜乃至议论之声,毕竟永绝后患可以轻装上阵面对挑战。有一句话这样说“我喜欢的就是我的情结,我害怕的就是我的障碍”,人们都喜欢做自己喜欢的,逃避自己恐惧害怕的,并美其名曰“活出个性”,其实不过运用了“压抑、否认、投射、转移、合理化、退缩、认同、理智化”等心理防御机制,把自己固步自封、拒绝成长合理化甚至美化装饰自我欣赏,这是人的自我保护机制,对于暂时改变不了现状,保护人身心健康是有益的。但是,如果有追求心灵治愈的境界要求,仅此停留在这个自我虚幻的世界还远远不够,你的心量有多大,你的世界有多大。当我们选择逃避回避时,其实也是拒绝心灵成长,只要障碍、情结没有化解,始终就是一个坎堵在心头横在眼前,任何时候遇到类似的情景,这种自动化的逃避回避行为就会条件反射一般呈现,让你狼狈让你尴尬让你窒息,所以逃避回避虽然是一种自我保护办法,其实不是最佳选项。有朝一日,我横下一条心选择面对,虽然有风险,但是我有了面对风险的勇气,就可能发现,原来以为的恐怖其实也没有那么强大,原来以为的不可面对其实是自我设限,原以为的无法面对不过是想象而已,很多时候其实是自己吓唬自己,原来不过如此!一种释然和超越油然而生,回头再看世界他人,虽然还是那样,心情可能大不同道,这就是所谓的“觉悟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觉悟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简单说,虽然还有分别心,但已经不再执着;虽然还会难过不忍,但已经不会失控崩溃。这就是《中庸》所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承认我们都有七情六欲,但是我们在表达七情六欲时能够把握适中适度。当我们有了自我觉知、自我反省、自我把控能力时,人生就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

        可见,人生,心理咨询与治疗固然重要,心灵治疗更为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心理治疗 更要做心灵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