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为什么“边界条件”对于做决策如此重要?

德鲁克说,一项有效的决策必须符合边界条件,必须足以达成目的。

什么是“边界条件”?

根据书中给出的解释,所谓的“边界条件”是“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

我们在做决策时,应该问自己两个问题:决策的目标是什么?最低限度应该达成什么目的?

德鲁克给出了探求“边界条件”的方法,即探求“解决某一问题应有什么最低需要。”

这有点类似于在商务谈判中的做法,我们在开始谈判之前通常会设立谈判目标,我们期待能达成什么结果,同时也会设定一个最低目标,如果期待的最优结果无法达成,我们所能接受的次优目标又是什么。

所说的“守住底线”,前提是我们得知道底线是什么,这就是边界条件。

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争执都源于每个人所看到的边界条件是不同。

书中用到了一个例子,《纽约时报》的总编辑心目中的边界条件并不是每天应该发行多少份报纸,而是誓死捍卫《纽约时报》英文文法的权威,不至于被读者质疑。如果换一个人,他看到的边界条件也许是当天发行报纸的数量。

为什么边界条件对于做决策那么重要?

边界条件说明的越清楚和越精细,据以作出的决策越有效,越能达成决策的目的。反过来说,决策条件不够明确,所做的决策不论看起来如何了不起,都肯定是一项无效的决策。

在德鲁克看来,不符合边界条件的决策肯定是无效和不适当的决策,不符合边界条件的决策,有时比一项符合错误的边界条件的决策更加误事。另外,模糊的边界条件也是不可取的。

我们拿防疫这件事情来说,要想做好防疫,势必会对生产带来影响,想要搞好生产,就不可避免地放松一些管控,但这又会给防疫带来风险。这就要求必须平衡生产与防疫之间的矛盾。然而,最后提出的决策是“两手抓,两战赢”。事实上,这种决策实施起来相当有难度。表面上看两者都重要,实际上等于两者都不重要。

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调整。现实的做法是,在疫情严峻的情况下,我们就把生产放到第二位,而等疫情稍微稳定了,再集中精力去搞生产。

你可能感兴趣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为什么“边界条件”对于做决策如此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