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鸡娃已经激烈到内卷的时代,现在的孩子每天都要面对激烈的竞争,连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幸免。
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忧心忡忡、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父母。
可我一直认为,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只有父母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孩子未来的路才能轻松一些。
没想到辛苦半生,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育儿难题。
01、我付出全力帮儿子奔跑,他却想做个躺平的混混
儿子出生后,我和老公的奋斗动力大增。为了给孩子一个更高的起点,我们努力奋斗,终于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成功跻身城市中产。
经济条件好了,儿子的教育资源也水涨船高。只要我认为对他有帮助的,毫不犹豫地刷卡,才艺班也是想报就报,只为给儿子搭建一个足够好的条件和学习环境。
可是,儿子的学习状态,却对不起这些年我为他花的钱。
今年读六年级的他,一点也不上进,特别不自觉。学习成绩稳居班级中下游,从没想过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总是我推一推,动一动。
不管考成什么样,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完全不放在心上,好像每天上学就是为了完成我给他安排的任务。
现在育儿博主都鼓励”赏识教育“,于是我也尽量激励儿子:“儿子你要加油呀,妈妈相信你!”“儿子你是最棒的”......
可他完全不吃这一套,我稍微多夸奖一下,儿子就更不愿意努力了,他总觉得自己已经足够优秀了。
他不知道,辛苦学习的意义在哪里:
“你和爸爸已经给我攒了好几套房子,我以后就是学习不好,也能过得挺好。”
“学习太累了,我觉得没意思,也不想学。”
我再逼他学习,就开始急眼了,那种无所谓的眼神,好像一个躺平的混混。
面对儿子这样的状态,我觉得有心无力。
父母打下的基础,再好也是有限的。如果孩子内心不愿意进步,那我们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
02、读懂了“跳蚤效应”,才明白孩子为何会安于现状
在极度焦虑的日子里,我开始反省自己,寻找外援。抱着急切的心态,我加入了“唤醒孩子内驱力”父母专栏课。
老师听了我的描述后告诉我,孩子这种安于现状、欠缺学习动力的表现,是受到了“跳蚤效应”的影响。
跳蚤效应,是心理学的经典效应,源自生物学家做过的一个实验。
将跳蚤随意向地上一抛,它能够从地面上跳起一米多高。
但是,如果在一米高的地方放个盖子,跳蚤跳起来后反复撞到盖子,等再拿掉盖子后就会发现,虽然跳蚤继续在跳,但再也不能跳到一米以上了。
跳蚤效应,即指当一个人多次受挫后,就会失去勇气,从而逐降低自己对目标的渴望。
老师告诉我,一旦孩子陷入跳蚤效应中,心理状态就会停滞不前,外在表现就是不思进取,安于现状。
如果不及时纠正,跳蚤效应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1、停留在虚幻的舒适圈
当孩子开始安于现状,自然也就不愿意去辛苦学习、取得进步了。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自我感觉良好,对家长的批评自然也听不进去。长此以往,学习成绩将一落千丈。
2、缺乏自我驱动力
漫长的学习生涯,想要取得好成绩、考上大学,最重要的是孩子具备自我驱动力,这样才能“学海无涯苦作舟”,克服困难,不断自我超越。
而跳蚤效应恰恰挡住了孩子进取的路,在这样的心理下,如果家长没有及时调节孩子的状态,孩子很容易在未来剧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我明白了。
一直以来,我都只关注孩子的物质条件,好像给孩子报的辅导班越多,孩子的成绩就不用愁了一样。
而在这种心理的潜移默化下,孩子觉得想要什么,父母都会轻而易举地满足自己,没有目标,没有追求,自然没有好好学习的动力。
老师建议我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1、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生活中一切都被满足的孩子,往往都没有自己的兴趣,每天被家长安排着上各种辅导班,疲于奔命,更没有时间静下来探索自己到底热爱什么。
这样一来,花大价钱投资的课外班,反而起到了反作用。
所以,家长可以多给孩子一些”自主时间“,这段时间让孩子自由分配,给他发现自己内心热爱所在的可能性。
热爱启动自信,自信带来成就感,不要小看了这个”成功路径“,当孩子在一项事物上体验到了成功的滋味,自信就油然而生,内驱力也在其中获得了滋养。
2、带孩子认识社会
孩子沉迷舒适区,固步自封,说明思想不成熟,见识的东西太少。如果家长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日后扭转无疑更难。
可以多带孩子看一些励志的电影、人物传记,平时有相关的社会新闻也可以多讲给孩子听听,不要认为孩子小小年纪光学习就行了,脱离真实的社会。
比如高考成绩出来后,考了高分的孩子为了赚取学费,马上投入送外卖的新闻,都可以跟孩子探讨。
这样,能帮孩子跳出自己的舒适圈,让他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白来的,看看这个社会到底是怎样运行的。
3、辅助孩子设立目标
引导孩子科学设立目标,是让孩子保持学习动力的关键一步。
如果目标和计划太简单,孩子很容易就完成了,没有吸引力。同样的,如果目标和计划太难,孩子很难做到,挫败感太强,孩子很容易放弃。
家长在辅助孩子设立计划和目标时,可遵循以下4个原则:
原则一:可实现
无法实现的目标:一年之内各科成绩都保持全班第一。
可实现的目标:一年之内,各科成绩保持在90分以上。
原则二:具体、明确
不具体的目标:这次期末考试一定要考好。
具体目标:这次期末考试考进前30名。
原则三:可衡量
无法衡量的目标:每天认真学习、好好写作业。
可衡量的目标:写作业时保证半小时高度集中注意力,不做其他。
原则四:有时间限制
没有时限的目标:数学考到100分。
有时限的目标:本学期内,数学成绩逐渐提升,每一次都要比上一次有进步。
孩子自己设定的目标,更有实现的动力,家长要做的,是提醒孩子完成,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我按照老师的指导,开始调整我和儿子的相处方式。
从那天起,我不再从态度上施压,一味的逼儿子上进,而是做好自己该做的,耐心引导。
儿子逐渐放松下来,行为上却更积极了,告别了以往的躺平心态,学习上劲头十足。
看到儿子的变化,我想起了老师说的话: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孩子自己的努力,同时也需要父母科学的引导。而一味的传递焦虑和指责,只是让孩子内疚的道德绑架,并不能起到引导的作用。
只有当孩子体验到了人生的多样性,他们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认识这个世界,愿意付出努力,并尝到成就感的甜头。
天下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受限于自身的成长和理念,爱的方式不一定是正确的。
因此,当孩子开始厌学、逃避努力时,家长一定要及时自查,更新自己的育儿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