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没想当和尚,是和尚们在想

南怀瑾写的《金刚经说什么》里面,多次提到苏东坡,主要是引用苏东坡写的一些诗句来解说金刚经里面的某个含义。

今天看完了《苏轼十讲》,其中的第五讲,专门解说的就是苏轼与禅宗的关系问题。

被贬黄州四年以后,神宗发了善心,允许苏轼去汝州居住,其实居住点的改变不是核心,核心是神宗心目中苏轼的位置开始发生改变,他由一个被监视居住的流官变成了自由官,虽然依然没有实际的权力,但不再是“有罪”的身份。

这样的身份转变,也让苏轼的行程不那么急迫,可以从容许多,并且一路上也没有受到任何干扰,可以自己选择行止。于是去探望尚在贬地的弟弟苏辙,提上了日程,并且很快就变成了现实。

跟苏辙一起迎接苏轼的,还有两个出家人,他俩居然在迎接的前一天晚上,做了同样的梦,都梦到了他们的五祖禅师。这还不算稀奇。等到见了苏轼,说起这个奇怪的梦,苏轼居然说,他十岁左右经常做一个梦,梦里自己是一个和尚。

更为让人惊诧的,苏轼说他母亲怀上他的时候,梦见一个和尚,一只眼睛是瞎的,而那个五祖就是一目眇,也就是瞎了一只眼。再推算一下年龄,五祖坐化的时候,正是苏轼出生那一年。

这样出奇的一致性,让大家断定,苏轼的前生,就是那个五祖师戒。

《苏轼十讲》里面说:后来,南宋初的大慧宗杲禅师自称是东坡的后身,这样禅门把苏轼的前生后世都确认了去。

苏轼年轻的时候跟随父亲苏洵来到京城,很快就出了名,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名气越来越大,社会影响力也不断扩大。

当他第一次去庐山的时候,一开始并不想写诗,可是“已而山中僧俗,皆言’苏子瞻来矣’。”本来悄悄前往,不料想已是满山皆知,只好应禅门法师的邀请,写了几首。

等到他从海南二次贬谪地回来的时候,他的影响力就更大了。《邵氏闻见后录》中记载:“病暑,着小冠,披半臂,坐船中。夹运河岸,千万人随观之。东坡顾坐客曰:‘莫看杀轼否?’其为人爱慕如此”。

作为一个大学问家,苏轼不可能放弃释家之言而不顾。旁征博引,博采众家而成一家,把前人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用来经世致用,这是苏东坡的价值取向。

苏轼十岁的时候是不是做过那个梦,他母亲在怀着她的时候是不是做过那个梦,恐怕谁也证明不了。然而苏东坡能够那么说,恐怕用意是为了拉进与禅宗的关系,作为进一步了解佛学的进阶。而他本人对于做和尚,肯定是没有任何兴趣,应该说也从来没有那样的念头,截至目前,找不到任何的史料,能证明他有过那样的想法。

然而从禅宗角度,却巴不得苏轼有那样的想法。禅宗要想扩大在世俗中的影响力,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俗世中的大人物能够认可并加入他们。

从这个角度,就不难理解那两个和尚为什么会做“同样的梦”了,其实,是否真的有那样的梦,已经不要紧了,要紧的是通过那样的梦,证明苏东坡的前世本来就是释家大德。

至于后来南宋的另一个和尚自称苏东坡是他的前世,也就是说他是苏东坡转世投胎的,其实是同样的道理,都是想借助俗世名人的社会影响力,增加佛家在世俗的影响。

这样的做法,应该说并不是那时候的和尚们所独有,在那之前,在那以后,也都是同样的手法。比如在本文一开始提到的《金刚经说什么》里,多次提到苏东坡,并不断引用他的诗词来解说佛经的含义,也是一样的道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轼没想当和尚,是和尚们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