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味道

时间过得可真快,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中秋时节。

众所周知,中秋佳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它自古老的“祭月”仪式中演变而来,北宋时期,正式把每年的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


虽几经朝代更迭,但中秋的日子却固定了下来。如今,我国又把它列入法定节假日,愈发显得重视。

中秋佳节最大的习俗,当然就是吃月饼,赏圆月。

最早的月饼出现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有一种叫做“太师饼”的祭品,据说就是月饼的雏形。

不过,月饼的正式称谓,还是要等到北宋年间才会出现。相传,中秋这天,宋仁宗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

苏东坡诗中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描述。月饼外形为圆,寓意美好,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在国人心中的位置仅次于春节,却有春节也无可替代的意义。

因为中秋节,正是粮米满仓,瓜果飘香的时候,大地就像一块五彩斑斓的画布,被各种成熟的颜色肆意渲染着,到处充满了秋的气息!

在这样的日子里,月饼无疑最能体现出人们的愉悦,吃上一口,甜蜜的感觉立刻就会涌遍全身!


不同年代的人们,对月饼的记忆也不尽相同。

小时候的月饼,状如圆盘,包装简单。月饼用白色的油光纸裹着,附着一张暗红色的薄纸,上面通常印着“花好月圆”的字样,一根细细的麻绳捆上几道,打起蝴蝶结似的绳扣,倒也有几分古色古香的样子!

这种月饼一个人是吃不完的,大都是在中秋晚上,切成若干份,全家人分而食之,月饼的口感较硬,并不是多么可口,不过吃到里面的冰糖,还是会高兴好一阵的!


还有一种酥皮月饼,也就是“月饼墩子”。因是酥皮,吃的时候要格外小心,一层层的酥皮,稍微一碰,就会脱落下来,掉在地上。所以,吃这种月饼时,一只手在捧着,一只手捏着吃。


与月饼一同渲染着中秋气氛的,还有一种食品,就是丰糕。

丰糕大概是沂蒙地区的特产,其实就是32开纸大小的沙琪玛,上面撒了一层掺杂几根红丝丝和绿丝丝的白糖。吃起来软糯香甜,去掉白糖几乎跟沙琪玛无异。放时间长风干了会酥脆,也有粘牙的应该是质量差。


最不喜欢吃的就是丰糕上面的那几根红绿丝丝。后来才知道,上面类似果脯口味的青红丝,不过就是橘子皮、萝卜皮或者胡萝卜、西瓜丝染色后糖渍出来的。

每年中秋的团圆饭,一盘月饼,一盘丰糕,都是必不可少的,不吃上几口,就像没有感觉到中秋的味道。

不知何时起,羊肉渐渐走上了中秋宴席。到了八月十五,甭管羊肉贵贱,家家户户都会或多或少的买点。

中秋吃羊肉,已经成了约定成俗的事,这天的餐桌上,都会有一盆鲜香扑鼻的羊肉汤!

不过众口难调,我就无缘羊肉的美味,至多喝几口羊汤,倒不是闻不得那特有的膻味儿,只因自己打小就不怎么嗜吃荤腥。

吃羊肉的兴起,说明了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以前的中秋宴席上,藕炖肉却是餐桌上的主角。


中秋时节,正是莲藕上市时,集市上随处可见卖藕的摊位。卖的最好的好像是一种“东营藕”,因其易熟易烂,很受人们欢迎,是赶集买藕的首选。

用这种藕炖出来的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既有肉的醇香,又不失藕的清鲜,汤汁清淡,色泽浓郁,吃起来有荤有素,别有一番风味!



中秋,象征的是团圆;赏月,寄托的是思念;而味道,勾起的却是回忆,这回忆,让人怀念,让人眷恋……

源自【临朐闲谭】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秋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