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有些鸟是不能被关在笼子里的

(一)

“有些鸟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这是一句出自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的经典台词。

这是一个“越狱”的故事。

银行家安迪刚一出场就经历各种悲催。

安迪作为头号嫌疑人,被指控枪杀了出轨的妻子和情人,继而蒙冤入狱,被判无期。

人生直接落入谷底中的谷㡳。

怎么办?

喊冤洗白的路线是行不通了,那就只剩下一条路:越狱。

肖申克监狱,戒备森严,插翅难飞。多少前辈囚犯们都以身试法,但都铩羽而归。

但是,十九年后,安迪成功地逃出了监狱。

安迪在十九年的时间里,用一把小小的鹤嘴槌挖出一条地道逃出监狱。

而这条地道,在他的狱友瑞德看来,是六百年都无法凿穿的。

他爬出五百码恶臭的污水管道,站在瓢泼大雨中。情不自禁伸开双臂,欢呼他的自由。

那一刻,我看到了一个强韧、勇敢又充满智慧的灵魂。

这绝不仅仅是一个“越狱”的故事。

(二)

恐惧让你沦为囚犯,希望让你重获自由。

瑞德(Red)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重重挤压之下的牢狱里呆了三十年的他的确有资格这么说。因为从进来的那一天起,狱长就说过,“把灵魂交给上帝,把身体交给我。”

除了他能弄来的香烟和印着裸女的扑克牌,任何其他异动在这个黑暗的高墙之内似乎都无法生长。

然而安迪告诉他,“记住,希望是好事——甚至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失。”

有信念,有希望,有对自由无比的渴望,才使得安迪完成了他人看起来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当他人质疑安迪的越狱计划时,他不多解释,更不因此动摇。

安迪的内心戏是这样的: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So,他成功了。

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太多的人自我设限,或者为他人的语言或观点所左右,以致于在日复一日中动摇甚至自毁梦想。

现代人生活在这样一种错觉之下:他似乎很明白自己的追求,但事实上他追求的,不过是别人期望他去追求的东西罢了。

当人们已经习惯了按部就班,习惯了先说“那不可能”,习惯了没有奇迹,习惯了自我放弃,习惯了盲目听从他人,也就折断了高飞的翅膀。

可是,不试试,你怎么知道结局呢?

(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穿越监狱不易,穿越心灵的监狱更难。

布鲁克斯,一个在监狱里呆了五十年的老囚犯,监狱的图书管理员。

当他得到机会被假释出狱,他适应不了自由的生活,反而想重新犯罪回到监狱。

最终在度日如年的焦虑中选择了自杀。

困住他的,是心灵的监狱。

如瑞德所说:“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

布鲁克斯得到了身体的自由,灵魂却已经被无可挽回地体制化。他终于没有能够摆脱对自由无法适应的困境,悬梁自尽。

而睿智如瑞德,在出狱之后也悲哀地发现,自己竟然连撒尿都要向经理报告,否则一滴尿都挤不出来。他也考虑如何违规以便回到监狱,甚至考虑与布鲁克斯一样离开这个世界。

当一个人没有强大的自我力量做支撑时,是不会享受自由的。

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在其著作《逃避自由》中提到:

“为了克服孤独与无能为力感,个人便产生了放弃个性的冲动,要把自己完全消融在外面的世界里。他牺牲了他个人的自我的完整性,所得到的不过是不堪一击的安全感。”

看来,为了所谓的安全感,很多人是会选择逃避自由的。

看来,自由,只属于少数自我意识清晰和人格完善的人,比如安迪。

大神牛顿的运动第二定律对人类社会也是适用的。

人一旦适应了一种生活之后,是会产生惯性的。

你是否为了假象的安全,而牺牲了宝贵的自由呢?

你是否为了填补内心的空洞,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扮演“行尸走肉”呢?

(四)

“我希望我能越过边境,我希望太平洋同我梦想的一样蔚蓝,我希望再见我的朋友,同他握手,我希望。”

瑞德在安迪的帮助下,终于重获信念,希望和真正的自由。

生命从此重生。

重生的每一天,都闪闪发光。

每一天的每一刻,都有了生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肖申克的救赎》:有些鸟是不能被关在笼子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