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后小记

哈桑。

合上书,脑子里最后定格的一幕是两个孩子奔跑在绿草如茵的和平土地上追蔚蓝天空下一只失了牵引一头扎下的大鸟。一个有着可爱的兔唇,笑的灿烂;一个神情坦然,眼含深情热泪。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究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巷子。”

这是阿米尔前二十六年来的人生,他的罪恶、痛苦、遗憾、愧疚虽不形于色,却在每一个夜里于他脑海的深巷中重演,这是一种折磨。其实他早已幻想过无数遍走向好人的路,亦或者,在拉希尔打那通电话前,他压根想也不敢想。

真正的恶人既不会回首自己的恶,更不会心有敬畏。

好在,救赎的机会来到眼前时,他奋力抓住了它。

 

友情是世间最值得珍视的财富。

我从没见过哈桑这样的人。即便后来我想,也许冥冥之中有潜意识里的血浓于水,但起码在哈桑短暂生命里,他为阿米尔倾尽所有的全部时刻,他只知道,这是他的朋友。

在读这本书前,通过各种渠道,看到无数次的一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想过用于亲情、爱情,不曾想它的发源地却是友情。

被很多情节感动。哈桑的真诚,在他单纯的世界里,阿米尔是他唯一也是最好的朋友,尽管阿米尔只在家中没有别的客人时才会与他玩耍,尽管阿米尔在每一次面临共同困境时都会躲在他身后,尽管在童年的那个幽暗深巷里阿米尔选择了逃避。

喜欢阿米尔每日清晨苏醒时,哈桑默默在一旁准备早饭或是熨烫衣服的场景,那种感觉无限贴近当代人常说的岁月静好。岁月静好总给我一种文字和场景之外的力量,它是一种延续的状态,是一种习惯。喜欢哈桑和阿米尔坐在山头的树下,一个天马行空的讲故事,一个全神贯注的听故事,那些没有被刻意记忆的日子都成了日后最动人的时刻。

然而那一场盛大的风筝比赛给美梦的尽头扔下了一只凶猛的拦路虎,它残忍的将哈桑的天真烂漫、无拘无束吞噬,从此以后它成了阿米尔如影随形的梦魇,成为了他怯懦自私的阴影。

“我最后一次模糊地瞥见哈桑,他瘫坐在后座,接着爸爸转过街角,那个我们曾无数次玩弹珠的地方。我退后,眼里只见到玻璃窗外的雨水,看上去好像熔化的白银。”

哈桑离去的一幕是我每每看到都忍不住多读几遍的片段,那种深切的挽留说不出口,心中百转千回无限留恋却又被恶魔逼的无路可退。从前我以为这种恰如其分极度矛盾的感情是文字无法表达的。

在分离的无数个日子里,尽管各自的生活都充满苟且和困苦,他们却始终不能彼此忘怀。哈桑在对儿子描述他和阿米尔共同的童年生活里,都是快乐温暖的时光。而阿米尔,在无数的夜里,除了童年美好记忆,还有无法消解的愧疚。



父亲

父亲这个词,古今中外在每个人生命中都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分量。一个父亲,应该稳重,勇敢,诚实,严肃,还是正直?

这里的父亲从一开始就被切割成了阴阳两面,阴面藏在心底里,藏在对阿米尔的严厉 强硬里,阳面暴露在世间,建设恤孤院,亲切对待身为仆人的哈桑和阿里,冒着被枪杀的危险为素不相识的妇人挺身而出。

小说中前半部分的父亲与哈桑各方面的性格呈现都更加相像,这仿佛一种讽刺,阿米尔那样苦苦追求的,父亲的慈爱关怀会那么遥不可及

细细想来,父亲的举动、神情潜移默化影响了阿米尔的性格、心境,以及面临重大问题的选择。如果,如果阿米尔不曾嫉妒哈桑,不曾为了博取父亲宠爱变得怯懦又敏感,不曾在一次次谎言的选择中做了最坏的选择。

但故事里从来没有如果。

从父亲犯下的第一个罪孽开始,他就注定要欺骗世人,包括当事人的两个孩子和阿里,为了减轻罪孽。他注定要做更多的好事和更多的错事,情不自禁向阴影里的哈桑投去更多父爱的目光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里,阿米尔注定会变得怯懦狡黠,关键时候会为了自己做出伤害别人的行为。

所以阿里带着哈桑走了。四个人都痛苦的行为,但是这一刻,不得不迈出的一步,他们没有退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追风筝的人》读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