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混沌大学
大家好,我是成甲。
之前写过一本书叫《好好学习》。以前我一直思考,一个人怎么定义他的成功,过去我觉得,一个人的成功就在于他会学习。但最近,我的想法发生了巨大变化,我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在于会反思,所以我准备出第二本书,叫《天天反思》。
很多人很好奇,说成甲你天天反思意志力很强啊!我说对啊,你可能不知道,我每天反思1-2个小时甚至3小时,这时他们就说,哇你们公司好闲啊!我们KPI很忙的,没那些时间。
听到这儿我说你回去告诉你老板,鲁迅不是说吗?天天忙KPI的人注定做不成大事。
你再忙能忙过雷军?雷军4点起床4点睡觉,中间5分钟还要回邮件,天天拼,拼了那么多年什么结果?雷军是这样说的:我比马云早10年创业,我比他勤奋吧,结果最后马云还不是看起来比我老嘛,阿里还是超过了金山。
但是后来雷军成为了“雷布斯”,出了小米,快速成长。是因为他比以前更努力了吗?不是,因为他“毁三观”了。他发现成功的理由不是更努力、更勤奋、更极致,而是要顺势而为。后来他的基金就叫顺为基金。
这个过程告诉我们一件事,证明了另一位名人说的:
小的进步拼努力,大的进步毁三观。
可能很多人会说你别瞎扯了,什么毁三观,公司有KPI要生存,人生就得拼努力。但大多数人都混淆了一个基本概念,他们没有区分,做事成功的道理和做人成功的道理是两个道理。
你可能说人就是一件事接一件事嘛,把事儿做成人不就成功了?No!不是这样的。事情是短时的、确定的,讲究极致、高效、完美,而人生是长期的、不确定的,是一片迷茫。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得有两套算法。第一套算法是战术级的: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而第二套算法是战略级的:人生如棋,全靠布局。
布局的能力才是我们真正成长的能力。
怎么布局呢?就得毁三观。毁三观才能破界,才能看到新可能。创始人尤其要毁三观,要不然所有人都忙KPI,谁来看到新机会呢?
但毁三观不容易啊!毁三观是要方法的,这个方法我过去10多年天天反思总结出来了,就八个字:
不务正业、留白反思。
所谓不务正业就是多做一些和你的主营业务、KPI、以及你所熟悉的事不相干的事情。
为什么要不务正业?因为看到新机会,发现新可能,拼的不是你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而是能在已有机会和资源中,看到不同的解读方式。而解读方式取决于我们的视角,如果我们永远在KPI中,在我们的主营业务中,你就永远只有一个视角,而且还会不断自我强化这个视角。你将永远看不到第二条曲线。
举个例子,拍立得,以前很受欢迎,一拍立马出一个小照片,现在呢?手机拍照太方便了,这个产品卖不动了。可是前两天我朋友圈有一个人又靠拍立得赚了一大笔,卖的特别好。你们猜他怎么做的?
他把拍立得卖给了考研复习的学生。过去我们准备考研那些小材料,都是用复印机打印出来,裁成小抄,现在拿拍立得一拍就行。拍立得没变,但看它的视角变了,世界就不一样了。
怎样才能有新视角呢?我有两个方法:
方法一:读各种各样不相干的书。
我看过很多人见过很多人以后,总结出人生成功的两大定律:
1. 一个人成就的高度和他阅读书籍领域的宽度是成正比的。
你们看王强老师,特别博学,读的书从商业到科学到经济到人文到宗教……领域特别广。所以人家是新东方创始人、真格基金创始人,能有那么大成就。
2. 一个人的成就高度和他的长相成反比。
你们看马云,拿这条定律一对比,我就觉得我这一生注定碌碌无为。
幸运的是还有一条路帮我打开视野:见各种各样“没用”的人。
尤其要见奇葩的人、《奇葩说》的人,比如邱晨。为什么?所谓奇葩就是新角度,跟奇葩交流,你会有很多新视野。
但很多人又会说,我也看了很多书见了很多人,我怎么就没发现你说的新视角新观点?只是多增加了几个案例而已啊。
为什么会这样?福尔摩斯说过,你只是在看,没有在观察。
看和观察是不一样的,我们会在具体的书籍、人、信息中看到很多鲜活案例,它们吸引着我们,抓着我们,但如果你想发现新的视角,就得从案例中抽离出来,看它的思考方式和角度。
这一点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谁意识到了?我们的战神乔布斯。乔爷在一次采访中说,编程其实是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重要的不是你学了什么课程,而是你有没有把它看作思考的镜子。
这段话我当时看了特别有触动。我们生活中经历的所有事情,见的人、事,看的书,重点不在于他讲了什么,而在于他怎么讲的,他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重点不是他提供的信息,而是他看问题的视角。
所以对我而言,我为什么坚持反思?不是我闲,而是我发现,如果要从具象中抽离出那些规律和视角,就一定要在那些具体的、眼前有收益的KPI之外留白,拿出时间反思。
有人说我们公司也反思啊,大家都组织总结,看看下一步怎么做的更好,怎么改进,但也没什么新观点新视野呀!
No!反思不是总结。
总结是改进,是提高,是我下次做更好,更努力,别再犯错;
而反思是颠覆,是重构,是质疑、质询自己的思考过程,是问自己这么做对吗?有其他方案吗,怎么做会是错的?
那怎么才能颠覆和重构?
在十多年的反思中,我发现真正影响我们打开视角的不是我们见得太少,而是我们的自我束缚。
有三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捆绑着我们,只有通过自我博弈,解开捆绑,才能实现真正的毁三观。
第一个捆绑是信念。也就是我们相信的、认为理所应当的事。
我们今天做的所有决策、选择、努力,找的爱人、做的工作,全是基于我们所认为的世界。但我们认为的一定是对的吗?
我之前一直执着于一个信念,我认为社会上的其他规律都可变,做人诚信不能变,这一定是在社会生存的基本道理,我认为它是天理。
可前段时间玩的一个游戏,《信任的进化》,真是颠覆了我的三观。游戏很简单,就是在游戏中玩信任、不信任的选择。最后发现,信任居然是一个策略,甚至可以用数学算法算出来。
只有当社会上有60%以上的人遵守契约,坚守信用时,信用、诚信才有意义。而当有90%以上的人不守信誉时,出尔反尔才是更具优势的策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战乱时期那些山大王、流氓、土匪能够得势。
我很惊讶地看到,我生活中还有多少像信任这样我自以为是天理的东西,其实只是一种特殊条件下的假设,我们活在自己的信念泡沫中。
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
第二个因素,更严重的捆绑因素,是感情。
我们会在对自我信念的认可中,喜欢一些事儿,不喜欢一些事儿,慢慢地封闭了自己却毫不自知。
有件事给了我很大触动。有个朋友在很早的时候告诉我,说成甲我们发个币好不好,区块链发币。他说了三句话,第一赚钱很快,第二赚钱特别快,第三没有比它更快的。
我当时第一反应:
1. 不通过自己辛勤劳动获得的钱不道德;
2. 我不相信快速赚钱的方法,我也不care。
所以我拒绝和排斥。三个月后那朋友赚几个亿走了。我当时一点都不后悔,真的不后悔。可是我很懊恼:
反思了10多年,一直提醒自己不要被情感绑架,要了解事情真相,可我还是在第一时间就用情感拒绝了,没再去考虑任何可能性。可见情感对我们的捆绑有多严重。
最后一个捆绑因素,时间。
人类的进化注定了我们只能看见短期,看不见长期,我们每天盯着KPI是因为它符合短期利益。
我有一个朋友,一年赚几千万,前两天他告诉我,他想扩大他做SEO的事业。说这个业务有一套独特心法,他准备招一大批人把公司做大做强。
我当时就跟他说你疯了吧,他说为什么,我说你在和时间做敌人,你如果只做一两年,那OK,就把它当一个赚钱的事,但不能长期做。因为未来这件事完全可以被AI替代,你是在用人的迭代速度去拼AI的进化速度,现在你固定资产投入的越多,未来的损失就越大。
所以如何才能颠覆和重构?
首先必须打破信念、情感以及时间的局限性,打破它们裹挟包藏的、我们幻想出来的真实世界的球;
打破以后才能把我们的故事版本放得更大,看到新可能性,这个过程就叫毁三观。而这个过程离不开反思。
最后送大家两句话结束今天的演讲,这是今天最重要的两句话:
1. 好好学习,毁三观。
2. 天天反思,毁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