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直接影响着他未来行为的信心和行为的心态,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比如说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不同的解释就有不同的后续影响。
归因法则
一个人对自己成败的原因的解释
外界环境
任务难度
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
运气
身心状态
我们用“没考好”察觉一下不同归因带来的不同感受...
如果你觉得是因为能力不够,给你一次补考的机会,你相信能够顺利过关吗?
如果你归因为努力程度不够,给你一次补考的机会,你愿不愿意?你相不相信能够顺利通过?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归因为我自己能力不足的人显然是没有信心的。
如果归因为我的努力不够,造成了这次考试失利,那我下一次一定要全力以赴。
你会发现这种信心是不一样的。当我们去看孩子的学习成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归因的不同,就是孩子对学习成绩的认知。
归因有三个分类:
第一、结果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
考试不理想,有的孩子会说:我只不过是这一次失利了。
有的孩子就会说:我真的很笨,我真的永远好不起来了。
这样不同的归因,就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信心。所以我们通过孩子的归因去引导孩子,去帮助孩子,去建立他的信心,让孩子看到可以好起来的机会的。
第二、环境归因和个人归因。
成败归于环境因素还是归于个人因素,这是两种解释风格。
成绩不理想,有的孩子就会说我们学校不好,老师不好,班风不好,这就是环境归因。
有的孩子会归因自己不好,太粗心、基础不扎实等等,这是个人归因。
第三、内控型和外控型。
内控型归因:
第一种类型:我可以掌控我自己,我可以掌控我的学习成绩。这一次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但是我知道在哪里可以提升,我是可以掌控的。
第二种类型:总是在否定自己,说自己不行,产生一种强烈的无助感,这也是孩子为什么会放弃的原因。
家长一定要了解这种无助感的来源,这是来自于孩子归因问题,他的内在是一个否定的自我,这种内部不可控的归因,会深深严重影响着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以至于失去信心。
外控型归因:
外控型的孩子把学期成绩不好,归结为外部因素,而且认为没办法改变,在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我也没有办法。
家长要引领的是:即使外部环境不可控,那我可以做些什么呢?班风不好,老师不好,学校不好。我如何做才能让我好起来呢?
所以我们了解这些归因,才能有效的引导孩子。
积极人生 大学
如何引导:
第一点:一定要引导孩子相信,我是可以改变的。要给孩子种下一个信念:我是可以改变的,事情是可以改变的,能力是可以改变的,去让孩子有辩证法,而非简单的唯一的破坏式的归因。
第二点,要让孩子看到所有的结果都是暂时性的。也就是说这次就这样了,接下来我该如何做呢?就是在潜意识已经回应自己这是过去,未来和过去有所不同,我可以更好。
第三点,当孩子说我也没有办法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去引导,我们要引领孩子看向未来,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人困在过去中。
当我们有效的引导,让孩子可以看到我还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在哪些方面我可以掌控,到目前为止我不好,那接下来我如何好,那还有什么方法呢?
我们找寻归因是为了有效的引领孩子。我们带着这个方向去了解也觉察一下如何去引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