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邓超: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我和我的家乡》邓超: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前几年有个段子,有部讲述抗日战争期间陕北故事的电影,到了现场才发现难以完成取景,因为黄土高原已经没有多少黄土裸露在外。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广泛的退耕还林(绿),尤其毛乌素沙漠的治理,让陕北彻底改变了模样。邓超导演、主演的《我和我的家乡》折子戏《回乡之路》便是以此为背景,闫妮饰演的带货网红闫总回家乡参加母校周年纪念,一路上从飞机到大巴上都遭遇邓超饰演的“乡下人”乔树林纠缠。《回乡之路》从误会、误解的两个人开始,带领观众深切认识在落后的地方也有热血者在努力,正是他们的奋斗让家乡成为希望的田野。

从这场似乎是“杀熟式诈骗”开始,闫总的回乡之路,越接近家乡越更发现质变,记忆中的荒漠、贫瘠和落后已然不在,那些伟大的治沙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令家乡绝对改善了环境。而乔树林则是另类的坚持者,他走的路是要将家乡割掉穷根,不仅仅一再引进耐沙水果,更是大力赞助教育事业,乔树林的土气不过是他的外表,而骨子里则是最美建设者,他生长于此、扎根于此,与自己的家乡休戚与共。

公路片《回乡之路》以闫总的视角看世界,她作为大城市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成功者,邓超那一款是杠杠的经典骗子造型。从她的高高在上,到当年的恩师墓前的掏心窝子的告白,“我终于有本事回来了”,蜕变为白骨精的闫总,其实距离家乡已经很远,甚至到了“猎奇”的程度。而乔树林则以其极致的土气,家乡话、自来熟、厚脸皮、胆大心细、大金链子小墨镜,这一些既是不忘本,也是保护色。

毕竟这个角色,当年是弃婴,是被老校长收留的孤儿,吃百家饭长大,自小就报偿了社会的毒打和温情,成年之后报效家乡,不拘束、有原则,爱确实是发自内心,但是效果往往很浮夸。这样的实干家,定然是坚毅不拔、不怕失败、百折不挠,不会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而沮丧,邓超将这一个人的内心坚定与外在搞怪结合在一起,土味老板就是这个好,他不曾因为家乡的困难而离开。他始终为了家乡而奋斗,多年以来积极贡献,牺牲巨大,以至于N张卡都凑不齐一顿饭钱。善于戏剧表演的邓超,将尴尬时刻诠释的合理从容,为什么他能够这般自得呢?当然是因为他的真实,他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为了这个角色的真实感,南方人邓超苦练陕西方言,还要拼命增肥,将自己彻底扔到陕北的氛围中,从而又为角色增加了一种全新接地气的、有担当的“俗”,与以前的形象区别非常明显,尤其是和张艺谋导演的《影》两个高级感的角色对比,完全就是光谱的两端。乔树林是活泼的农民和企业家,他之所以能够随时夸夸其谈、动辄就要招商引资,“咱们合作呗”,说到底就是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家乡面貌一定要改变,“为什么我的眼睛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黄土高原基本告别了暴土扬尘的场景,换了人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和我的家乡》邓超: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