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认识过去的我,就会原谅现在的我,我们该如何评价张爱玲?

民国是个动荡变化的年代,新思潮兴起,越来越多的妇女反抗过去男尊女卑的傀儡式生活,追求独立平等。曾经的娜拉受不了家庭的琐碎,摔门而去,“砰”的一声后生活从此发生改变。但我们却不知道娜拉出走后会有怎样的结局,一直依赖着丈夫而活的娜拉,当真能够活得幸福快乐吗?

民国女作家张爱玲堪称是又一个出走的娜拉,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别样的人生,或许不够幸福,甚至可以用一个惨字来形容,但一定活出了她想要的模样。

翻开《张爱玲:才华是女人最大的底气》这本书,一个为了自己想要的一切而冲破束缚,活出自我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纵然她的一生贯穿着孤寂和低郁,她的人生也足够精彩。

有最重的压迫,就有绝地反击的勇气

张爱玲出生于一个没落世家,可这个家的思想不在一条战线上,父亲张志沂延续着过去“男主外女主内”的老旧理念,母亲黄逸梵却是新式教育下独立女性的脑袋,自由而浪漫。两个不同的脑袋聚在一起,婚姻没能持续多久。

张爱玲在很小的时候便与生母分离,又不得不认了个继母,可是她的观念同黄逸梵一样,渴望独立自由,渴望一个崭新的天地,而这些恰恰是父亲张志沂不容许的,他殴打张爱玲,甚至软禁她,不让她走母亲的老路。

可她还是逃离了,还将自己的囚禁经历投稿给《大美晚报》,彻底与父亲决裂,连一点回旋的余地都不给。她逃离到生母那里,可生母空有追求自由的理想,没有工作,只靠变卖古董和家产生活。两人生活艰难,向母亲要钱的日子里,她感觉到最为深刻的耻辱。

疼爱孩子的父母会用钱来满足子女的一切愿望,可张爱玲的父母,一个试图用钱拴住她的人,一个只顾自己没有母亲的担当。于是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懂得要努力赚钱,尽快从糟糕的家庭中独立出来,只有这样,她才能获得想要的尊重。

做了那么多惊世骇俗的事,为的只是尊重二字,听起来有些可笑,但这正是那个时代的娜拉们面临的最难问题。当人们被传统观念束缚已久时,突破这份观念需要彻彻底底的改变,而改变的路往往最难走。出走后的娜拉们,往往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撑体面的生活,结局不容乐观,就像张爱玲母亲那般,崇尚自由独立,却不得不靠着祖业生活,浑浑噩噩,毫无建树。而真正如张爱玲这般,凭借着自己的才华赚钱的凤毛麟角。

不同于母亲黄逸梵,张爱玲凭着一支笔,名利双收,还获得了爱情。物质上独立,精神上才能独立,这才是娜拉出走的正确打开模式。

有敢爱敢恨的豁达,才有真正甜蜜的味道

“男人的一生有两个女人: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张爱玲心里渴望的虽然是真正矢志不渝的爱情,可她心里始终明白男人的劣根性。

遇见胡兰成,是她的劫难,却也是她的解脱。众人皆说是张爱玲识人不清,嫁了个花心的胡兰成,可是在胡兰成那里,她的确是得到了想要的崇拜和理解。她说,女人要崇拜才会快乐,男人要被崇拜才会快乐,她崇拜胡兰成,为她低到尘埃里,甚至愿意无名无分地跟着胡兰成,做个受到世俗道德批判的小三。后来她俩结婚,胡兰成逃亡,张爱玲倾尽所有家财帮助他,无怨无悔。这一切都是为了虚假的爱情,当泡沫破灭,胡兰成婚后依旧浪荡不羁,多次背叛之后,张爱玲终于下定决心,亲手了结了自己的爱情梦。

拿得起,放得下,才是张爱玲最真实的生命底色。而她很快又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春——艺术家赖雅,可他已高达65岁,彼时的张爱玲只有36岁,又是一场让人跌破眼镜的爱情。世人总是用最现实的眼光来考察爱情,赖雅并不富有,身体也不好,可是拥有美国国籍,有人觉得张爱玲同他结婚是为了绿卡。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结婚前,张爱玲就告诉友人,说赖雅年纪比自己大得多,似乎更加没有前途。她明知前方并不光明,却要飞蛾扑火,只求短暂拥有爱情的一束光。

果然,他们婚后生活并不宽裕,甚至因为赖雅中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可是那段相濡以沫的日子,对张爱玲来说是最温暖的时光。

张爱玲一生敢爱敢恨,明知道前方的爱情可能是个牢笼,可她依旧无怨无悔,不为什么,只为心中的爱。彼之砒霜,我之蜜糖,她只要爱情的甜蜜。

清高孤僻又如何,她只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文人大多有脾气,而张爱玲算是当时上海出了名的怪人。她爱美,总穿奇装异服,一时成了上海滩的谈资。

还有,张爱玲成名后,很多报刊媒体都琢磨着想写她的新闻稿,可记者们几乎连进张爱玲家的机会都没有。张爱玲只让熟人踏进她的家门,而且熟人也要提前预约,准时到达,太早太晚都不接待。

当时还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有人约定下午三点会面,但来得太早,两点三刻就到了,敲门后,张爱玲却说:“张爱玲小姐现在不会客。”留下客人在门外站着。要是客人迟到了,三点一刻才到,她又应门说:“张爱玲小姐已经出去了。”这脾气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

而且她也很少参加社交活动,偶尔参加作者座谈会,也就在旁边默默坐着,有人问她怎么不多说几句,她却回答:“我的毛病是思想太慢,等到听好想说,会已经散了。”

张爱玲从此落了个孤僻高冷的名声,可是对她来说,这么做能减少人际关系带来的消耗,过上默默写文赚钱的幸福生活。

社会中的人多在意别人的眼光,压抑自己的真我,而张爱玲一生只为自己的心而活,清高孤傲又如何,她只求无愧于心。

张爱玲曾说过,出名要趁早呀,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她的一生充满了未知的变故,不得不跑得更快,可正是如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永远自由,生活洒脱的张爱玲。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你认识过去的我,就会原谅现在的我,我们该如何评价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