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年的秘密》分享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不是每个父母都是教育家,能够按着孩子的需求给予适当的关怀和爱护。儿童心灵上的许多烙印,都是成人在无意间烙下的。他们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有意无意地压抑了孩子个性的发展,导致很多孩子得不到充分的、舒展的发育和成长。所以,父母、教师包括孩子的祖父母必须努力去了解孩子,认识孩子成长的规律,并把他们从自己设置的障碍物中解放出来。《童年的秘密》 这本书揭示了儿童成长的秘密,让我们重新了解孩子,认识孩子成长的规律,从而让我们的孩子也可以成为天使。

《童年的秘密》是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  所著,是她众多教育经典中的一本。蒙台梭利创立的蒙台梭利教育体系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教育和世界和平的伟大象征”。她在罗马创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这个“儿童之家”是专门收养那些比如孤儿啊,然后穷人家的没法上学的孩子,她把这些贫民窟的孩子们都聚集在一起,然后她来教他们,用她的教育理念来影响这些孩子,结果过了几十年,人们发现这个“儿童之家”培养出来的孩子在社会上都非常成功,而且生活得很幸福,人人都彬彬有礼,每个人都有特别好的性格,跟别人的沟通也非常完美,而且在这个世界上承担很多的责任。

蒙台梭利到底运用了什么教育理念,影响了全世界的教育,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童年的秘密,在这里最核心的是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本能。什么是孩子的本能?所有的新生命它都有一个预定的心理机能,就像蜜蜂一样,蜜蜂从一出生就知道自己该怎样去成长,而我们的小孩子,虽然没有蜜蜂存活的能力那么强,但是我们的孩子也有一个自己去成长的一个生存本能,他在通过他的方法在不断地去学习探索和实践着这个世界,适应着复杂的环境。

而我们父母所做的事恰恰是阻碍孩子自己去探索,比如很多婴儿一出生,就会被紧紧地裹成一个蜡烛包,这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很多人认为孩子没有感觉,认为孩子不会有反抗,但实际上婴儿更需要一个安静、温暖的房间,当我们把孩子僵硬地裹在那儿的时候,对于孩子来说何尝不是一种伤害,同时他的学习也已经被我们阻断了。还有人会把婴儿一会儿抱起来,一会儿又放倒,这种折腾无疑是对婴儿的伤害,我们就这样经常忽略孩子成长的本能,我们忽略他们自己也有探索这个世界的能力,他们有他们学习的可能性。对于新生儿,圣约翰的《福音书》中有句话说得好:“他在这个世界中,然而这个世界却不了解他”。

有一个数字说:一个孩子在三岁以前所学到的信息量是今后人生的总和。蒙氏教育的一个理念:三岁以前学会了说话,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看人际关系,学会了分辨秩序,学会了颜色等等,这个能量是巨大的,这个信息量是巨大的,就包括说,一个孩子能让自己的手指协调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作量,最后都能准确地抓到东西,准确塞到嘴里,所以作为一个成年人,你的学习能力跟孩子比起来相差太远了,我们用我们的速度去教这个孩子成长,远远不如他自己去探索来得快得多,鉴于此,我们首先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成长的本能,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成长本能来培养他们。

今天的我们拿起手机就放不下,患得患失,挣钱时想休息,休息时又想着挣钱,经常处在内疚和自责之间不断徘徊,我们为什么变得这么“不正常”,没有朝我们天性所预设的那个方向去发展呢?就是因为我们很多的成年人根本不知道孩子的心里特征。

蒙氏的教育理念里认为孩子的心里特征在童年大概6岁以前就具备以下四个特别重要的特征:第一敏感期,它是一段特殊的时期,是生物在初期生长发展的阶段所具有的特殊敏感性,它是一种禀性,时隐时现。生物的生长发育不能只依赖于上一代的遗传,后天的正确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儿童有着一种儿时特有的本能,是他生长发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会使儿童做出惊人之举。如果儿童在敏感期没有按照自己的敏感性指令行事,就会使这种敏感性减弱直至消失,这种天赋也会永远丧失。在敏感期,儿童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心,他们会不知疲惫、孜孜不倦地学习新东西,直到学会了,才会感觉疲劳和乏味。但是如果这个时期里儿童的敏感性被阻碍,无法发挥出来,儿童的心理就不会正常发育。

在生活中,儿童发脾气是因为他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在敏感期更是如此。其实只要儿童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身边的事物让他不觉得对他构成威胁,他自然会平静下来。

第二外部秩序:儿童总是通过外部物体的秩序去认识他周围的环境,并理解和感知外部世界存在的规律和关系。婴儿的记忆里对周围事物的秩序是有印象的,一旦打破这种秩序,就会给他的心理带来变化,婴儿就会表现得焦躁不安,甚至哭闹。对于小孩儿来说东西应该放在它应该放的地方,自然已赋予儿童对秩序的敏感性,让他可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联系,看到一个整体的环境,这样才能使儿童去适应环境。

第三内部秩序感,也被叫做“内部定位”:它可以使儿童认识到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甚至是各个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人的肌肉中本来就存在一种感觉,这种感觉能够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各个部分在身体上的分布,即明确各个部分的位置关系。儿童天生有一种与他身体的各种姿势和位置有关的特殊敏感性,当原有的姿势和位置被打乱后,儿童就会变得焦躁不安,发脾气,甚至生病。书中给到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英国保姆因为有事要离开一段时间,为了不让孩子受委屈,她就找了一个自己认为很能干的保姆代替她。但是在为孩子洗澡时,这个新保姆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她给孩子洗澡,孩子就会大哭大闹,显得特别焦躁不安。孩子不仅仅哭泣,会在保姆怀里挣扎,试图推开她跑掉。保姆为了让孩子洗澡不哭闹,做了很多事情,可是孩子还是不喜欢她给自己洗澡。过了几天,以前的那个保姆回来了,孩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变得特别乖巧,也开始喜欢洗澡。之前的保姆找到了原因,原来,孩子把这个新保姆当成了坏人。原因很简单,因为她用各原来保姆相反的动作给孩子洗澡。英国保姆在给孩子洗澡时,会把右手放在他的头旁边,左手放在脚附近;可是新保姆却正好相反。

第四智力发展,它是通过自己来完成的。这个过程中,婴儿正处于构建自己内部模式,并通过识别图像把他们固定在记忆中,并由此高兴和平静地进行着内部构建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成人不要粗暴地打断他。

理解孩子的这些心理特征,我们就会看到成人是怎么样阻止孩子的发展。“不要跑”,“不要动”,“别大声嚷嚷”……强迫孩子多睡觉,过多进食。太多的不要干这个,不要干那个,实际上孩子体会秩序感,体会身体的协调性,在感知这个社会。我们要知道孩子的节奏跟我们成人是不一样的,孩子在摸索,可能慢,也可能做错,这恰恰是孩子学习的时候,而我们成人却为了省时间,为了让孩子能跟上我们的节奏,我们的办法就是我来,替孩子做,这样孩子慢慢就放弃了,不学这个东西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学不了。当我们不断打破孩子的节奏时,给孩子带来的却是深深地伤害。

蒙台梭利主张的教育方法有三个重要的特征:一是对环境作用的强调;二是对教师作用的极大关注和讨论;三是对儿童人格的尊重。这种教育方法特别关注到儿童和成人角色颠倒,教师几乎不用教学,而儿童就是活动的中心,他们可以自我学习,并自由随意地走动和选择他自己的活动。

没有人强迫他,没有人强行灌输,他反倒觉得探索这个世界很愉快。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从他力所能及,从他能够学到的东西开始,让他获得尊严感,让他获得成就感,不要让他总是面对挫折,这个时候,孩子会更容易热爱学习这件事,会去探索。

父母们一定要意识到,你不是他的创造者、所有者,你只是他的监护人。所有的父母都有一个伟大的使命,他们必须保护和关怀儿童,他们是唯一能够和必须拯救自己孩子的人。

教育子女是大工程,没有捷径、不能速成,只有耐心坚持。孩子的优点、缺点,最初和最终的来源都在父母。引导儿童走在正确的路上,是每位成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果说蒙氏教育思想可以最大限度地正确引导儿童的话,我们做家长的就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来实践它!

一叶一世界,一花一菩提!你想看到花开的灿烂模样,现在就要用心学习浇花的理论,不是提了喷水壶的人都能成为好园丁!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童年的秘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