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如今,这个小故事以文言文的形式,走进了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课本里。
还是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吧。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这个小故事,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但声名显赫的孔子却不能作出判断的事。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更赞扬了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两小儿争辩的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得到不同的结论,说明了事物具有二重性。两个小孩辩论问题的思维,就是典型的批判性思维。
今天,我开始阅读第三本有关思维能力的书《思辨与立场》。这本厚厚的大书,来自美国的两位心理学家,理查德.保罗和琳达.埃尔德。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有关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知识。
理查德·保罗,是批判性思维基金会的创建者以及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与职业发展部主任。他是一名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国际知名作家,在这一主题上,他著有9本著作,发表的文章在200篇以上。他有关批判性思维的看法被美国的《纽约时报》《教育周刊》《高等教育纪事报》《美国教师》《读者文摘》《教育领导》等众多报刊所报道。
琳达·埃尔德是一位教育心理学家、批判性思维中心的执行主任以及批判性思维基金会的主席。她已经与人合著专著4部,并提出了一个批判性思维发展阶段的原创性理论,同时也是批判性思维领域的知名作家。
《思辨与立场》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工具》,由此可见,这本书里面的主要内容,都是围绕着批判性思维展开讲的,书中的举的例子和提供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它当作字典那样的工具书来使用。
这本所谓的工具书,可不是那么好用的。这是一本硬骨头般的大部头著作,对于我这种阅读量较少,理解能力比较差的人来说,又是一本非常烧脑的书。我该如何啃下这本书,彻底理解本书的精华一一批判性思维呢?
还是按照之前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方法,先来检视阅读吧。
1.先看看书的封面、名家推荐、译者序言、作者序言和封底。对书的概况有个大致的了解。
在第1篇推荐者序言里,我了解到本书有3个亮点:
第一个亮点:本书从认知技巧层面告诉人们,如何来区分什么是好思维和坏思维。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区分好坏信息:
一是僵化信息。坏思维者会出现很多空洞的说辞;而好思维者会将僵化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东西,或者将其清除。
二是活跃谬知。坏思维者会不断使用错误信息却不自知。
三是活性信息。好思维者会积极使用有效的知识,继而产生理智行为。
第2个亮点:认知美德的观点。作者告知人们,批判性思维是具有人格品性的,高品位批判性思维的特征是公正无边、兼容并蓄、信赖推理、认知谦逊、思维自主、认知勇气、认知坚毅、知行合一等;做一名高境界的批判性思维者,需要有良知,不可为私利服务,要公允,不可误用心理学知识。
第3个亮点:作者指出了思维的“病理”倾向,包括自我中心性思维和社会中心性思维,它们会导致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同时,作者还提出了矫正方法,主张建立道德思维,消除伦理盲点,形成良知,用以提升人类思维的境界。
在第2篇推荐者的序言里,我明白了,批判性思维可以理解为进行深刻反思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篇序言里,还告诉我,书中有许多丰富而真实的案例,比如:书中指出,人的心灵有三个基本功能及思维、情感和欲求。思维让我们弄懂生活的意义,情感监控或评估思维所能产生的意义,欲求引发行动,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和动态的关系,其中任何一者都在不断的影响着另外两者。
在作者的前言里,作者告诉我们,如果你的生活品质与你期待的不符问题,很可能出在你看待生活的方式上。如果你积极的看待生活,你就会发现生活的美好;如果你消极的看待生活,你就会感到生活的灰暗。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对待本书的观点,就会发现思维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和拥有的力量。
2.再来扫一遍书的目录,让自己对书的结构和框架也有个大概的了解。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批判性思维”,总共有13章;第二部分”策略性思维”总共有2章。每一章书都有数量不等的章节。按照作者在前言中教给读者的方法,阅读本书要先熟悉一下前6章的内容,后面的内容可以跟随兴趣来阅读。这是本书不同于其他书籍的地方吧,它的每个章节基本上自成体系。
看完推荐者的序言、作者的前言和整本书的目录,我决定先看前6章,初步了解这本书的大概内容。
《思辨与立场》,一本350页,36万字的厚书,一本讲述批判性思维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工具书,从今天开始,我就死磕上你了。希望能在一周之内把你磕完磕熟 ,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批判性思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