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成长俱乐部召集令更新

今年年中,我所在公司对于女性领导者们开放了一门线上女性领导力课程,同时推荐了谢丽尔• 桑德伯格的《向前一步》这本书。我第一次系统性地,全方位地了解了女性在职场上取得成功为什么比男性要困难得到,更重要的是给女性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方法。我感慨要是能够早几年遇到这本书,那我应该可以少走好多弯路。

下面分享几点我觉得最有感触的:

第一,女性要往桌前坐。对于大部分中国人,尤其经历了这么久男权社会的中国女性,这非常有悖于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和基本环境。像我,从小不外向,语言表达能力一般,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和别人开会,倾向于坐在不被关注的角落,一般也不想主动发言。后来由于工作原因所迫,不得主动发表观点否则工作无法推进,慢慢地在别人印象中比大部分中国人愿意表达自己的观念,也就更容易记住我,这对我职场上的一路晋升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我们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可是在当今这个社会,如果你总是用布严实地包裹着自己,别人要怎样才能看透你呢?”我深刻地记得一个曾经在麦肯锡工作的人说,“如果你在一场会议中没有作任何发言,那就意味着你没来参加过这个会议”,虽然听起来有些刻薄,但传递地基本上是真实的情况,因为别人根本不会记得你。

第二点,女性要找到或者培养合拍的另一半。这一点,我太深有感触了。很多时候有人会问我,潘潘/Catherine,你到底是如何安排你的时间的哈?平时工作这么忙,孩子你们俩自己带,怎么还能有这么多时间参与这么多的工作外活动呢?首先我承认我不是一个100分妻子和100分妈妈,其次我能够同时做这么事情,真的非常感谢我的老公和女儿,他们对我的全力理解和支持。

我老公在工作之余花了很多时间在整理家务和照顾孩子上,我想起秋叶大叔经常炫耀他娶了个好妻子,我也真的会炫耀我找了个好老公。

他职业发展得也很好,工作也忙碌,但对比我来说还是会稍微好一些,至少晚上基本上没有电话会议。在我支持他读完2年多的MBA后,他也全身心地支持我的学习活动,斜杠生涯咨询事业。两个人互相理解加上有效沟通作为坚持的基础,同时两个人都一致以家庭为基本出发点计划和决定很多事情。

我们也曾经拒绝了不少外人看来很好的工作或者晋升机会,但是我们一点不觉得遗憾。当然如果有时候我们的安排偏离了家庭的重心,另一个人也会发出提醒喊停以便做出及时调整。

最后一点:文章中提及很多女性总以要照顾家庭为理由,不敢去争取事业中的机会,总是畏手畏脚。当今社会还是有不少人持有这样的观念:觉得女性不需要那么辛苦,只要找到一个好老公,让老公负责养家糊口,自己负责照顾家庭和孩子就可以了,尤其是现在国家又放开了二胎政策。

先不说让找到一个能够承担所有家庭压力的另一半是如何不易,就算找到了,在当今中国的保障制度下,如果家庭或者婚姻有什么变化,对于家庭尤其对于女性来说,如何能让自己的生活继续下去,尤其还期望保持和之前同样的水平呢?相信大家身边看到有不少这样因为生病或者婚姻变故而唏嘘的例子。

身为女性尤其是中国的女性确实不容易,尤其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压力倍增的社会,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工作压力,婆媳关系,亚健康等等都在困扰着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希望身边有一群人可以无条件地听我们倾诉,给我们出出主意,在需要的时候抱团取暖的人。

基于这样的初衷,我想聚集这样一群女性,建立一个平台,能够分享我们每个人的喜怒快乐,更多的是互相彼此获取能量,让我们获得生活和事业的幸福和成功。

最后再做一个自我介绍以及运营这个女性成长俱乐部的想法,欢迎志同道合的人参加。

我叫潘潘,坐标江苏常州,现在某上市美企做管理,斜杠生涯顾问,喜欢看书和英语演讲,一直以积极正能量去影响和帮助周边的人。

女性成长俱乐部(线上组织+有条件情况下的线下聚会)

目标:抱团,帮助女性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三大问题

生活方面:理清父母/恋爱/夫妻/亲子/婆媳等各种关系,理财,保障,等等

职业方面:职场困惑,转型,跳槽,技能提升,关系梳理等等

健康方面:变美,变瘦,运动,养生等等

形式: 邀请不同方面的导师每个月线上举行一次专享分享活动,根据不同区域情况,定期举行线下分享活动。

导师:如果你觉得在以上任何三方面有自己独特可以帮助别人的特长,请自荐担任我们的生活,职业,健康导师,可以定期在群里进行分享,同时答疑解惑,帮助大家一起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女性成长俱乐部召集令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