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类知识共享:你或许没想到的三个问题

最新一期的奇葩说,提出了一个问题,恰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领域:

如果现在开发出了一个芯片,可以让每个人获得全人类的知识,并且实时更新,你会支持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正好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思维实验。所以,我不想参与辩论,也不探讨它的可行性(因为有个问题是绕不开的:马太效应)。

我想针对这个思维实验,做一些思考。

如果你有兴趣,欢迎换一个比较舒适的姿势,一起来进行一场大脑漫游。

这篇文章比较长,也不会有什么干货,更没有答案,只有问题。做好心理准备哟。

图片

讨论一个问题之前,如果不对问题作充分的定义,是没法讨论的。

那么,我们不妨先定义一下:什么是知识?

有人认为:知识是对客观规律的总结;有人说:知识就是我们所认定为真的东西……其实它们都不太适合称为「知识」。

前者把知识的范围窄化了,后者在心理学上,我们一般称为「信念」。

那么,什么是知识?

我想用 DIKW 模型来回答这个问题。它把知识划分为四个层次: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以及智慧(Wisdom)。

如何理解这四个层级呢?让我们把目光拨回到远古时代。

假设,有个原始人,叫做小猎手,他吃了一颗果子,不幸,拉肚子了。

那么,他的大脑会经历下面这些过程:

首先,他会看到「这课树上长着果子」。

这是一个客观事实,独立于小猎手的观察和认知之外,与小猎手没有发生任何关系。它就是一个「数据」,一个描述客观世界的数据。

然后,「我吃了这个果子」,「我拉肚子了」,这是两个什么呢?「信息」。

信息的来源是经验。一旦我们对数据进行处理、吸收,把它纳入我们的思考范畴,它就构成了「信息」。信息是我们所筛选、记住、理解,并有一定指向和目的的数据。

这时,在小猎手的大脑中,神经元通过彼此的放电、联合,组成了两个节点,分别储存着两个信息:「某日某时我吃了这个果子」;「某日某时我拉肚子了」。

但这时,这两个「信息」是孤立的,它们是两个孤零零的节点,漂浮在神经网络中。

那么,什么是知识呢?把孤立的信息联系起来,使它们产生新的意义,这就是「知识」。

映射到神经网络中,就是:这两个节点之间,打通了一条通道,联结起来,并成为一个整体,参与到其他的思维和运算之中。

回到前文,这里的「新的意义」是什么?这棵树上的果子会使我拉肚子 → 不要吃这棵树上的果子 —— 这就是小猎手从「信息」中构建出来的「知识」。

你会发现:这两个原本的信息「吃果子」和「拉肚子」,信息量是很低的。但当小猎手把它们联系起来,它们就会无中生有,构建出「这棵树的果子不好」「不可以吃这种果子」「看到它要避开」……等等诸多信息。

这些新的信息来源于哪里呢?源于信息间的联系。我们把它叫做「整体性」。

如果你经常读我的文章,也许还会记得,我常常提到过「系统思维」:节点之间通过联系和结构组合到一起,「涌现」出超越局部之和的「整体性」—— 它们的本质其实是一致的。

最后,什么是智慧?

如果说前三者都是针对「已知」世界的描述,那么,智慧就是针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简而言之:为什么这颗果子会让我拉肚子?什么样的果子才会这样?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下次遇到其他果子,我该怎么做?诸如此类。

它规范的是,对于知识和原理的「迁移」。从熟悉的情境,到陌生的情境。

全人类知识共享:你或许没想到的三个问题_第1张图片

好了,让我们继续回到「知识」。

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条结论:

知识是对信息的高层次联系和整合,它会在局部的基础上创造出「整体性」,并指导我们的行为。

请大家记住这个结论,以后还会用到。

图片

继续回到小猎手所在的原始部落。

为什么人类能够从茹毛饮血的原始形态,发展出高度复杂的现代社会结构?这中间起到最关键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人类学家会告诉你:语言。

语言大约在距今5-10万年前诞生。在语言诞生前,人类的知识和智慧都止步于个体。一个个体再聪明,再有经验,他也没法把他的知识传授给其他个体。所以,此时的群体是松散的,每个人都靠自己的摸索生存。

但当语言诞生后,知识得到了传播。上一代人的经验、心得、方法,可以用语言告诉他们的孩子,他们的孩子再告诉他们的孩子……

慢慢的,每一个个体的知识被积累和贮藏起来,成为整个部落的集体知识。

只要有一个人发现「这棵树的果子有毒」,它就会成为集体知识,并传播给每一个人,让每个人都避开它;

只要有一个聪明的小猎手,偶然间,通过观察猎物的行为、地形、天气、季节,建立了一套狩猎方法,这套方法就会成为公有的财产,每一个人都能迅速学会。

这就是最初的「知识共享」。它的媒介是语言,存在形态是「部落知识」。

全人类知识共享:你或许没想到的三个问题_第2张图片

这种知识共享,使得一群人能够高效地运作起来。每个人贡献一个点子,彼此联结、碰撞、整合起来,代代积累,就能创造出一整套行为规范和知识体系。

「这颗果子有毒」,可能演变成一整套植物百科全书;「小猎手狩猎方法」,可能演化出各种更先进的武器、战术、阵型、组织结构……

这就是部落知识的「整体性」。

你会发现,这很像什么东西呢?

我们的大脑。

人类的大脑,由160亿个神经元组成。它们的工作模式是这样的:若干个神经元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小的集群,储存一个信息,这就是一个「节点」;大量的节点彼此联结起来,构成一张网络,生物电在其中不断地游走,先后激活一个个节点,这就构成了我们的「知识」。

看单个神经元,无非是一个能感知环境变化的细胞,并通过放电传递给另一个细胞,本身并不具备自主性。但当160亿个神经元整合在一起,它们就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涌现出了「意识」。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人脑是如何从局部无意识的神经元,「无中生有」,诞生出意识的?至今仍是神经科学的不解之谜。

类比到前面的集体知识,我们似乎可以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意识是一种实体吗?

如果是,那么这种「部落知识」,是否也能看作一种实在的客体?

这看起来像是无稽之谈。但实际上,这是一个严肃的议题。在学界,一般称之为「集体智能」。

最显见的例子是蚂蚁和蜜蜂。我们知道,单只蚂蚁和蜜蜂都是没有自主意识的,它们不会思考,更不知道「我在做什么」。但当蚂蚁和蜜蜂聚合成群,奇迹就产生了:这个群体表现出了高度的分工合作,仿佛一个全然不同的生命。

这种自组织的源头是什么呢?就像意识的诞生一样,目前仍旧是一个谜。不过,研究者已经找到了三种基本机制,来描述这种「集体智能」的模式:去中心式的控制、分散式的问题处理,以及多重互动。它们能够共同解释集体智能的运作。

同样,社会学的奠基人涂尔干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集体意识」。他认为,人类的活动构成社会,而社会应该视为一个「实体」(社会事实),独立于人类而存在,并对人类产生影响。这种藉由群居和分工形成的实体,就叫做「集体意识」。

他认为:集体意识也是一种集体智能,它在时空上超越了单纯的个体,并且影响着每一个个体。

最为我们熟悉的「集体智能」是什么呢?互联网。人类创造了互联网,进行数据的交换和集中处理,但有没有哪个人或哪个组织能主宰互联网?没有。它独立于人类世界而存在着。只要全世界不断电,互联网就一直存在。

讲了这么多,让我们回到「知识共享」。

如果有这么一个芯片,植入到大脑中,让每个人都能一秒同步世界上所有知识,那么,这块芯片接入的是什么呢?

它接入的必然是一个宏观的「知识库」,是所有人脑中知识的总和,并且以某种结构构建起来。它是最初的「部落知识」的全新升级版。我们不妨称之为「云端大脑」。

每个人的知识,会第一时间「上传」到这个云端大脑中,再同步更新给其他所有的人。它就像前面讲过的所有东西一样,是由一个个基本节点,所构建起来的复杂网络。

这就是第一个问题:

我们如何理解和思考这个「云端大脑」?

它是一个实体吗?它会否干涉我们的自由意志(假如有的话)?

图片

接下来,我想和你聊聊「物种」这个概念。

先思考一个问题:

有一个人 —— 暂且叫他小布偶吧,现在,我们把小布偶全身的器官,比如手、脚、躯干、内脏,全部替换成机器,那么,他还是原来那个小布偶吗?

你可能会说,当然是,因为他的大脑还在。

那好,现在我们打开他的大脑,把每一个神经元都替换成人造细胞,完美地模拟神经元的所有功能 —— 他还是原来那个小布偶吗?如果不是,是从哪一步开始「不是」的?

这就是经典的「忒修斯之船」问题。不过,我们今天不探讨同一性,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

当人类学会使用工具之后,跟不会使用工具的原始人相比,是否属于同一个物种?

当人类通过语言,组织发展出社会结构,跟不会语言的人类相比,是否属于同一个物种?

当人类能够通过互联网、手机、电脑连接起来,构建出全然不同的「集体智能」,取得远超过历史总和的技术突破和技术爆炸,他们是否还属于同一个物种?

如果以上你的回答都是「是」,那么,如果人类已经不依赖于大脑思考,而是依赖芯片去思考,是否还属于同一个物种?

为什么呢?让我们回到「知识共享」。如果真有这么一块芯片,它必然要面对一个什么问题?存储量和访问速度。

我们的大脑能储存多少信息?认知科学家 Thomas Landauer 认为,按照我们学习和记住知识的速度,持续70年,我们能「积累」多少体量的知识呢?大约是1GB。

为什么这么少?因为神经元的功能实在太复杂了。大脑是协同工作的,哪怕一个简单的逻辑运算,都需要用到多个脑区,涉及数千个神经元。

这其中,每个神经元都有自己负责的功能,也就是说,它们已经被「占用」了。能够空出来给我们储存信息的,只占极少极少的一部分。

而1GB的知识有多少呢?截至2015年4月底,英文版的整个维基百科,图片和文字的信息量总和,是49GB。

这只是整个英文维基百科而已,而且只是图片加文字。它跟「全人类的知识」相比,简直可谓是微不足道。

访问速度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可以大致用「工作记忆」来类比「带宽」,也就是同一时刻能处理的信息量。人类工作记忆的容量是4个单位,哪怕算上组块等技巧,也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如果真的存在这么一块芯片,那时的人类,大脑结构一定跟现在的完全不同。他们跟我们的差距,很可能比我们跟猴子的差距还大。

他们很可能会更接近于我们认识中的「电脑」。天文数字的储存空间,超高速的访问速度,畅通无阻的带宽,无缝连接的云端同步……

届时的人类,将成为一种完全不同的「新物种」。

甚至,他们还能够叫做人类吗?

所以,在这个思维实验中,这个问题其实更吸引我:当我们进化为一个这样的新物种,我们的整个社会结构、形态和规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的思考,是依赖于大脑中的一块芯片,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通过电磁波进行思维的交流呢?

同样,如果我们的感官系统,都依赖于大脑皮层上受到的神经刺激,那么,为什么这块芯片不能代劳?我们是不是可以进行感官共享?

人类个体从未如此紧密相连过,也从未如此,更像一个「集体智能」。

这就是第二个问题:

知识共享所带来的人类进化,会使人类演变为怎样的新物种?

届时,会诞生出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你愿意进化为这种新物种吗?

图片

很多人对「知识共享」的担心,在于,认为这样会消灭每个人的差异性和个性。

但是,不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差异性是一个「好」的东西吗?

你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当然」。但且慢,这个回答是谁告诉你的呢?是你自己吗?

准确来说,是你的大脑。

你真的可以完全信任你的大脑吗?

很可能,这种差异性并不是大脑自主选择的,而是迫不得已的后果。因为我们的大脑,是有缺陷的。

从生理角度讲,我们是从母亲的子宫里诞生的。这就决定了大脑尺寸的上限 —— 它再怎么大,也不可能比现在大几十倍,否则我们就不可能生出来。

人类的大脑有三个部分,分别是最原始的爬虫脑(控制基础运动),次级的边缘系统(控制情绪和应激反应),以及最高级的大脑皮层(控制思维和认知)。人之所以跟动物不一样,正在于高度复杂的大脑皮层。

但有趣的是,在我们的大脑中,爬虫脑和边缘系统占据着中间的位置,而大脑皮层是覆盖在上面的一层薄膜。这层薄膜有多厚呢?2.5毫米左右。

就是这么薄的一张膜,上面密密麻麻挤满了 160 亿个神经元。因此,它们不得不「蜷缩」起来,形成了百折千回的皮层结构。如果你把皮层取出来,会发现它被折叠得非常复杂,充满着各种「沟回」。

它是自己想折叠起来的吗?当然不是。因为大脑的尺寸就这么大,仅有的空间还被爬虫脑和边缘系统占据了,不折叠起来放不下去。

这些属于生理的缺陷。它决定了我们大脑生理上的极限,也决定了我们记忆和思考能力的极限。

除此之外,还有心理上的缺陷。

举个例子:为什么我们会喜欢「窥探他人」?比如,去八卦和打探别人的秘密,好奇别人的隐私,等等。

它的成因是复杂的,但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从「窥探他人」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获得信息的优势。

也就是说:我获得了别人(包括被窥探者)所不知道的「额外信息」。正是这种心理感受,强化着「窥探」的行为。

再追根溯源,为什么这种信息优势能给我们快感呢?原因很简单: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信息优势能够带给我们竞争优势,从而更好地生存和繁衍下来。因此,它是被大脑所「奖赏」的行为。

同样,我们都知道要追求长远价值,但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很难做到,而是耽于短期的娱乐和满足。为什么呢?

因为短期的满足感,能够给大脑确定的正向反馈,对生存是有利的,因此,它就会得到大脑的「奖赏」。

外部世界为我们设计的种种短、平、快的反馈机制,无一不是针对这种奖赏回路。

基本上,基于进化和生存的策略,都是着眼于满足我们三种原初的动力:

  • 优越感:强调「我的特质」比其他个体更优秀,在竞争中更有利;

  • 存在感:强调「我的存在」是有意义的,保证自己持续生存下去;

  • 满足感:强调「我的行为」是有正向收益的,调适我们的行为模式。

这就是每个人天生的心理缺陷。我们本可以有更和谐、更自主的生活方式,不必为了这些动力去奔波,受它们的驱动。

但未经训练的人,是不会意识到这些的 —— 因为大脑会把它们合理化,进行美化和润饰,让你完全习以为常,以为这就是最自然的情况。

那么,我们所以为「更好」的差异性,会否也只是大脑为了掩盖缺陷,所营造出来的幻觉呢?

举个例子:相比起一个严谨理性得像一台电脑的人,我们会更喜欢一个会犯错、会脸红、会发脾气的人。因为我们觉得前者不真实,有距离感,后者更加有血有肉。

但是,为什么后者会比前者更好呢?如果抛开一切主观因素,明显是前者对大脑的控制能力更强,自主性也更强。

原因很简单:因为前者更「完善」,超出了我们惯常的认知模式,让我们感到「他跟我们不一样」,于是下意识地排斥 —— 这又是心理缺陷在起作用了。

那么,我们所理解的差异性,有没有可能只是没有达到「完美」状态下,所产生的各种缺陷状态,被大脑进行美化和修饰之后的结果?

这就是第三个问题:

你是愿意变得更「完美」,还是保留缺陷和现状?

我们如何判定「好」和「不好」?如何避免被自己的大脑欺骗?

不要急着回答,不妨试一试去深入思考,并且反省你的思考。

图片

如你所见,我只是抛出了三个问题,并没有答案。

很显然,它们也不会有答案。因为回答的权利不属于我,而属于每一个人。

重点是什么呢?如同我在第一段中所说的,知识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 —— 知识的本质不在于「储存」,而是「构建联系」,并通过联系,产生新的、有价值的意义。

而这个构建联系的过程,我们就把它叫做:思考。

所以,尽管在看得到的将来,我们不太可能做出这样的芯片。但作为平凡的个体,我们仍然可以从思考开始,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模式。

比如,可以从反思这篇文章开始,试着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 这篇文章提出了什么观点?

  • 这些观点的支撑是什么?

  • 作者对它们的态度是什么?

  • 我对它们持什么样的看法?为什么?

  • 我能否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意见?

这个过程是艰难的,甚至是反人性的,因为大脑的缺陷,我们拒绝思考,拒绝消耗能量,渴求接受、认同和吸收,因为这样更「舒服」。

但这也正是我们之所以为人,为独立个体的凭依。

不要拒绝思考。和思考做朋友。

这是我们渺小的生命,在这个浩瀚的宇宙中,唯一能发出的光。

注:文章来源 L先生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逻辑与思维,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