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比较重要

没有永远的年轻人,没有永远年轻的行业,互联网二十年了,移动互联网也快十年了。如果一个人想永远年轻,那他必须拥有穿越时间的投资意识和选择的勇气。

顶级的人才能穿越时间,看到未来的国运走向,从而为自己在这浪潮中留下最有效率的一条路。


一流的人才敬畏时间,活在现在的浪潮里,且行且珍惜的蛰伏在下滑通道中,等待自己能穿越时间的时候。


二流的人才活在当下,贡献自己所有的汗水和辛苦,给那些上一个轮回里的顶级和一流人才擦屁股。


三流的人才活在过去,用上一个五年的思维去思考当下、甚至未来,认为未来五年依旧如此。

人和人的命运都不是上天给的,而是你过去二十年、三十年所有的经历、所有的痛苦、所有的谩骂、所有的扛着压力前行、所有流过的泪被白过的眼组成的,这一切构成你的认知,在冥冥之中把你划分到了每一条路里,至于这条路上的选择、纠结、加班、年终奖,只不过是套用到社会里的一些表达罢了。

比如在如今的这个年代,顶级的人才不需要大公司的历练,直接便可以去寻找国运。一流的人才要去大公司里历练一下如今的浪潮,然后找机会去思考和琢磨,二流人才在公司里为那些已经获得期权的养老人员还有那些功成身退的人才打工,三流人才甚至还活在过去的年代中不能自拔。

我们不否认运气的成分,但从主动选择来说,十年前加入阿里做移动端程序的人那才是看到了这一波移动互联网的大浪潮。同样十年前开始做手机游戏的人也是会抓住那一拨大浪潮,


再往后,五年前加入的人,可能不会吃到大肉,但会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喝汤。

再往后,如今的年代里,你去了,真心就是给上面这些人打工的。期权、浪潮、发展都不是你的,你唯一拥有的只有二流到一流的思考机会,但这也是这里面最大的溢价了。

进入2017开始,存量市场来临的前奏期,从最早期的源头便会发现,公司对于运营合伙人的需求度越来越高,对于技术合伙人和产品合伙人的需求越来越低。如今的年代里,一个优质的运营大师可以说是重金难求。

回头望向那些被当作传统行业的领域里,往往早就是运营当道的年代,连分销经销体系都不懂,连供应链体系都拿捏不到位的人,往往已经被淘汰掉了。


早期底层靠技术,中期外貌靠产品,后期血肉靠运营。所以在初期做运营是很吃力不讨好的活,又累又没有大肉,但到最后的存量市场中的时候又往往是这批人最值钱。

除非你所接触的公司还处在技术红利期,那么你去加入它可能还会吃到一点红利,如果你所接触的公司已经进入到运营为王的阶段的时候,也基本意味着大肉离你远去。字节跳动、VIPKID、BILIBILI、小红书,他们的节奏都是不同的。但都跳不出这个牢笼。

互联网也慢慢的进入了资源释放的这个玩法阶段了。不再是那个年轻人肆意妄为的市场了。互联网也开始慢慢进入资源为王的玩法轨迹里了。在这个领域里,技术、产品慢慢变得不那么重要,传统行业中资源互换的玩法开始更加重要起来。

任何行业都不会免俗,也正因为如此,在企业中打工,资源滚动才是最主要的事情,而努力只是你的基础。越早理解这一点,便会越早的距离所谓的中年危机和行业增速到瓶颈的时候的痛苦远离一些。

不然去看看其他行业中都是哪些人混得开,哪些人黯然失色,哪些人安于命运妥协,哪些人暗淡离开,秦人不暇自哀而已。

国运是什么?不是运气。


那是过去、现在的社会发生的林林总总的所有事情的综合,糅合了政治诉求、经济规模发展、实业平衡的一个综合性的大问题。


用文艺矫情一点的话说,就是各个小趋势糅合起来的一个个大趋势所共同构成的趋势。这么多年经历过的所有新闻所有报告所有行业上下游连接构成的。

如何理解国运,为自己所用呢?


第一点,就是不要轻信任何人的言论,收到了别人的信息之后,用自己的脑子思考其中的噪音和信号,在这个过程里,你会误判、你会迷失,但这是你理解国运的必经之路。


不怕错误,怕的是不作为不思考,而思考最后带来的辩证,一定会让你前面犯过的所有错误变成财富。也就是不要追求一个完美的结果,要在实践中追求你的真谛,哪怕摸石头的时候掉河里了,你所能承担的后果无非是衣服湿透或者脚踝划伤罢了,又不会死。

投资人信誓旦旦的说看好你的行业,转手就去和LP聊天募资去了。投资人也有自己的焦虑,也有自己的中年危机,任何行业都一样。都知道社会发展必须依赖生产力依赖科技,都知道人工智能早晚有一天改变大多数的行业架构,都知道新基建是我们国家最好的优势,都知道5G会改变大部分行业的竞争模式和效率方式,甚至会改变很多行业的底层玩法。但不确定在于,你校不准时间、摸不清套路,搞不定资源、分解不透策略。

校不准时间,你便不知道要不要在这个时间点出国读类似的专业,不知道要不要在这个时间点加入类似的公司。


好吧,任何行业都是野蛮几年,发展几年,巨头定型,第二梯队死亡,最后新入局者依托巨头或者艰辛独自前行攻克垂直市场,最后要么被巨头并购,要么等待下一轮新的底层革命让行业重新焕发新机会,无一例外。

互联网已经到了发展末期,哪怕它还处在所谓的投资早期,因为投资逻辑里,赌的是下一个重新焕发机会的1%,而不是所有从业者想获得的50%的收益。


同样一个理工科底子扎实的人,如果他是90后,毕业的年代里我双手赞成他加入互联网,无论第几梯队,那都是大肉的年代。

而如果他是00后,我更赞成他去做科研,做技术,而不必去在存量市场里争夺上面留下来的汤。


后者,才会在未来给你带来更大的自由。赌国运,很多时候不是方向问题,而是时间问题,校准时间和套路,搞定资源和策略,才是区别出同样人才未来不同命运的道路所向。

什么时候一个市场的垂直机会刚刚兴起,什么时候就是校准时间的最好机遇。


什么时候一个市场的垂直机会都已经被普罗大众所感知到了,什么时候一个市场也到了资源导向的时候了。


什么时候一个市场中的行业变成了中高层吃大肉雇佣基层努力工作,什么时候这个市场也到了区分人才人流的时候了。

很多人非常容易把“深耕一个行业”和“在一个低效率攀爬行业里努力”搞混。


很多人也非常容易把“投机风口”和“抓住每一个浪潮的能力”搞混。

很多时候,恰恰与很多人想的相反,能抓住每个浪潮的短趋势的能力,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牛逼的能力。强于深耕一个行业。

深耕一个行业,也可以让一个人成为优秀人才,但很多人却恰恰自己感动自己,把自己在一个低效率环境里无限努力加班当成是深耕一个行业,用战术的勤奋代替战略的懒惰罢了。

最惨的事情不是自己不知道,而是自己以为自己知道。至哀之事,莫过于此。


当企业取得了垄断阶段之后,生怕进入下一个轮回里,于是开始毫无边界的拓展业务,为的就是实现抓住每一个浪潮里的能力,而不是所谓的企业大了开始投机。实现打开上一个门的钥匙,恰恰成了下一个时代的巨锁。

于是选择就会变成:大企业毫无边界的拓展用来抓浪潮(然后被批评为没有梦想的投机)、小企业抓大企业没抓住的垂直市场然后深耕(然后被批评为低效率低福利不值得加入)


于是又会变成:底子优秀的人选择去已经大的企业等浪潮(然后为那些抓住浪潮的第一拨人贡献汗水)。

你不是人民币,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喜欢你和认可你的一切。


用世俗的眼光去判定别人的选择,不如回归内心,很多人,本身就不是一个投机者。但也绝不是三流人才罢了。

互联网还是不是一个值得加入的行业?对大部分人来说,起点依旧是要比传统行业,至少在职业生涯的前几年来说,是要更有趣一点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比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