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与地狱比邻》读后感

第一次听到这篇短文是在一个雨后的清晨,或许记错了,但我更愿意相信那是雨后的清晨,我和孩子正在做游戏,欧阳夏丹婉转柔和的声音从广播中传出,本以为这是一篇极平常的文章,可听到最后署名的时候,很是震惊:

爱你的父亲                                        1897年 11月9日
那是120年前,作为父亲的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一封信,今天读来,依然很有借鉴意义。
以后的时间里,一有空闲我就会回放这段文字,听得次数多了,渐渐就有了感觉,审视工作态度也成为了自省的一部分。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
我们劳苦的最高报酬,不在于我们所获得的,而在于我们会因此成为什么。

很喜欢这句话,这让我们不会被困在永恒的当下,不会过多计较眼前的得失,眼前的问题都是成长道路上的磨练,如果我们能够把眼光放长远,就会发现一扇上了锁的门,钥匙并不在锁上,我们不必纠结于为什么门被锁上了,不必仅仅盯着锁想办法,钥匙肯定不在这里,需要我们运用心智的力量来解放自己,来寻找钥匙,或许,在成长的路上就能够幸运的遇到。

《苏秦列传》中,有一段苏秦对友人说的话“当是时,我困,故望子深”,读来令人唏嘘不已。谁都有不堪回首的过往。

有一个进步的公式,Be~Do~Target,很多人都是订了目标,然后去做,但忘记首先我们要成为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首先具备什么样的思维,我们的思维决定了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了选择,选择决定了命运。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善意。我们雇佣的不是人的双手,而是整个人,包括他的脑,和他的心。

激发善意,就是为了“雇佣整个人”。你从来不可能真正激发一个人,你只能给他一个理由,让他激发自己,那就是从改变态度开始。

我就属于自驱型,老牛自知夕阳短,不须扬鞭自奋蹄。


但反过来想,他说的是全部道理吗,显然不是,那是120年前工业时代的理念。

看看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努力工作,储蓄,买房买车,结婚生孩子,买更大的房子,然后退休享受养老保险。自从蒸汽机应用到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工业时代已经结束,信息时代已然来临,智能时代就在路上,我们还要固守工业时代的价值观,是不是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呢。

任何时代努力都是正确的,但努力的方向需要我们做出调整,努力工作并非不对,但是还需要打造我们的多维竞争力,也就是所谓的“全能型”选手。越专业就越好吗,有核心竞争力当然好,可是我们也需要抬眼看世界,互联网大厦已经建成,信息传输的同时,价值传输正在悄然兴起。大航海时代已经来到,我们还要站在岸边观望吗?上船,去探寻未知的世界。

以财务知识为例,家庭没有这种意识,学校里不教,工作后没处学,我们就一直认为没有用,对相关的信息也视而不见,凭着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经验来判断行事。其实,我们哪里知道,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象限,是一个镜像的世界,镜子中的那个人和自己看起来一模一样,但所有的东西都是相反的,如果我们还用专业上的努力和勤奋在这个领域耕耘,那么,最终是越努力越XX,而我们可能还不自知。

想想我们的行为吧,如果努力有用,为什么我们还不能摆脱债务呢,什么是我们的资产,什么是我们的负债呢。

我们不断的努力是因为恐惧和贪婪,追求百分百的安全感限制了我们的行动,想要摆脱恐惧和贪婪是不可能的,所以很多人终生不碰有风险的事情,甚至把钱冻起来,真的放冰箱里冻起来。既然没有办法消除,我们就应该学会和恐惧共存,适应新的游戏规则。未来已经来临,只是还没有形成潮流。

进步是痛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但观念一变天地宽。

痛苦终将过去,而美丽永存。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堂与地狱比邻》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