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走过的那些日子,打动过我们的那些人和事,他们都在哪里?
时光清浅,岁月留香。
光阴流转中,有没有那么一支笔,在深情记录……
01
最近,果宝写了一篇习作——《掉牙记》。
记录的是两年前她第一次掉牙的事情,大概内容是说,发现牙齿松动,嘴里有血,感觉很害怕。
妈妈安慰她说,没关系,掉牙并不是坏事,并且给她讲了《牙仙子》的故事。
接下来,她完完整整地把故事写了出来。
故事大意是说小朋友们把掉落的牙齿放到枕头底下,牙仙子就会把牙齿取走,并且留下金币。
她听了故事后,对掉牙的事不再紧张,并且还很期待。
这篇习作交上去后,老师在班级读了,并且当众表扬了她。
老师还说,这是三年以来,班里第一次有同学在习作中引用故事——果宝跟我讲时,特别强调这句话,感觉很骄傲。
这件事情极大地鼓舞了她。
当晚,我正在厨房做事,她过来很认真地跟我说,妈妈,我想写回忆录。
我听到这话,强忍住想笑的冲动——她才八岁,还在上小学。
我不露声色地说,哦,可以啊。
又问她,为啥想写回忆录?
她说因为她觉得小时候发生的很多事挺有趣的,她想记录下来,免得以后忘记了。
接下来,她举了好多自己想记录的事情——她交过的朋友;她和幼儿园伙伴做过的游戏;她在幼儿园时期难忘的事,等等。
并且信誓旦旦地跟我说,妈妈,你放心,怎么写,我都已经规划好了。
听了果宝的讲述后,我觉得这不再是一件可笑的事,而是一件很值得认真去做的事。
02
之前,听过一个写作课。
当时,不少同学跟老师抱怨说自己写文章时没有素材,老师就鼓励大家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有意识地积累一些。
她还真诚地说,自己就挺后悔没有早些写日记,如果她在十年前就有写日记的习惯,那么现在将拥有很丰富的一个素材库。
作家冯唐有写日记的习惯,他说,他的作品《北京,北京》就是基于他成长经历的长篇,参考之前的日记和书信写成。
在该作品初版后记中,有这样一句话——积攒下来的二十一本日记、四百五十封信,现在都可以烧了。
这部作品还被拍成了电视剧,就是去年热播的《春风十里,不如你》,周冬雨、张一山主演。
假如冯唐当年没有写那二十一本日记,保存那四百五十封信,应该就没有现在的《北京,北京》,也不会有《春风十里,不如你》吧。
《北京,北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像是冯唐的回忆录,来源于以日记和书信形式保留下来的“回忆”,经过艺术形式加工,又高于“回忆”。
以我自己来说,回想自己小时候,常常觉得一片空白。只有一些比较大的,感触较深的事件才能在脑海中留下一些印象。
就算是再大一些时候,甚至整个学习生涯,能记住的事情也不多。
有时候,突然想起了什么事,也是模糊的,这也不记得,那也不确定。最可惜的是,还无从查询,无处考证。
无论再平凡的人,再普通的经历,总会有那么一些日子,有那么一些人,有那么一些瞬间,是深刻触动过我们的。若是没有及时记录,便会忘得一干二净。
有时候,我们跟过去的朋友聊天,会发现你记得的事和他记得的事不一致,他说起一件共同经历过的事,你详细询问细节,极力回想,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你说起一件共同经历的事,对方也是一脸懵状。
不久前,我写了一篇关于火锅的文章(点击链接可以阅读:冬日里的幸福事儿之二——吃火锅),我从前的闺蜜在微信上跟我提起一起去吃火锅的往事,于她来说,特别难忘,因为她是逃课去的,回去后还被罚写了八百字的检讨。
可是,我竟然怎么也想不起什么时候和她一起吃过火锅,在哪里吃的。想起曾经的交情,心里还怪歉疚的。
但若是有日记,偶尔去翻一下那些以文字形式定格的日子、人和事,大多事情应该都不会忘记吧。
03
若是让我写回忆录,恐怕是无从落笔,能想起来值得写的东西寥寥无几。
也许只能粗枝大叶地说一些,在哪里读了小学,哪里读了中学,哪里读了大学,甚至连各科老师的名字都想不起,更别说同学了,想描述一些细节拉升一下作品的饱满性、生动性,更是难上加难。
最可惜的是,曾经走过的那些日子,打动过我们的那些人和事,现在都不算数了,就像是有橡皮在脑海里仔细擦拭过——不留任何痕迹。
我有建议果宝写日记,想着她能每日写点,不求多少,哪怕是只记录一句话“我今天做了XX事,感觉很开心”“今天天气如何如何”都行(她真的写过不少类似的。)
重要的是养成习惯,日积月累,不仅可以锻炼对文字的敏感性,还可以提升文笔。
但是,她没怎么坚持,想起来时写一写,忘记时,很长时间不写。
现在,她自己想到要写回忆录,那么,她应该更能理解写日记的重要性——日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像是回忆录——对于以后的自己来说。
不过,日记并非回忆录,而是即时录,比回忆录更加清晰,更加保真。若是哪天真要写回忆录,把日记的时态由现在进行时或者现在完成时变成过去完成时,再稍微修改加工就行了。
深刻理解了,应该更能坚持吧。
04
果宝读幼儿园时,有个从托班一直玩到大班的同学,叫湘钰,两个人特别能玩得来,感情很深。
幼儿园毕业后,湘钰去了山西上学,每年春节回来一次。
她是由奶奶带的,我们家长之间交流少,没留过联系方式,也不知道彼此住在哪(只知道就在附近),孩子也就无从保持联系。
巧的是,连续几年的春节,她俩总能在超市或者马路边遇见一次,两个人每次见面,都热情拥抱,手拉手兴奋地聊很久。
若是真的每年都能遇见,保持着记忆的连续性,长大了肯定不会忘记。
但是,假如——只是假如,以后遇到的少了,或者根本没有遇见了,记忆可能就会逐渐模糊。
这样下去,也许等到果宝大了,哪一天,我突然跟她聊起这段往事,她会一脸懵懂:“湘钰?是谁呀?”
庆幸的是,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因为果宝要写回忆录了。我猜,在她的回忆录中,应该会给湘钰浓墨重彩的一笔吧。
当然,她具体写什么,是她的自由,作为妈妈,不会干涉,只会尽自己所能,给她最大程度的支持。
注:图片来自网络,向作者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