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孤独的人,心里多少都受过这3种伤

表面上嘻嘻哈哈好像十分热闹,但这种戏谑却不可避免透露出一种渴望与人连接而不得的孤独。

可能有人会觉得,交不到朋友的人,未免有些内向和封闭吧。

也许,那些常常暗自孤独的人,只是因为在关系中受过不少伤,才缩回自己的保护壳里。

就像歌手华晨宇在《好想爱这个世界啊》里唱的:

想过离开,以这种方式存在,是因为,那些旁白,那些姿态,那些伤害。

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去探寻那些伤痛的发生过程,将它们温柔地包扎好。

“我们只接受自己认为配得上的爱。”

一些人难以交到真心朋友,是因为不敢相信自己配得上。

我有一个前同事,她不进入亲密关系的原因就是:我的缺点连我自己都不能接纳,又怎么奢望别人能包容呢?

听到这样的话,真的很让人心疼。他们多么渴望真实的一面能被接受啊,可是却找不到这样一个安全的地方。

之所以会如此,可能是因为他们早年也没有获得过无条件的爱——父母的关注和喜爱,往往必须通过好好学习或者勤快地做家务才能博得。

于是,他们长大后的自我价值感也往往带有条件——我只有足够优秀/减肥成功/能逗别人开心/......,才会被人喜欢。

所以他们生怕将自己觉得不够好的一面暴露在别人面前,自然就无法在孤单、脆弱时找到能接纳自己狼狈一面的人了。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就是如此。

她常常想取悦父亲,可父亲对着她时总是冷冰冰一张脸。

一次偶然,松子发现,只要自己做鬼脸,父亲就会乐的笑出声。

从此以后,她没事就做鬼脸逗父亲开心,直到成年后,都改不了下意识扮鬼脸的习惯。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与人交往时也难以摘下“我很不错”的面具。

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一个常常焦虑、不自信、敏感至极、时时丧气的自己,也能被温柔对待。

可一个总是被否认和忽略的事实是:我们每个人此刻最真实的样子,就已经足够好了。

就像心理学家爱德华•L. 德西认为的那样:

虽然我们可能有缺点、也还不够优秀,但是真正自尊的人的自我价值是恒定的,不会因为是否达到外界的标准而变化。

而且,如果我们的自我价值是有条件的,就会很容易将朋友等亲密关系与社交关系的本质混淆。

在社交场合中,我们需要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这样才能被更多人欣赏、喜欢。

但当我们拿适用于社交场合的规则去对待友情,就会发现:

别人了解的永远只是表面上的自己,真实的自我却因为不被看见、接纳而感到越发孤独。

进化人类学家罗宾·邓巴认为,友谊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组建一个小范围的、紧密联系的群体,一起应对生活的压力。

也就是说,真正让我们成为朋友的不是双方的外在价值,而是能否给彼此提供必要的情绪支持——

我们开心、难过、愤怒、脆弱的时候,能不能陪伴在彼此身边,去真诚地理解和倾听对方的内心。

优秀不是友谊的答案,真诚才是。

“哪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想失望罢了。”

我们交朋友时,会很自然地想和对方分享一些私密信息。

我和你聊聊最近的工作状态,你和我袒露情感上的开心与不顺。

当彼此愿意一步步将自己心底最脆弱、柔软的一面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对方面前时,我们都会真切地感觉到自己被需要、被信任。

如果我们带着专注、包容去倾听和回应时,对方也能接收到这份善意,关系就会变得越来越亲密。

可如果对方心不在焉、甚至对我们加以指责和评判,我们就会和对方越来越疏远。

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们和朋友抱怨:最近换了工作,不仅要快速适应新的工作内容,而且作为社恐,想到要和那么多新同事打交道,就感觉压力很大。

对方却只是不耐烦地回应一句:这有什么啊,别那么脆弱。每个人换工作都要经历这些,你要学会自我调节。

这时,我们就会感觉自己的感受不仅不被接纳,反而还被否定、指责。

如果常常从周围接收这样的负面回应,我们就可能会陷入习得性无助,认为主动袒露自己的内心感受也只会让自己受伤。

即使面对一个十分安全的人,如心理咨询师,也难以敞开心扉,信任对方。

有时候,我们甚至还会忍不住怀疑是不是自己太矫情了,也学着像别人一样用理性排斥、压抑自己的负向情绪。

确实,如果受伤的次数多了,很容易产生恐惧和回避。但是,真正带来问题的不是“交出真心”本身,而是“对方是错的人”。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彻底拒绝关系,而是谨慎地筛选朋友:

勇敢分享自己的感受时,对方的态度是专注地倾听、心不在焉还是打击贬低?ta也会向你袒露自己的心情和想法吗?

把我们的信任,去托付给那些善良的人吧。

“我一个人也活得挺好。”

还有一类人,他们看起来只是单纯地喜欢一个人生活,不需要别人。

有知乎网友这样描述自己的独身状态:从来不觉得朋友少是一件很苦逼的事,相反,这样很爽,因为省去很多麻烦。

电影《在云端》中,男主瑞恩•布林厄姆,也是如此:

他的工作需要常年出差,飞机和酒店就是他的家;

不麻烦别人也不希望别人麻烦自己:家人打来的求助电话也会让秘书谎称自己不在;

没有交心朋友和亲密爱情,及时行乐就是他的人生原则:出差途中的瑞恩碰见了一个同样频繁穿梭于各地的女人亚历克斯,两人一拍即合成为炮友——不需要为别人负责、只有享乐的纯粹性关系。

确实,有些人对关系的需求比较少,一个人反而过得更舒服。像内向者就会觉得过度社交会消耗自己,更习惯通过独处来获取能量。

但还有一类人却是通过“我一个人也能活得不错”来回避深度的亲密关系。

因为他们下意识觉得,别人是靠不住的。而这可能与他们幼年时期形成的回避型依恋风格有关。

上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森通过实验发现:

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在妈妈离开自己时,会表现得毫不在意,等到妈妈再度回到自己身边时,仍然会表现出回避、拒绝的姿态。

可生理测试却显示,回避型的婴儿和其他依恋类型的婴儿一样,会在妈妈离开时感到心烦、痛苦。他们只是佯装不在乎而已。

研究人员认为,之所以会形成回避型依恋,是因为父母很少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甚至在哭泣或者直接表达情绪时被家长粗暴地制止。

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意识到,原来我是不可能从妈妈那里得到抚慰的,只能依靠自己。

而年幼的婴儿怎么能照顾自己呢?最可能的结果就是完全隔离自己的需求与感受。

幼时不够温暖的养育环境,让他们长大后也难以信任别人能给自己带来帮助和支持。

即使他们和其他人一样也需要亲密的关系,但因为害怕自己的情绪和需求被再度忽视、拒绝,所以只好欺骗自己:我完全不需要别人。

如果你也是这样的人,也许可以通过一段安全的关系,尝试一点点打开自己,获得好的关系经验。

当我们慢慢发现,自己脆弱的一面是能被接纳、照顾的时候,我们就不需要通过假装坚强,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了。

《在云端》的男主瑞恩•布林厄姆,一个毕生享受孤独的人,最后竟然也重新燃起了对稳定亲密关系的渴求,选择在大风雪中飞去找那个让他动心的女人。

让他做出改变的契机是妹妹的婚礼。

就在婚礼举行前一刻,妹夫突然觉得婚姻毫无意义想临阵脱逃。

为了帮助妹妹,他运用自己的演讲才能去劝说妹夫,可没想到的是,他也同时说服了自己。

确实,没有亲密关系,我们也能好好活着;但高质量的关系,往往能给我们的人生锦上添花。

幸福快乐与财富、名声和努力无关,真正重要的是良好的关系。

如果你的内心深处也渴望拥有亲密的朋友,不妨思考一下,是不是曾经在关系中受过的伤阻碍了自己追求温暖的步伐?

当你准备好了,可以试着去寻找一个能让你感觉到安全舒适的人,一步步地放下那些“所谓的被爱条件”、“受伤的过往”,呈现真实的自己。

要相信,足够好的关系,终会治愈我们身上曾经的伤痛。

你可能感兴趣的:(感到孤独的人,心里多少都受过这3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