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我们仍在沉默—《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生于1952年,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中国的十年动乱,这段成长经历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所以他的作品里多是对当时的“四人帮”和批斗运动的不满及讽刺,极力批判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一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醒大众,让广大老百姓都能够全面的正视那段历史,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让他的评论过于极端。王小波痛恨文革,痛恨愚蠢别人的行径。语气平淡的字里行间却让人能感受到那是一种恨之入骨。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说:“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换言之,那些能把话说出来的人,都称不上弱势群体。如果我们严肃一点,学术一点,这句话就变成:有话语权的人,都不是弱势群体;话语权越大,就越不弱势。

看书途中我做了不少笔记,发现王小波很敢讲,这一点我之前在《红拂夜奔》里就见识过,明明是本古代小黄书,但王小波在里面穿插了不少今昔对比,讽刺了当前社会尤其是当局的一些黑暗面——这年头有几个敢的。这本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更是直接对中国近代政治、科学、人文、社会的一些抨击、思考。大概杂文都是这样——小时候学鲁迅的也是这样——有点偏激,语言犀利。但不得不说,回过头来看鲁迅的杂文,都很有道理。王小波阅历很广,古今中外很多奇闻异事都知道,而且他有文革知青下乡的经历,用来讽刺的事例几乎都是信手拈来。他能在这么多事迹中挖掘到内在的联系。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是每个人都有的,王小波之所以得到人们的喜爱甚至是一种推崇,是因为他说出了别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当他决定不做“沉默的大多数”的时候,已经四十五岁。在写完这本“申诉”之后的一个月,他就因心脏病猝死了。 他在世时,没有很多人敢于出面公开支持他的写作,或许他们出于舆论的压力,抑或是他们自己根本就不知道何为真话何为假话。只有当他过身后,人们才如梦初醒般,开始纷纷涌向他的精神领地。 

我总想,可能王小波知道自己时日不多,所以才在最后的这段时间里,打破沉默,说实话。看来,说实话,总是要付出相当高的代价。 做沉默的大多数,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大多数”这个词,自古以来所代表的是一种安全,一种可靠,一种忽略自我而甘愿平庸的态度。比起“言不由衷”,“沉默”显然更有骨气一些,至少看着没有明显的软骨病。“如果不再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就像失去了童贞”—王小波曾经以此表明自己对真实内心世界的尊崇程度。他不具有唯唯诺诺的盲从思想,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这应该算是知识分子骨气的体现吧。

 假如不能选择不同的意见,人们至少应该有沉默的勇气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事实上,当“沉默的大多数”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沉默的极少数”,这才是更为悲观的事情。沉默是一种尊重内心的自我约束,一条主动恪守的道德底线,一项允许说“不”的崇高自由。正如我可能完全反对你的观点,但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我们处于一个和王小波完全不同的时代,网络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保持沉默,不论好的还是坏的、有用的还是没用的消息。我们在网上肆意发表自己的意见,跟进着每一件社会热点事件的进程,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现实和生活,还是依然沉默着,做乙方的只得沉默着听从甲方的意见,做下属的只得沉默着听从上司的差遣,大家也依然活得疲惫不堪,可是沉默又何尝不是成熟的开始呢,我们沉默着,在沉默中成长着,走着自己的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沉默的我们仍在沉默—《沉默的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