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之治,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是完美的秩序 | 《六韬》管理之道

无为之治,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是完美的秩序 | 《六韬》管理之道

【粤若稽古】

下面进入《六韬·》中的原文的讲解。

【阐经述典】

【原文】文王问太公曰:“圣人何守?

周文王问姜太公:“在治理天下这件事情上面,圣人应该坚守什么原则呢?”

【原文】何忧何啬,万物皆得。

忧,指的是忧虑。啬,指的是劳累。

即不忧虑,也无需劳累,就能够治理好天下,依靠的是什么呢?

依靠的就是以天地造化的力量,顺应天地自然地管理万物,那么万物就能够怡然自得,天下的秩序也能够复归于安定。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之治。

举个简单的例子,天地规定了人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那么圣人就按照这样的规律,安排好农时,让百姓能够遵循这样的规律去工作,那么就会顺畅很多。如果反过来,变成了日出而息,日入而作,那么就会遇到极大的阻挡以及抵抗。

无为,并不是流俗所认为的,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要顺利自然地去做。这一点要明确。

【原文】政之所施,莫知其化;时之所在,莫知其移。

政,指的是政令。时,指的是天地四时之运化。

圣人所施行的政令,总是正确无误的,总是能够起到作用的,所以百姓不需要知道其中是怎么样的。就像是天地四时之变化,百姓也无需去理解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要明白,之所以会出现那么多的议论政治,是因为天下已经乱了,人心已经不够稳定所导致的。

如果天下运转和谐,万物怡然自得,那么还有谁会去关心政治呢?

这就是古人所提倡的只知有君,不知有治的最理想政治环境。

【原文】圣人守此而万物化,何穷之有,终而复始。

如果圣人能够守住天地运化的规律,按照天地自然去治理天下,那么就能够让万物生生不息地生活下去,不会有终止。

首先,要想让万物繁衍生息,无穷无尽,要圣人能够按照天道自然去管理万物。

这是对管理者有着极高的要求。什么才叫做顺应天道自然去管理呢?我们来看下老子是怎么说的。

《道德经》: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贤,指的是贤人君子,也代表着地位与权力,代表着对其他万物的生杀之权。不尚贤,指的是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不再有地位上的贵贱之分。如果有的人能力很强,那么就可以帮助圣人去管理天下,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不是通过争斗,去达到这个目的。

不贵难得之货,指的是不再崇拜贵重之物,而是让百姓复归于恬惔虚无的心态,这样就不会出现盗贼了。

不见可欲,指的是圣人不会展现出个人的欲望,因为他的心,就是天下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大公无私。而一旦出现了自己的欲望,那么必定会导致对喜爱的事物,多一点的关心。对不喜爱的事物,少一点的关心。

有些人会认为,无为之治就是什么都不做,就能够管理好天下,不是这样的。恰恰相反,无为之治是一种最理想的社会秩序,它对管理者的能力要求极高。

【原文】优而游之,展转求之;求而得之,不可不藏;既以藏之,不可不行;既以行之,勿复明之。

圣人从容自如,孜孜不倦地效法天地自然,去管理万物。通晓了管理万物的法则之后,并安守于这样的法则当中。安守法则之后,则要加以施行教化。教化万物之后,则要不贪图功劳,不彰明个人欲望。

所以说,圣人要想以无为之治管理好天下,难度是非常高的,要做的事情是非常多的。所以,必须要有一个恬惔虚无的心态,才能够做到。

首先,需要对天地运化规律,能够通晓。通晓之后,还要想着如何运用天地规律将万物管理好。管理好之后,还不能够骄傲,还不能够占据天地功劳。

【原文】夫天地不自明,故能长生;圣人不自明,故能明彰。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

就在于古人的价值观。古人认为,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自然会受到天地的掌控。而天地,就是最完美,最理想的管理者。只有效法天地,才能够真正地将万物管理好。

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大自然的力量,才是最无穷的。人类的科技就算是再发达,也完全比不上大自然的力量。

【推古验今】

之所以会花这么大的篇幅,来讲解古人的价值观,就是在于方便接下来对整个《六韬》的讲解。

如果不能够理解古人的思想来源是什么,对于很多的主张,就会形成误解。

例如很多人对于老子的误解,总说他主张愚民,主张什么事情都不做。

例如很多人对于鬼谷子的误解,说他喜欢搞权谋,是心术不正。

实际上,不管是老子、鬼谷子,以及其他的先贤,都是秉持着一颗仁爱天下的心,来发表他们的主张。

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理解这样的思想,有什么作用呢?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形势,即利用天地的力量。

这并不是什么玄学,或者是宗教。

从小的方面来说,尽可能地按照自然规律去作息,早点休息,早点起床,则能够保证一个较为健康的身体。有了健康的身体,则能够有足够的精神去完成工作,去更好地生活。

从大的方面来说,以对天地的理解,进而产生出治理团队,治理公司的思想,进而将团队,将公司管理好。

这些对于个人来说,都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的。

那么,具体该如何去做到呢?

下一篇文章继续讲解。

【经典原文】

文王问太公曰:“圣人何守?”

太公曰:“何忧何啬,万物皆得。政之所施,莫知其化;时之所在,莫知其移。圣人守此而万物化,何穷之有,终而复始。优而游之,展转求之;求而得之,不可不藏;既以藏之,不可不行;既以行之,勿复明之。夫天地不自明,故能长生;圣人不自明,故能明彰。

“古之圣人聚人而为家,聚家而为国,聚国而为天下;分封贤人以为万国,命之曰大纪。陈其政教,顺其民俗;群曲化直,变于形容;万国不通,各乐其所;人爱其上,命之曰大定。呜呼!圣人务静之,贤人务正之,愚人不能正,故与人争;上劳则刑繁,刑繁则民忧,民忧则流亡。上下不安其生,累世不休,命之曰大失。

“天下之人如流水,障之则止。启之则行,静之则清。呜呼!神哉!圣人见其所始,则知其所终。”

文王曰:“静之奈何?”

太公曰:“天有常形,民有常生,与天下共其生而天静矣。太上因之,其次化之。夫民化而从政,是以天无为而成事,民无与而自富,此圣人之德也。”文王曰:“公言乃协予怀,夙夜念之不忘,以用为常。”

【触类旁通】

姜太公教你分析天下形势,运用形势,抓住时机 | 《六韬》管理之道

【欢迎关注】

历史使人明智,经典使人通达。领略历史魅力,感悟先贤智慧。

欢迎搜索公众号:稽圣

ID:jishengwh

进行关注,欢迎转发、在看、收藏。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为之治,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是完美的秩序 | 《六韬》管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