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将至:双减之后第一次大考

      期中考试将至,生死未卜!

      响应政策,不让孩子参加辅导班的家长最为忐忑。倘若成绩下滑,会不会动摇其最初的决定?倘若成绩不变,是否会坚定其信念?

    纵使政策喊得多响,依然故我让孩子上辅导班的家长会怎么想?倘若成绩不变,是否动摇其坚守的决心?倘若成绩上升,是否暗自庆幸?

    虽然说,一次考试不能说明什么,但是这次考试估计最让家长纠结!

    其实,成绩背后有太多影响因素,这样简单归因实在太过简单。但是,时间节点的敏感,自然让人敏感。

      我特别期待有人去做个研究,能控制好其他无关变量,单纯将“参加辅导班”作为自变量,研究一下是否带来学习成绩这一“因变量”的变化。这样就能让老百姓清楚地看到:自己化的钱到底冤不冤枉。倘若这一研究结果出来,最起码可以获得中国版诺贝尔奖。

      还有一个研究我也很期待,追踪一批孩子,控制好其他无关变量,看看未来的成功和幸福多大程度上来自学习成绩,多大程度来自非成绩因素。这样一个研究成果,更让家长明白我要多大程度上在乎学习成绩?除了成绩之外,是否还有一些值得我们教育投入的?

    也看到过类似“哈佛大学追踪多少年研究决定一生幸福……”之类的文章,文化差异的存在,有些结论也不能随便采用。我们为啥没有这样的研究呢?我们的科研体制是否可以远视一点呢?如果国家层面没有做到,是否有些大佬的基金会可以投资研究这一现象呢?

    哎!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看到!

曙光

刘启辉,青岛理工大学社工系副教授,先后出版畅销书《其实你不懂孩子》《学习好其实并不难》。

你可能感兴趣的:(期中考试将至:双减之后第一次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