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费老的《乡土中国》

读完《乡土中国》,再翻回第一章的“乡土本色”,我认为乡土本色应该与土地有着莫大的联系。“乡土本色”可以理解为是乡村社会和土地的联系,尤其是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国自古是大陆文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在大地上探索,他们俯身躬耕大地,种植农作物,生产农具,发展农业,不断和土地打交道,潜移默化中我们的历史文明,我们的秉性就和泥土分不开了。

土地不但给予了人生存空间,也使得人得以创造生存需要。与此同时,它也影响着人的方方面面,是推动人进化演变的无形力量。土地需要千百万年来的积累,具有较为一定的稳定性。人们受益于这一特性同时也被它困扰,受它局限。土地的稳定性让人们可以长期依赖于某一块土地来满足生存,不需要变动,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人的流动性大大减弱。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发展空间会逐步受限,视野也会逐渐变得狭隘,长此以久会形成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显性出民族普遍的特质。若不是经历大动荡、大变革,这种模式将会固化,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费老讲的乡土中国是20世纪初的乡村社会,那时中国的政治正经历着大挑战,主导的上层建筑发生巨大变化,然而占主要的经济成分仍是封建的、传统的,无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在乡村社会更是如此,还是以传统的、落后的农业维系基本生活。

费老说的“差序格局”与这也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人类为了在自然界中生存,不得不选择群居,选择合作,然后有了氏族,有了部落,后来发展成为了乡村国家。人们在一块块肥沃的土地上聚居,产生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后来发展商业,私有制产生,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多样,但在当时很长一段时间土地仍然在乡村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土地的稳定性束缚了人类的流动,造成乡村社会外部的孤立、隔膜和内部的紧密联系,呈现同质性。乡村社会孤立性和同质性结合,形成了中国独有的血缘家庭观,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团体格局的差序格局。来看中国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由“己”为中心一个个推出去,不断增加私人关系,形成一个个由私人关系构成的网络,像水波一样圈出影响的范围,也就是社会关系的范围。在差序格局中,人与人之间有亲疏、辈分、差次,这孕育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社会稳定、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说到社会治理,中国的乡村社会偏向于人治的社会。在一个乡村中,总会有一些意见领袖,乡绅、家长、族长等等,他们的思想观念会成为行为的标准和规范,当这样的行为普遍被集体接受和认同,便会成为社会的公序良俗,再经由代代传承,逐渐被认为是传统,社会累积的经验,便产生了所谓的礼治秩序。

但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性质的改变,我们可以看到主要靠血缘关系支撑的传统礼治秩序难以维系,我们寻求了一种新的治理模式来适应从血缘结合转变地缘结合的社会,法治。法治不是仅仅依赖人治,更多的是靠国家权力强制推行,是一种明确成文的规定,不同于礼治的主动性,它是一种由外而内的约束。相较于礼治,法治更具有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法治社会恰恰是社会变迁的产物,而礼因为它是传统,依赖人去传承便难以适应在社会变迁维系礼治社会的稳定运行,但是礼治不会消失,它在社会治理中仍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法治产生于礼治,优于礼治。礼治是法治的补充,法治是礼治的完善。

费老研究的乡村社会已经过去一个世纪,其中的观点难免陈旧,不再适应当下,它是当时环境下一个实践者、优秀学者对乡村社会的窥探,不乏有偏僻入里的分析,它揭示的道理到今天仍有巨大的借鉴意义。文字下乡的举例,可以类比现如今的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解决方法是相通的,我们需要唤醒乡村对文字的需要和使用,文字才能做到真正下乡,同样,乡村建设能激发居民的需求,并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居民才会真正成为乡村建设的参与者和维持者,让乡村建设成为常态、连续,成为一件居民自觉、主动的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费老的《乡土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