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读后感

隔离这几天,阅读了当代作家徐则臣的《北上》。故事从一名意大利人保罗迪马克,以文化考察的方式,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的故事展开。

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义和团扶清灭洋时期,意大利人小保罗名义上是考察大运河,实则寻找弟弟马福德,这其中就牵扯出了翻译谢平遥,厨子邵常来,保镖孙过程等一打票人。

保罗迪马克最终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弟弟,中途受伤,伤口感染,染上破伤风等死在北上的路上。

小波罗在弥留之际把自己身边的照相机、罗盘、日记等分给了和他一起北上的人,这些东西就成了串起后面故事的线索。

后面是百年之后这些被牵扯进去的家族变迁,以及和大运河割舍不清的关系。

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小波罗,而是他的弟弟马福德和秦如玉之间的爱情,跨越民族、语言、仇恨等障碍。

为了爱情,马福德,一个意大利人,在中国北方人人痛恨洋人的环境下,隐姓埋名,几十年从不提思乡之情,努力让自己变得像一个中国人,终于在运河边上繁衍生息。

故事的高潮,秦如玉被日本人杀害,五十多岁的马福德找到当年埋下的手枪和子弹,把整个日本小队团灭。

看到这里,我哭了,我已经好多年没有哭过,为马福德而哭,为秦如玉而哭,也为我自己而哭,如果我是马福德,我会像他那样吗?我不知道。

这本书通过北上,介绍了运河沿路各个地方的历史、人物、兴衰、在运河的位置和作用,让我对京杭大运河当年的盛况以及历史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大水汤汤,溯流北上,该小说力图跨越运河的历史时空,探究普通国人与中国的关系、知识分子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探讨大运河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地理、文化以及世道人心变迁的重要影响,写出一百年来大运河的精神图谱和一个民族的旧邦新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上》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