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现在生活压力剧增,很多夫妻生完孩子后都会直接奔赴职场。
老人帮忙带娃,似乎成了社会约定俗成的事情。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随迁老人近1800万,大约是全国流动人口的7.2%。
其中大约有50%的老人,是专门“漂”来帮子女带娃的。
虽然有老人帮助带娃是好事,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年轻夫妻的压力。
但是宝妈们要注意,这些老人真的不适合带孩子,不但不能把孩子照顾好,反而伤娃又伤己,家长也会麻烦不断。
1. 对孩子限制过多
每个老人都疼爱自己的孙子、孙女,都希望给他们最好的爱。
但是年纪大的老人由于自身的原因,在孩子玩闹的时候无法保证孩子的人身安全,就会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
因为怕磕着碰着,总是不让孩子做这,也不让孩子碰那,阻止孩子的探索行为,泯灭了孩子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创新精神,也会让孩子变得胆小、羞怯。
2. 喜欢宅、缺乏活力
孩子三岁前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这类孩子来讲,正是需要语言的启蒙和锻炼。
如果带孩子的老人缺乏活力,很少和孩子进行交谈,整天宅在家里,看着孩子自己玩耍。
甚至是把电视打开,让孩子随意看,自己做一些别的事。就算带孩子出门也只会去楼下遛弯。
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新鲜事物,无法扩大社交圈子寻找更多的小伙伴,这会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和性格的发展。
3. 封建迷信
有些老人的迷信思想比较严重,孩子生病了不想着赶紧看医生,偏偏听信一些封建偏方,不仅耽误孩子病情,有些甚至还会威胁到孩子生命。
曾经就有一个奶奶,说自己两个月大的孙子命里缺金,把自己的金戒指塞孩子嘴里,结果孩子一下子吞了下去,差点把命都丢了。
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什么“用钱”给孩子洗澡、宝宝发烧得喝“符水”驱鬼、还有一些土方法。
这些方法有时候会对孩子产生非常严重的伤害,而老人还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4. 不听人劝、喜欢用零食来哄孩子
不懂变通的老人,心里都有一套育儿方法,虽然这些方法可能是过时了,不科学的,但是他们不听晚辈的建议,一意孤行。
比如说宝妈嘱咐不能给孩子吃零食,可是老人转身就偷偷给孩子零食吃。
孩子哭了闹了给零食,孩子不听话给零食,总之只要能用零食解决的问题绝不用其它方法。
甚至还会要求孩子不要告诉爸爸妈妈,教孩子撒谎或者帮孩子一起撒谎。
老人的这种行为长此以往下去,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同时会让孩子觉得撒谎不是严重的问题,无法正确认识撒谎的害处,不利于孩子今后性格的全面发展。
另外,把孩子交给这样不听劝告的老人带,在日常沟通中很容易起争执,引发家庭矛盾。
5. 追着喂饭
老旧的观念里,孩子白白胖胖的才最好。
所以一些老人总是担心孩子吃不饱,当孩子不想吃了,还追着孩子喂,威迫利诱,用零食哄、用语言威胁、用动画片引诱等。
甚至会趁孩子玩的特别开心的时候,不注意就塞一口吃的。在他们看来,只有这种时候,孩子才不会抗拒,塞一个,孩子就会吃一个。
实际上这个小动作非常容易破坏孩子的注意力发展。有些孩子的注意力总是无法集中,就跟他小时候一点一滴的这种“被打扰”有关系。
6. 帮孩子推卸责任
孩子撞在桌子摔倒了,老人赶紧将哇哇大哭的孩子抱起来:“打它,桌子不乖,撞到宝宝,打它……”
这样的场景如果经常发生,长此以往会让孩子是非不分,长大后,往往将自己的失误和过错推到客观环境或者别人身上,这样的孩子,不善于自我总结和纠正,也终究会变得自欺欺人。
7. 身体素质比较差
患有身体疾病的老人也不适合带孩子。
一方面带娃是个体力活,孩子小时候自理能力差,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顾,等到长大一点,又开始调皮捣蛋,身体不好的老人经不起这般折腾。
另外一方面,小孩子抵抗力比较弱,很容易被大人身上携带的病菌感染,老人带孩子难免会和孩子一同吃饭,就会通过食物把病菌传递给孩子,增加孩子患病的风险。
8. 听力差
一般老年人到了60、70岁时,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听力下降。
如果带孩子的老人听力特别不好,孩子和老人说话的时候就会得不到回应,或者是必须大喊着对老人说话。
这很容易让孩子出现两个极端:要么是在自己得不到回应后自尊心受挫开始排斥说话;要么是在每次的大喊中形成暴脾气。
另外,这类老人在听收音机或看电视的时候,为了听到声音需要把声音调的很大,孩子长期在他们的身边,很容易变得听力衰弱。
虽然,很多老人放弃自己的晚年悠闲生活来帮我们带孩子,实在是很不容易,我们要心存感恩。
但如果你家老人是这几种,父母一定要慎重,毕竟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