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我被骗子亲密盯上

作者:张利红

图片发自App

题记:世界上最真心的人是骗子、因为只有骗子是真心骗你的。


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文中真实姓名地址抹去,手机号用省略号……代替。

(1)

2018年11月8日,闭门单位坐,电话天上来。

一个女人的声音,她问:“你是某某某吗?”

“嗯,是。”

“你们单位电话是多少?”

“不知。”

“你怎么会不知道单位电话呢?”女人说。

“真的不知道,平时联系都是用小号。”

“是这样的,你的信用卡欠我们银行十万块钱……”

“啊!你说啥,再说一遍。”我说。

“你的信用卡欠我们银行十万块钱……”女人又说了一遍。

我大怒:“我根本就没用过信用卡,怎么会欠你们的钱?以后不要再给我打电话了!!!”

啪,我直接把对方按掉了。

说实在的,这一年我根本就没有用过信用卡,前些年办过也用过,但是已经注销过了。

同事们见我着急发火,他们都说,这肯定是个骗子,别搭理她。我也认为这是个诈骗电话,可是心里还是很不爽。我细细地回忆我的信用卡何年何月注销的,又会在哪里出现漏洞?怎么可能透支十万呢?透支额度也达不到呀。

过了一会儿,电话铃又响了。

不接,直接打入黑名单。

又过了一会儿,电话铃又一次响了,还是那个地址,换了个号码。

不接,还是直接打入黑名单。

一次又一次地打入黑名单,一次又一次地换号码给我打。

“我跟你们说,我的信用卡已经注销过了,不可能欠十万块钱的,别再给我打电话了,好吗?”我忍无可忍。

“……”对方说了一大堆,我没听清楚,也不想听清楚。

后来,他们不打电话了,改成了发短信。

图片发自App

(2)

12月7日
某某某:你名下信用卡账户已严重逾期,工作人员多次告知仍未处理,目前性质已发生重大转变,请于收到通知24小时内回电 (王,手机号:……)协商处理,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根据2018年12月1日出台信用卡新规后续会涉及处罚,请知悉!

接到短信时,我有些恐慌。我把短信给爱人念了一遍。爱人说,别搭理他们,你又没有信用卡,你怕啥?话虽这样说,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我还是有些恐慌。

爱人急了,说:“你这种人,最容易上当了。”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是的,一个高明的骗子往往都是一个心理学大师,他们会利用人类心理上的弱点来骗人。

恐慌是上当的第一步。

行为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情绪一旦被他人调动,尤其是达到难以自控的程度,就很容易被他人利用,从而掉入别人提前设计好的陷阱。

尽管骗局漏洞百出,一旦一个人陷入恐慌之中,就会慌不择路,失去理智。没有理智,就没有判断力,就会听人安排,受人摆布。在电视上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一位老教授把自己一生的积蓄三百多万,打入了骗子的账户。

乞讨的骗子利用的是人的同情心。假扮和尚的骗子利用的是人的虔诚心。借领导或老师的名义借钱的骗子,也是利用人们特定的心理和情感……

想到这,我就不慌了。骗子的招数这么低级,还这么过时,我为什么要恐慌呢?

给大家讲一个网上的笑话:昨天,中午我收到一条短信:请将钱打入这个账号XXX。半个小时后我回:已打入五千元,请查收。第二天,我收到:“都跑银行三趟了,你这个骗子”。

(3)

我不搭理骗子,不代表骗子就不搭理我。我已经被骗子钟情,并亲密盯上了。短信继续发来。

12月13日
【上门通知】
某某某,信诈一案取证完毕,公安锁定嫌疑人最近活动轨迹,将有接案民警监视居住、上门执法!家人切勿包庇,干扰司法公正!如需撤案请致电手机号::……

这是恐吓。

12月19日
【调解通知】某某某,银行欠款诉前开放部分减免政策,减免所有息费并取消“黑名单” 详询:王,手机号:……

这是利诱。

12月20日
某某某, 关于你信诈一案即将开庭处理。来电可协商减免处理【本金】详询:王,手机号:……

这是哄骗。

12月22日
某某某,名下欠款103654元一案,公审文书正式移交至某某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刑事报案,请在48小时内带上本人身份证明签署文件,刑事案件一经背负终身不予消除,如在24小时内回电处理好款项可不予追究!
李主任,手机号:……

这是恐吓加哄骗。

12月27日
某某某,你好!浦发息费全免,还款本金:68497元,目前仅剩最后三个减免名额,减免通道关闭后账户将正常收取息费!详询:李手机号:……

这是哄骗。

12月28日
【永久取消减免通知】某某某,鉴于你未在12月27日之前致电申请减免政策。拒不偿还欠款,态度恶劣,情节严重。现郑重警告,请于2018年12月29日下午18点前主动申请,届时你名下银行信用卡终身无法申请减免政策,延误将纳入“老赖”名单不予消除,并全网通缉!详询:王,手机号……

这是恐吓。

12月30日
某某某,银行信用卡欠款,现归还本金即可销卡结案,如有特大困难可申请分期政策,详询,手机号:……(王主任)

这是哄骗,骗子似乎在低声下气地求人上当。

这些短信是连哄带吓。胆小的可能会扛不住吧。期间,爱人说:“让我给他们回个电话,骂他们一顿,给你出出气。”

我说:“不要,说不定你一回电话,对方就是一个‘吸费’电话呢。”

骗人是骗人者的专业,在这方面他们是专家里手,别和他们较劲儿,真较劲儿的话,还真不是他们的对手。他们会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的武器来对付你一个手无寸铁的白丁。更何况他们往往是一个团队,而你只是孤军奋战。

所以,静观其变,不予理睬。

到今天为止,没有再接到骗子的短信,也许骗子已经对我失望了吧。

图片发自App

(4)

除了刚才我所说的骗子利用控制人的情绪来使人上当外,骗子还会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利用“托”来骗人,或者利用“隐形的托”,比如暗示给顾客,这种商品很畅销,很多人都买了。

还有许多骗子是很美好,很柔弱的女孩儿。比如,这些女孩儿会敲开你家的门,向你推销一些并不好,或者根本就不需要的物品,许多男主人会慷慨解囊。心理学调查表明,与同性相比,人们对异性的话往往更加深信不疑。柔弱的女孩,更能激发异性的保护欲和同情心。

骗子还会利用人的迷信心理,如迷信潜规则,迷信风水,迷信秘方等使人落入陷阱。

以前,我总认为只要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人也不可能一夜暴富,不贪心,不占小便宜,就不会上当。现在看来没有那么简单,骗子的招数在不断地变化。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骗子的招数防不胜防。

生活中有许多人大大小小,多多少少地都有被骗的经历。

有人说:傻子太多,骗子都不够用了。

为什么如此?

追根溯源是文化教育出了问题。父母喜欢听话的孩子,老师给学生灌输知识,领导喜欢服从的下属等等,导致人们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质疑的精神。用我们的土话说:有好些人都是被“缺”精了。

既然是骗,一定有假,一定有漏洞。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控制情绪,拒绝被忽悠;要学会揣测骗子的目的,也许骗子的手段很高明,但是骗子的目的往往很单一;要学会怀疑,辨析信息的真伪。

远离骗子,生活更美好!

图片发自App

作者单位:河南省获嘉县教师进修学校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我被骗子亲密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