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课堂《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书评

你有自己的意见吗?


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中,每时每刻都在认识和改造着这个世界。我们的每一个行动,每一个想法,都需要我们去给出自己的意见。这一点在面试当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当你去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会问你很多问题:对一个社会现象,你是怎么看的?对某个领域存在的问题,你的意见是什么?对于你之前的经历,你自己是怎么看的?未来你打算怎么开展你的工作?其实这些问题的本质都是一个,那就是通过你所表达的意见来判断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了解你的思维方式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所以你的意见决定了你的思维高度,也决定了你的与众不同。如果你只是人云亦云,凭感觉凭直觉来发表意见的话,那么你的意见可能会很片面、狭隘、甚至是错误。而如果你对问题经过独立审慎地思考,你就能够全面、客观、深入、系统的看待问题,那么你给出的意见就是有理有据的批判性意见。这种独立思考的方式就是我们应该具备的批判性思维。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这本书就是要告诉我们如何利用批判性思维去建立自我意见。

首先,要会深入地理解问题。当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不要仅凭经验和直觉去急于下结论,而应该先把问题搞清楚。多问几个为什么,把这个问题涉及到的各个方面都列出来,看看是否有遗漏,搞清楚那些是已知的,那些是未知的,找到相关的事实材料,经过认真的分析综合整理之后,再做出自己的判断,提出自己的意见。

其次,要学会扩展你的观点。对一个问题要会从不同的视角去分析。站在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站在独立第三者的角度,能更全面的看到问题的多个方面,通过别人的视角能看到被自己忽略的方面,从而拓宽你的认识边界,让你的观点更客观,更全面。

再次,要会看到问题的本质,找到真正的原因。这一点是最难的,因为这需要你在全面、深入地了解了问题之后,看到问题的本质,推测可能导致的结果,然而给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如果不能看到问题的本质,那么我们的意见就有可能误导行动,产生不良的后果。但是这个辨析的过程恰恰是很难的。因为我们常常会混淆一些概念的含义,出现概念的误用,会误把问题的表现当成了问题的原因,会把表面看似天经地义实则没有根据的结论当作事实。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常常会在错综复杂的问题当中迷失,会在各种冲突的观念中摇摆,而能否拨开层层迷雾,理清头绪,辨明是非,考验的就是思维的功力了。

最后,培养批判性思维关键的一点,还要善于发现问题。我们生活在这个常识世界里,经常看到听到的都是一些已经固定下来的结论。比如习俗、道德、经验等等,它们的外在表现就是给你一些既定的说法和做法,比如我们很容易对一些事物形成一种刻板印象,然后给它贴一个标签,做出一种绝对的或是或非的评价。有的时候无意之间我们就把一些事物看成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恰恰是这些容易被我们认为是事实的东西,其实往往是某种偏见甚至是谬论。这其中就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重新发现和思考。

我们中国的学生特别缺乏这样一种发现问题的能力,特别容易迷信权威,轻易接收流传下来的经验结论,比如很多人会认为圣人说的话就是真理,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就是好的,发达国家的做法都是先进的等等,但是很少有人能真正用批判性的思维去察觉到问题,发现问题。

这一点也是我自己身上所欠缺的,对很多事情更多的是去接受,很少能看到其中的问题。当然,要做到发现问题也需要一定的积累。只有积累了一定程度的背景知识,对问题所涉及的基本内容有过思考,才有可能看到真正的问题所在,而不是在还没有弄懂别人意见的时候去盲目质疑。

质疑是独立思考的第一步,要提出自己的意见还需要通过自己的辨析得出有理有据的论证,用事实说话,用客观的论证说话,才可能让自己的意见能站得住脚。我们不一定要把自己的意见树立成权威,去声称自己掌握了绝对真理,但我们可以提出相对客观、全面、深刻的“自己的意见”,向这个世界表明“自己的态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主编课堂《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