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帮玩具找到家

梅子青转紫

近段时间,我常到小班年级巡视,总会发现游戏活动结束后墙角边、桌子底下被小朋友遗落了好多玩具,目睹老师们日常工作很辛苦,一直在提醒孩子们要把掉在地上的东西捡起来,可效果不佳。老师们反映许多孩子提醒时会捡捡,玩高兴了又不管不顾,不是把玩具丢在角落旮沓,就是把玩具收放得乱七八糟,需要老师再次整理。如何让小班幼儿养成玩了玩具后主动收拾整理玩具的好习惯呢?

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宝贝,越小的孩子家长担心他们不会做或者做不好,也就直接代劳了。在家里,孩子玩过玩具后,比较乱,家长一般就是自己着急收拾整理,尤其是老年人带娃。时间一长,孩子就会认为“玩玩具是我的事,收拾玩具就是大人的事了”。

孩子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收拾整理玩具时通常会发生“乱放”的现象,主要有两种可能:一是没有养成习惯,二是幼儿不了解分类的概念,他们不知道该怎样整理,不知道同类型玩具应该放在一起。作为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幼儿的错误,而是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采用幼儿乐于接受的方法来引导。如刚入园的孩子,他们对新环境充满了好奇,玩具也和家里的不一样,所以特别喜欢玩玩具,但是又没有收拾整理玩具的意识,孩子们玩过玩具后,教室里一片狼籍。这时候如果你让他收拾玩具,他根本不知道收拾是什么意思,因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从没有说过让他收拾什么。这时候你要有耐心,亲切地说:“孩子们,请你们学老师的样子,咱们一起来把玩具送回家去,玩具如果找不到家他们会很伤心的。”因为孩子刚入园,他们都有想回家的心情,有了自己的亲身体验,非常乐意并积极地效仿老师,把玩具放回到玩具筐内。

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孩子最为兴奋的事情就是扔玩具,对于较小的孩子而言,你只提醒不要乱扔玩具是无济于事的。记得有一次,小朋友乱扔玩具后,我捡起地上的一个雪花片放在耳边听听,又捡起一块积木放到耳边听听,孩子们对我的举动非常好奇,就跑到我跟前问我:“老师,你在听什么?”我神秘地说:“我在听玩具说话。”“是吗?我也听听。”孩子们越发好奇了,“老师,我怎么听不到啊?”“老师,我也听不到”。我再一次神秘地说:“知道你们为什么听不到它们说话吗?你们想知道玩具和老师说什么了吗?”孩子们都瞪大眼睛看着我,“玩具说,你们都不爱护它,还乱扔,摔得它很疼,它不想理你们,也不和你们说话,所以你们才听不到呢。它让我告诉小朋友们,以后玩的时候不要再乱扔了,谁要爱护它,它就和谁做朋友。”“噢”孩子们像明白了什么,这个说:“我再不扔玩具了”那个说:“我把玩具捡起来。”“我也把玩具捡起来。”“我要把玩具送回家。”不用我说话,孩子们一会的功夫就把玩具捡干净,收拾整齐了。

我们不仅要耐心引导,还要将枯燥的捡玩具,收拾玩具设计成让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在活动中,对表现突出的孩子要及时表扬,对表现欠佳的孩子要及时提醒,从而让孩子加深印象,慢慢形成意识,有了意识后,还要反复训练。孩子每天在园几小时,我们都要善于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游戏,一点一滴的渗透和强化。老师在组织幼儿收拾整理玩具时,需要仔细讲解示范,通过一个个的活动,再加上手把手,不厌其烦的说,才能让孩子在反复训练中形成习惯。只有通过不断强化,不断积累,结合教师的严格要求,才能让幼儿做到持之以恒。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作为教师应时刻记住“身教重于言教”。如果让孩子养成主动收拾整理玩具的习惯,教师就要做到,东西不能乱放,用过的教材教具要放回原处,见到地上有玩具也要主动捡起来,要保持教室的整洁干净。什么物品放在什么地方,要给孩子形成概念,时间久了,孩子就知道把物品放回原处了,如果一件物品今天放这儿,明天又放那儿,即使孩子能够主动收拾,因为不知道放哪儿也会放弃收拾了。良好的环境氛围是习惯养成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努力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才有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强行要求,也不能像骡子一样默默地自己单干,一定要给孩子充足的时间,收玩具讲方法,孩子受益,我们轻松。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帮玩具找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