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第三封共读

2022.7.20 周三 阴

       昨晚上环湖步行,边走边听第三封信的共读,故意把耳机音量调到最大,让自己相忘于“江湖”,沉溺于精彩观念。特别惊异于参与讨论的孩子们的思维敏捷以及他们在最好的年龄遇到了魏老师这样高水平的人生导师,更羡慕魏老师的强大理论功底和博览群书样态的生活,从小就知道自己要什么,虽然也走弯路,但毕竟比我们不知道路在哪里要好很多。回首自己的生活,极少量的阅读导致了生活的乏味与贫瘠,还好虽晚也遇到了,也是一种幸运。此时的心境就是“小人物必须沉默”,在伟大崇高的事务面前,我们能够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在魏老师面前,我感受到的是一种灵魂的醍醐灌顶。

      成功:每个时代的人们都在追求成功,苏格拉底时代也是如此,但他是不被待见的,苏格拉底之死是西方哲学史上非常重大的事件。苏格拉底和里尔克在人群中是少数派,多数人都是追求一种成功。成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一个人足够努力,坚持的足够久,成功是不难的,难的是理解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到底是为了什么。人生在世不是为了成功,而是感受与体验,不管是日出与日落,知识的魅力,或者人性当中的至美至善,这代表了对生活的另外一种理解。这种理解与成功并不矛盾,他是一种更深邃的理解。但会让我们的生命变得多元,有弹性,哪怕在失败时对生命生活有一种信心,乃至于信仰。一个糟糕的社会肯定是一个极化的世界,一个好世界一定是丰富的,有弹性的,人与人之间的追求一定是不一样的。今天读里尔克是一种浪费时间的事,但里尔克对人的影响特别大,因为影响大,所以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

       回顾:第一封信里尔克讲,如果你要成为一名诗人,你就必须向内看,感受到孤独,在孤独中回到自身,重新向原人样的练习语言,然后才能够发出你的声音,而不是别人的声音。社会上取得的任何成功不一定是你自己。第二封信中,里尔克讲,你要警惕暗嘲,某种程度讲,暗嘲会变成一种存在样态,所以我们要防止生命变得轻浮,油滑,不要这种暗嘲支配你成为你生命的主导,最终没有办法走向生命的深处。真正能把你带往生命深处的是永远是崇高伟大的东西,而崇高伟大的东西从古到今是有传统的,亲近伟大的事务,不管是人还是事务或者作品,当你变得丰富,而又创造性时,就可以驾驭暗嘲,此时的暗嘲会丰富你的语言,丰富你的存在。因此,亲近一些伟大的作品是非常重要的。理想的人生是怎样的,在还不识字时你就能听到伟大的声音,包括绘本,在小学阶段,读到人类最好的童话,潜意识会被它变得丰富润泽。如果一个人只听到大喇叭,只听到某一种东西,生命就会变得脆弱没有弹性,整个的人也会变得暴躁,易怒。五年级后的青春期,我们要亲近一些伟大的人物,比如读一些传记,亲近一些经典传记,亲近一些有关人类的哲学、心理学等人类最根本的洞见。人类最根本的洞见一般与我们的存在相关,如哲学中关于生命意义的讨论,关于知识本性的讨论,再比如心理学里面佛洛姆关于爱的艺术,关于爱的本质的讨论,再比如马斯洛关于需要的讨论,我们的需要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构,这样一些伟大经典的作品,它里面包含的概念有可能把我们的生命带到足够远。因此,前面的两封信,里尔克都在讨论如何成为真正的诗人。

        启发:平时我们考虑该怎么做才是一个成功的人,而里尔克要讨论的是“我要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成为真正的自己,我的生命才处在绽放状态”。这二者不矛盾。平时在班上考个第一,以为自己就拥有了成功的人生,真正走向社会后,成功不难。一个人足够的努力,足够的坚持,成功是大概率事件。但一个人能够认识自己,这个很难,一定要东西给你引路,我们是被一些崇高伟大之物推着往前走,我们会被它刻写。因此里尔克的意义是丰富了我们自己,成败乃兵家之常事,成败不能够打到我们,决定我们,成功的背后有一种更深刻的滋养,这种滋养来自于书籍。

       文章梳理:这封信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讲到《尼尔·律内》这本书,讲到经典阅读或者叫根本书籍,第二部分讲到对评论的看法,第三部分讲到“性”的问题。

       第一部分解读:那是一部壮丽而深刻的书;越读越好像一切都在书中,从生命最轻妙的芬芳到它沉重的果实的厚味。这里没有一件事不能被我们去理解、领会、经验,以及在回忆的余韵中亲切地认识;没有一种体验是过于渺小的,就是很小的事件的开展都像是一个大的命运,并且这运命本身像是一块奇异的广大的织物,每条线都被一只无限温柔的手引来,排在另一条线的旁边,千百条互相持衡。你将要得到首次读这本书时的大幸福,通过无数意料不到的惊奇仿佛在一个新的梦里。可是我能够向你说,往后我们读这些书时永远是个惊讶者,它们永不能失去它们的魅力,连它们首次给予读者的童话的境界也不会失掉。 我们只在那些书中享受日深,感激日笃,观察更为明确而单纯,对于生的信仰更为深沉,在生活里也更幸福博大。

       如果我们把这本书换成《红楼没》,那么所讲内容仍旧适合,因此,本部分讲的就是经典带给我们的一种感觉。我们有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满足感。打游戏或者读刺激感官的书,我们也有一种满足感,但那是感官的刺激、表面的刺激。一旦刺激过后,没有办法带给你真正的东西。但经典的感觉不一样,经典的感觉是常读常新,随着成长,经典不断向你展示它新的一面。这是经典的好处。电影也一样,带给我们满足感,同时有一种空虚感,在电影结束时。自身在阅读和看电影中被塑造。比如在看《肖申克救赎》时,生命中某一部分被触动,这样的作品读多了就会有变化。经典的故事很少,美国大片特技很多,但好故事很少。

        第二部分解读: 顺便我劝你尽可能少读审美批评的文字,——它们多半是一偏之见,已经枯僵在没有生命的硬化中,毫无意义;

       里尔克为什么这么讲,魏老师说:“短尺不能量长物”。少年读红楼,老了以后还读红楼你不会厌倦,每一次读都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向你展开,这就是经典的丰富与深邃。为什么经典会向不同时代的你展开?小人物必须沉默,也就是我们与经典是有距离的,我们每成长一点,都会从经典中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最怕的是面对经典我们缺少必要的敬畏。大多数的评论家的水平远远赶不上作者,他在评论作者时会有很多的误读,因为他没有真正地理解,只有瞎说、讨论、从理论出发。这是伟大的作品的特点。

       魏老师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当经典读不懂时,因为没有人带领,选择读解释,这让自己走了近10年的弯路,很多解释是平庸之辈,特别是大学教授的解释,家里的书有很多书,包括唐宋元明清的鉴赏辞典,某一天,遇到了叶嘉莹的唐宋十七讲,突然顿悟,诗歌可以这样理解,整个的生命一下子就被冲击了。后来才知道叶嘉莹没那么厉害,他的老师顾遂很厉害,后来再发现王国维更厉害,《人间词话》已经讲到了崇高与优美,顺着他又看到了叔本华,康德,康德的小书《论崇高感与优美感》有五雷轰顶的感受。也终于知道什么样的书才是真正的好书。并不是说解读一定不好,而是说很难遇到顶尖级的解读者。如李长治讲李白,傅雷讲张爱玲,闻一多讲春江花月夜,那是非常好。好的评论本身也是作品,也是对话,这对审美能力的塑造非常重要。读传记要读名人名传,茨威格写的传记,还有心理学家写得传记,不是你写的谁的传记,而一定要看写传记的人是谁,写传记的人不厉害,那就不能把要写的这个人表达出来,他看到这个人的一些资料,但不能够理解这个人的灵魂,也就不能够表达出来。

       要特别在乎“大家小书”,也就是最厉害的人怎么用最通俗的语言写领域内的最核心知识。传记是这样,评论也是,大多数的评论都很扯。比如余光中对朱自清《春》的批判,虽有一点偏颇,但余光中是诗人,他的文字感觉很好,他的评判也是深邃的偏颇,也能够启发你,而一般的语文杂志上读的名师解读大半都是在证明朱自清写得有多好多好,其实他们压根不懂。短尺不能量长物。他们没有看到朱自清内在的矛盾性,只有高手才能看到,余光中能看到朱自清精神世界与生活的二元割裂,能看到朱自清散文里面的情欲,某种潜意识的折射,他也能看到朱自清散文为什么缺乏经典性。哪些是经典,哪些是幼稚,这非常厉害。每个国家有见地的批评家是少数,要想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就要筛选这少数人,然后读掉。盯紧他,努力把他所有东西汲取,化为自己的财富。不是说一概不能评论,有时评论很精彩,此时评论者的水平未必在作者之下,或者他的生命处在涌现的状态。真正理解领会作者很重要。——面对每个这样的说明、评论或导言,你要相信你自己和你的感觉;万一你错误了,你内在的生命自然的成长会慢慢地随时使你认识你的错误,把你引到另外一条路上。让你的判断力静静地发展,发展跟每个进步一样,是深深地从内心出来,既不能强迫,也不能催促。一切都是时至才能产生。教学中要反复研读文本,找到打动自己的地方,不能离作者的原意很远,自己的穿透力才出来。

        里尔克说,能计算时间,年月都无效,就是十年有时也等于虚无。艺术家是:不算,不数;像树木似地成熟,不勉强挤它的汁液,满怀信心地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也不担心后边没有夏天来到。夏天终归是会来的。但它只向着忍耐的人们走来;他们在这里,好像永恒总在他们面前,无忧无虑地寂静而广大。我天天学习,在我所感谢的痛苦中学习:“忍耐”是一切!今天家长抱怨孩子不努力学习,但是,对于一个有远见的人,努力只是一个标准配置,会让你获得某个层面的成功,但进入生命的深处,需要忍耐,在忍耐的过程中,要杜绝诱惑,尤其是成功的诱惑,别人掌声的诱惑,一个人知道自己要什么非常难,很多天赋很高的人都是在别人的掌声及世俗的成功中毁掉。很多时候的不成功就是一种成全。“最伟大的诗篇总写在破败的小旅馆”。关键是否专注,在正确的道路上有足够的忍耐。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痛苦与忍耐是现代人非常稀缺的品质,总是被很多东西干扰,确实一种纯粹与专注,缺少在某个领域里打穿打透的一种东西。克尔凯郭尔说,这条路上到处是成功的人,我要做的是召唤困难,而不是更容易些。我们不是从生活中划过。

       第三部分解读:关于“性”。道可道,非常道。我们总是用别人的语言在发言,我们也是在复制别人的思维。一切哲学家包括里尔克,对语言本身很警惕。语言是大众思维的产物,当你发出自己的声音,你要用自己的语言。但别人的语言在哪里,怎么办,道可道非常道,必须用语言表达自己真正想表达的东西,一讲话就会用以前的词语,别人就会带入以前的理解,但这并不是你想说的,你想说的用这个词语没法概括。里尔克讲的东西很难用语言来概括,比如“性”跟“情欲”,他到底想讲什么。可以比喻为“空”与“色”。这里面的情欲可以比喻为佛教的色,与色互文。佛教里面的色不是情色,而是“现象”,这里面的情欲指生命里面的激情,不只是指性,更多的是饮食男女,指世俗生活。但性带有原动力,佛洛依德讲的性也不是那种狭义的性,是一种广义的性,生命原发的力量。情欲指粗糙的、狭隘的、无偿的激情,而不是原处的纯粹的性,比世俗更为本真,是一种理想,是一种源头的干净洁净。当然情欲也很重要,狭义上理解,感情产生感情,一定有情欲的成分,贾宝玉与薛潘不一样。薛潘是粗俗的情欲,而贾宝玉更接近一种空。饮食男女,没有根本上的性,那种贾宝玉一般对爱的憧憬,那种纯粹,那种理想,那种干净、洁净,后面的情欲就是污浊的。两者必须整合。越是经典的作品越接近于性,越是通俗作品的越接近情欲。性更本真,情欲是临时的。性是博大的,纯洁的,是我们内心世界源源不断的力量的来源。 那里没有一个成熟而纯洁的性的世界,只有一个缺乏广泛的“人性”,而只限于“男性”的世界,人性是普遍的,跟男性不一样,男性指情欲、迷醉与不安。讲性,实在向前追溯,一定要有纯洁美好的东西,支撑着我们,给我们生命以力量和源泉,不至于堕落。在性与情欲之间不断保持平衡。

       现代人的特点是在情欲中沉沦,空虚也在于此。物欲横流就是情欲横流,物欲就是一种情欲,很难有真正深刻的醒悟,必须回到源头,回到伊甸园。伊甸园既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的理想国。纯粹很重要,今天参加中高考向要考高分,这种诉求本身没错,但不能止步于此,更要追求对学习的真正兴趣,对知识本质的真正把握。现在真正热爱的不是学习,而是学习的结果。人生因为片面、单调受到了限制,这是“无”与“有”之间的逻辑关系。真实的兴趣会把你带到足够远,意义感的追求要胜过对成功的追求,追求意义就是追求幸福,在情欲横流物欲横流中保持边界,让我们在世俗社会中更容易成功,是事情的成功。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交给命运,每一天的此时此刻不焦虑,始终在无止境的成长。朝闻道夕死可矣。古人早就明白了。人生的快乐不能总有比人定义,需要自我定义。这是里尔克表达的精髓。事实上,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多数人都浪费掉了。务必要守住本心、守住纯粹。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第三封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