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为你量身定制的“陷阱”

说来惭愧烧鹅近几年来很少进超市即使去也买了就走,前几天简单的逛了一下,发现了许多很有意思的产品,例如:

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据说是加入了膳食纤维的无糖可乐,号称可以“抑制脂肪吸收”面图中可以证明,喝这个贵一点的可乐竟然抑制了7%的血中中性脂肪吸收,当然了这只是宣称效果具体效果嘛就见仁见智了,而且价格也是为感人,约为普通可乐的1倍。

下面这两个就更厉害了“可以降血压的大麦茶”和“可以预防感冒的酸奶”

在淘宝上类似的产品销量颇高,这种看起来明显是“智商税”的产品虽然价格不菲但却颇受中国年轻人的追捧美其名曰:轻奢,这让我想到几年前挺流行“小资”这个词。

小资是“小资产阶级”的简称,意为向往西方思想生活,追求内心体验、物质和精神享受的人。茶余饭后我总能听见我妈一边翻着朋友圈一边感叹,“xxx活得真小资啊。”

现在听得倒是不太多了,但“轻奢”一词,似乎代替当初的“小资”,风靡开来。

最常见的一种态度:轻奢,不就是穷装嘛?明明是屌丝,非要拿着中产的消费装一把高富帅的逼。

这话也不能说全错。

确实是有人买了拍个照滤个镜po个朋友圈,然后就等着大家为这个价格不菲的逼点赞。

消费陷阱的重要一环就是造梦,而且要造比现实稍高,似乎踮一踮脚就唾手可得的梦。对于小资产阶级而言,表面上看到的金山银山既太遥远,也是所鄙夷和不屑的,而且也太易被复制,“没文化”。

想骗到小资产阶级,想要造出这样的梦境,一定要上升到一种文化气息。文化是无价的,文化产品却是有价的,而且在目前国内的消费环境来看,还是相对平价的。小

资产阶级消费得起,接触得到,颅内有接收点。

消费主义是如何伪造文化来欺骗年轻人的?

简单来说,就是先把消费和幸福快乐画等号,人们想要追求快乐,就必须消费一一这样就构成了消费文化,

我觉得消费文化是这样的:

现代社会的消费由物质消费变成了精神消费,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和服务中所蕴含的“意义”消费。

●购买商品或服务主要不是为了它的实用价值,而是为了寻找某种“感觉”,体验某种“意境”,追求某种“意义”。

●消费传播体现出“差异化”特点,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风格传播”突出。

●流动性越来越强,流行周期越来越短。大众传播不断创造出新的流行语和流行话题, 各种广告、公关和营销活动不断策划出新的符号和新的意义,把提供新的“概念”(消费意境)作为打开商品市场的主要手段。

●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特色。

人们总是倾向于甚至热衷于模仿上层阶级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就像中国古代那个“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故一样。

不是需求本身创造了消费,而是阶层攀比的心理激发了消费。 

这样的心理,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几十年里,被不断释放、放大,最终演变成了一股消费主义的滚滚洪流。 

记得我小时候,看课外读本之类的,经常会讲到中国人喜欢存款,还举例说正因为中国不像国外那么喜欢消费,所以经济发展没有别人快。 

但现在,我看到的新闻却几乎是相反的说法。 

2016年的新闻,还在强调“中国人均储蓄超4万元,为什么你还不敢花钱?” 

到了2017年底,变成了“中国人均存款才1.9万,钱都去哪了?”

与此相对应的是,居民人均贷款逐年攀升。

2017年,居民贷款已经在当年全部贷款中占比超过了50%,这还不包括那些乱七八糟的地下贷款。  事实上,这些年,我们的钱大部分都去了两个地方。   

一 是早买房。理由很简单,买到就是赚到。 

二 是高消费。理由更简单,买不起房,还不如好好享受。   

所以,我们看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不断上涨,亲眼见证一年又一年“双11”购物狂欢刷新的消费纪录。 

在这两个“无底洞”的不断吞噬下,许多年轻人实际上早已过上了入不敷出的生活,成为了传说中的“无产中产阶级”。

抵御消费文化诱惑的方法就是独立思考。

这个世界上,真正具有长久价值、最昂贵的奢侈品就是健康、时间和知识。

回过头来,其实是双十一是个很有意思、值得研究的事,阿里的CEO张勇说,双十一并不是特意策划的,可能几年前就是灵机一动,想着做个活动吧,就推出了这个。时至今日,其规模越做越大,搅动无数消费者和商家。

这里面,很多人本来没有消费需求,也被刺激着“要买点啥”,这是典型的羊群效应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消费主义为你量身定制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