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说恩怨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刚刚和爸妈通过电话,今天想聊一聊关于原生家庭和自己的事儿。


很多人谈起原生家庭,总免不了有抱怨。父母抱怨孩子叛逆不懂事,自己一片良苦用心白白付出;孩子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只会让自己懂事、听话。父母和孩子有时甚至恶语相向,家庭本该是一个温馨的避风港,为什么会沦为“针锋相对”的决斗场?


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童年和少年



童年:从自恋到依恋

一岁之前的婴儿没有“自己”这个概念,不知道桌子、电视这些外物是不属于自己的部分,这段时间里婴儿会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一岁到两岁的孩子渐渐知道外物、别人和自己的区别,两岁以后的孩子开始有自我意识。慢慢地,孩子逐步有了“对错”、“好坏”等感知,不过孩子一开始心理上有严重的“自恋”,会认为万事万物都是自己导致的。

这段时间最重要的是抚慰孩子,帮孩子解开心结。例如孩子尿床了,不应该责骂孩子,而应该安慰孩子,对孩子说“没关系”。孩子的泌尿系统没有发育完全,这件事完全不是他能控制的。可有些家长,不仅不安慰孩子,反而责怪孩子,增加孩子的负疚感。更有甚者,父母吵架时,对孩子说“都是因为你,我们才会吵架”。这样的情景会在孩子内心留下伤害,造成孩子的自卑,甚至埋下自我厌恶的种子。


依恋是指孩子从内心自发地建立对父母的亲密关系,这是孩子首次踏入关系的世界,孩子在丰富的互动中成长,得以学会与他人相处。自恋就像是一座座孤岛,不是你挤压我就是我挤压你;而依恋是从“我”转变为“我们”,孩子开始建立同理心、学会理解他人。



少年:从他律到自律,从他制到自制

少年时期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控制”,东方教育最爱给孩子灌输的一个思想就是“服从”。而且中国文化上也助长了这件事,所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或“棍棒底下出孝子”。中国的父母好像说什么都是对的,怎么管都有道理。有些父母最爱说的就是“听话,我都是为你好”。可孩子并不是天生就要听话的,孩子更应该听听这件事为什么是对的,而不是“因为我是你爸,所以这件事是对的,你必须听我的。”


他律他制自律自制的关键,就是父母慢慢学着放手,让孩子为自己的事情做主。孩子想报足球兴趣班,父母非逼着学钢琴,说这才全面发展,别总想着玩儿。孩子想去游乐场,父母非拉着孩子去博物馆,明明父母自己都不感兴趣。有些父母在控制孩子,却假借“爱你”之名。“控制”下的孩子也许表面服从,但一旦有能力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渴望逃脱束缚。他律他制的结果就是外在约束消失时,孩子会像断了线的风筝,走向放纵甚至堕落。很多原本刻苦的高中生到了大学就浑浑噩噩、虚度光阴,就是这个原因。


希望父母们反思反思,自己在意的到底是“控制”还是“教育”。


前两年有一部关于青少年的电影叫《狗十三》,与大家共勉。



聊聊自己:我如何接过自己的人生

同绝大多数中国孩子一样,我受教育于培养集体意识和他律的公立学校,以考上大学为终极目标。考上大学后,脱离他律的我虚度了我的大学时光,相信许多同龄人对这个背景都非常熟悉。这个背景是我聊原生家庭的前提。

在原生家庭,对自我的权利过渡是逐步、缓慢的,我记录其中转折式的几件小事。

1. 小时候(五六岁吧)在小爸家玩,弄坏了姐姐的玩具,被小爸骂之后一气之下决定趁他们不注意独自走回家。我小爸家离我家有10公里,当时这个距离在我脑海里是“没有概念的远”,不过小爸家和我家在一条主路的两端,我知道只要沿着这条大路一直走,总会到我家的。气头上的我抱着这个信念,丝毫不知道自己应该“害怕”。结局当然是没有成功,小爸在我还没走到一半的时候就找到了我,当时我还不理解他们找到我的时候为什么一副很“万幸”的样子。从这件事看我小时候是个冲动、勇敢的性格,与现在完全不同。

2. 高中加入校足球队,班主任怕影响学习想叫我的家长,又怕我阻挠,就骗我说“和父母聊聊”。我心想反正“自己最近没犯事儿”,把父母叫到学校,结果老师一通告状。我妈原本支持我加入校队的态度突然转变,当晚与我大吵一架,我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并在之后的几天住在小姑家。当时真的很生气,不仅因为老师骗了我,更因为我的父母选择相信老师而不是我。

后来我妈为了劝我回来,抽泣着说:“我跟你吵架是为了你好,方法不对是我的水平不行。”那是我印象中我妈第一次对我哭,后来我原谅了她。不过父母也从此走下神坛,再也不是全能的了。

3. 大学的时候,我和女友密谋了一次出国旅行(这是我第一次出国),我们每个月各自从生活费中留出200块作为旅游基金,偷偷办了护照。我们调查泰国的风土人情、注意事项,做了很多准备,最后决定暑假去泰国旅游十天。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一种“密谋”的色彩,但我还是在临行前告诉了我妈(我本来想显得自己很厉害)。她听到这个消息有点震惊,然后无奈地说:“你是真的翅膀硬了,这么大的事情都不跟我商量。” 那个时刻我觉得我妈在我心里“软了下去”,她表现出来的无力感让人心疼,我感到惭愧但不知道该说什么。虽然这次旅行主要是女朋友主导的,我并没有做太多决策,基本只是一个提行李的角色。但我依然觉得这无意中是一次证明——向父母证明我可以做自己的决定。此后,我开始慢慢接过我人生的主导权。

4.出国读研究生的时间里,我接触到了注重独立的西式教育。外国同学似乎理所当然地认为“只有自己能做自己的决定”、“父母是父母,我是我”,这样的文化差异起初给我很大的震撼,然后慢慢被我理解和接受。在东西方教育差别的巨大冲击下,我开始以另一种角度审视自己的成长历程,并开始规划自己将来的道路。回国之后,我感觉自己成为了自己真正的主人,自我人生的第一主导者。



我的父母也很努力

大约在我初三的时候,仿佛是一夜之间,我妈对我的称呼从小名变成了“宝贝”。我猜是她看了什么关于亲子教育的电视节目,可这来得太晚了,当时我已经快长到一米八了(记得当时特别怕我妈在同学面前叫我)。虽然有些别扭,但我并没有表现出来,我知道这是她某种形式的“小小努力”。

有次我和台湾的朋友闲聊,聊起网站上星座算命的事,大体上就是在网站上填生日、血型之类的,网站会给出最近运势。这个网站特别邪门,生日要精确到分钟。朋友问父母自己具体的出生时间,他们的父母都说忘了。我问了我妈,我妈想都没想就说“你啊,晚上十二点零五出生的”。朋友立刻向我投来羡慕的眼光...哈哈哈,这算是一个“小小爱意”吧。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虽然父母嘴上从来说不出口,但我知道他们非常爱我。

我爸出生于地主家庭,听其他长辈说我爸被“从小打到大”;我妈则来自农村家庭,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他们完全有理由以在中国非常普遍的两种方式控制我——“棍棒”或“苦情”,毕竟他们出身于这两种家庭,可是他们没有这样做。在中国,孩子到成人的身份转变往往伴随着很多痛苦。在我身上,对“自我”的权利过渡是比较顺利的,总的来说是“演进式”的而不是“革命式”的。我没有需要治愈的童年,也不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真是幸运。我好奇父母为什么没选择上一辈的教育方式,思来想去,大概因为他们受了教育以及他们是善良、赤诚的人吧。

原生家庭的影响当然也是有缺憾的,比如我现在都是一个无法顺畅表达爱意、对“让别人失望”缺乏承担的勇气和能力等等。但我对原生家庭教育是满意的,他们好好地把我培养成了一个“独立”的人。

最近微信新出了一个“拍一拍”的功能,在群里点击别人头像两次就可以拍一拍ta。我在我家的群里拍一拍爸妈,其实我是想拍拍他们的肩膀,说一声:“谢谢,你们做的很棒”。

欢迎大家关注我,祝大家周末愉快!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生家庭说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