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职业

父亲更换了很多的职业,车到山前必有路这句古话放到他身上就是车到山前自挖路,每条新路的开辟都是形势所逼,社会经济发展的浪潮所致,怪不得天怨不得人,父亲也是平淡静心接受,一次次从头开始,筚路蓝缕。

父亲的第一份职业是篾匠,三年学徒以后便自立门户,那时农业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农村,这是一份相当受人尊敬的职业。主家人亲自过来请,父亲告诉他轮到他家要还要多久。预定好了日子,到时父亲带工具上门,一日三餐都吃在主人家里,而主人也必定是好饭好菜招待!在当时,大家都认为这是可以干一辈子的好职业,一是会的人少,二是年轻人不大愿意学。其实这也为后来篾匠的没落打下了伏笔!

父亲的篾活手艺高,出师几年后便在附近几个村落声名远播,有一次父亲的师傅所在村里一户人家过来请父亲上门做篾活,父亲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不料在干活时,师傅竟怒气冲冲找了过来,“你这个不孝徒弟竟然跑过来抢师傅的饭碗!”父亲这才知道闯了祸,背起工具赶紧离开。以后再有师傅所在村里的人过来请,父亲都不会答应了。

图片发自App


05年我大学毕业,父亲已觉得篾活日少,隔三差五才有个活,也不需上门了,需要的人家过来打声招呼央求编个筐或者织个晒东西如圆匾。也就在这个时候,父亲思量着换个职业了。

恰好这个时候村里新建了一个小预制板厂,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挣了钱,都回来在家里盖新楼,因此预制板需求大。父亲年纪大了不能南下广东打工,因此进了多是他这个年纪的干活工人的预制板厂。一开始预制板厂机械化程度不高,很多活都需要人力来做,比如抬预制板上车,四个人或者六个人抬着预制板踉踉跄跄地上平板车,到了目的地,又得抬下来。父亲干篾活多年,没太多干活重体力活,因此一开始吃不大消,腰疼也是那时候埋下的祸根。不过父亲自然不肯承认干不了,每天咬牙坚持,后来预制板厂新增了吊葫芦等机械,人才轻松一点,父亲也每天上班,除非是家族有婚丧嫁娶等大事才请假一天帮忙干活。

这个时期的父亲每天早起先上田地里转转,回来吃完早饭去预制板厂。下午六点下班,又跑田地里看庄稼等,忙里又忙外!

15年左右,预制板厂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停时开。经济飞速发展,挣了大钱的农村人已不甘心住普通的老式楼房了,公寓式和别墅等楼房越来越多,新式楼房不需要预制板,父亲又一次感受到了经济对职业的冲击。

本家有一个洪爷爷,他干了一辈子的乡村大厨,厨技了得。别人家婚丧嫁娶做大酒席都来请他,过了古稀之年的洪爷爷也该退休了,因此想从本家的后辈中找一个接班人。年轻的叔叔们大多在外打工,只有我扎根农村的父亲是不二人选。因此父亲再一次更换职业,一是为形势所逼,二算是传承家族技艺。

父亲新置办了一套锅碗瓢盆刀叉斧等厨房用具,在洪爷爷的指导下开始了乡村大厨的新职业。这一职业对他来说确实太新,因为在此之前,父亲从没进厨房做过一顿饭菜!

得了真传的父亲承包了乡村的大酒席,请几个帮忙切菜,父亲则在几个大锅前如同艺术家,变换出可口的饭菜和乡人的大拇指称赞。同样在家里,逢年过节,忙活在厨房的人由奶奶换成了父亲,满足着一家人的味蕾!

图片发自App


经济是实实在在地发展,老百姓腰包是实实在在的饱满。有了钱的农村人已嫌在家里大操大办太麻烦,干脆去镇上或者县城订个酒店包个酒席,干脆利落。

乡村大厨这一职业是父亲职业生涯里最短暂的!

父亲最新的职业竟是画符看地的地师,农村还坚持土葬,又重风水。阴宅阳宅,招神驱鬼煞,花样程序繁多!有意思的是他从地师师傅那里拿回来的亡者地契等等,由于我研究生期间曾选修道教文化的课程,因此我一看便知其意思和填写内容,因此我成了他的第二师傅,电话里一字一句解释,父亲惊叹之余,说出一句让人大跌眼镜的话:以后你回来干这个吧!

我不会干这个,儿子我有自己的梦想!

父亲由篾匠,到预制板厂工人,到乡间厨师,再到地师,跨度之大,行业之巨变,让我都为之惊叹!佩服他每一次改变时破釜沉舟的勇气,望他新的职业顺利!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亲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