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我喜欢扮演教师的角色。
儿时最喜欢的游戏就是,将所有的玩偶尽数摆在自己的面前充当学生,拿起粉笔在墙壁上乱画一气,不时还要对那堆无辜的“学生”发发脾气,挥舞着崩人心弦的教棍,仿佛自己真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我也的确乐此不疲。
为着我的这份小兴趣,姥爷还专门拾起他的木匠功夫,给我做了一块小黑板,后面刻着他对我的寄语。
那时家里人便也对我未来的职业有了规划,直言:“你这么喜欢给学生上课,将来就去当老师吧!”而我也恨不得立刻长大成为能站在教室里“炫耀”学识的人。
不过这份喜欢并没有持续多久,我渐渐发现,被我们称为老师的人都是“骗子”。
他们刚开始都会笑颜亲切地告诉我们“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可以成为朋友的”,我天真地信了,因为朋友之间可以随意玩笑,不必拘束。
可当相熟之后,他们就会“变脸”,每当看到他们,总是脸板得很长,看起来就难以亲近,时不时就是一顿下马威,我们之间的交流开始夹杂着批评与怨怼,他们很少再当面和我们开玩笑或者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关爱。
从那时起,我开始惧怕老师,秉持着“千万不能被老师盯上”的原则怯生生地穿梭在校园。
这一怕就是十年。
2缘分说来倒也真神奇。我怕和老师交流,所以打定主意要离远远的。
可是,高考过后,无心插柳却让我意外被录入了教育系,学习的课程都是在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打基础,每天接触的除了教授我课程的老师还有一群即将成为老师的同学!
虽然自己随大流考了教师资格证,但实际并没有对未来职业有过多的规划,但我猜测,十有八九还是会成为自己从小就惧怕的那个角色。
为了克服心理压力,也为了增长经验,我选择就近的一个辅导班作为暑假打工地。
校长分给我的一个班是三年级的小孩子,在接手他们的前一天晚上直至上课铃声响之前,我都在告诉自己,要亲切,要温柔,要和孩子们做朋友,要让他们喜欢我!
可才不到十分钟,我就发现,那些话真的只是说给自己听听而已,没法当真!
三年级孩子的调皮程度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亲切温柔只会被他们当作透明人,无法安静教授知识,完成课程目标,也无法让他们对我的课感兴趣,更别提喜欢我!
我强行制怒上完了课,利用课间休息,抱有一丝希望地问他们“你们喜欢我给你们上课吗?然而得到的答案令我哭笑不得:“不喜欢,老师,要是你能让我们多玩一会儿我就喜欢你!”
就这样,一天的课不是我在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而是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仅仅十五人的作业,让我整整批改了2个小时,因为为人师,我不能出一丝纰漏,必须打起百分精神,稍有差错,家长会质疑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会忽略自己的权威性。最后没有一丝收获,灰溜溜地做了日总结。
3熬了一天,我就完全体会到了老师的不易。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们总是腰酸背痛,咽喉难发声,长时间的站立和频繁的授课早已让他们落下了病根;不是他们爱板着脸,不是他们不想和我们交朋友,只是严师出高徒,威严能让教学效果翻倍;也不是他们不想和我们开玩笑,只是学生的本性就是,稍一“给点好脸”,话匣子就会打开说个不停,这样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这样看来,只是我太过于胆怯,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去和老师主动交流,我,才是那个不懂师心的人!
我试着换一种方式和学生接触,我让自己的身上布满严师的影子,好像曾经的老师就在身边,而我,就是他们的复刻。
很显然,学生的确有了改变!但我仍然不变的信念是,可以做严师,但一定要让畏惧我的学生主动打开心房!
今天是教师节,每逢此节,各种祝福颂歌多到不计其数,段子是越写越漂亮,我们常常把老师比喻成园丁,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我们这些花朵;把老师比喻成春蚕,为学生全身心的付出等等,无外乎就是在表达教师这个职业多么辛苦,多么无私奉献。
可是,你真的懂老师吗?
于我而言,在没有亲身体会过之前,我根本不理解老师为什么要板着张脸,从小到大,老师都是令我胆怯惧怕交流的角色,说得夸张一点,甚至连眼神的交流都会格外紧张。
然而,只有亲身经历了这个职业,才会明白。回想起曾经教会我们的小学、中学老师,因为不理解,因为害怕,很多的感谢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太多的过往还没来得及回忆,一不留神,我们就毕业了。
如今,面对老师,或许我深藏在心里对老师的祝福还没说出口,但现在的我,不再是惧怕,而是崇拜羞涩。这些话,以后我真正成为了老师,我还要念给我的学生听。
今天教师节,朋友们,请给老师发条短信或者打个电话“叙叙旧”,空闲的话回母校看看曾经满脸严厉但现在已布满沧桑的“老朋友”。
懂您才是最好的尊重,把自己想说的话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