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分布式锁-redisson

有关Redisson作为实现分布式锁,总的分3大模块来讲。

1、Redisson实现分布式锁原理

2、Redisson实现分布式锁的源码解析

3、Redisson实现分布式锁的项目代码(可以用于实际项目中)

一、高效分布式

当我们在设计分布式锁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分布式锁至少要满足的一些条件,同时考虑如何高效的设计分布式锁,这里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必须要考虑的。

1、互斥

在分布式高并发的条件下,我们最需要保证,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获得锁,这是最基本的一点。

2、防止死锁

在分布式高并发的条件下,比如有个线程获得锁的同时,还没有来得及去释放锁,就因为系统故障或者其它原因使它无法执行释放锁的命令,导致其它线程都无法获得锁,造成死锁。

所以分布式非常有必要设置锁的有效时间,确保系统出现故障后,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主动去释放锁,避免造成死锁的情况。

3、性能

对于访问量大的共享资源,需要考虑减少锁等待的时间,避免导致大量线程阻塞。

所以在锁的设计时,需要考虑两点。

1、锁的颗粒度要尽量小。比如你要通过锁来减库存,那这个锁的名称你可以设置成是商品的ID,而不是任取名称。这样这个锁只对当前商品有效,锁的颗粒度小。

2、锁的范围尽量要小。比如只要锁2行代码就可以解决问题的,那就不要去锁10行代码了。

4、重入

我们知道ReentrantLock是可重入锁,那它的特点就是:同一个线程可以重复拿到同一个资源的锁。重入锁非常有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关于这点之后会做演示。

针对以上Redisson都能很好的满足,下面就来分析下它。

二、原理

为了更好的理解分布式锁的原理,我这边自己画张图通过这张图来分析。

1、加锁机制

线程去获取锁,获取成功: 执行lua脚本,保存数据到redis数据库。

线程去获取锁,获取失败: 一直通过while循环尝试获取锁,获取成功后,执行lua脚本,保存数据到redis数据库。

2、watch dog自动延期机制

这个比较难理解,找了些许资料感觉也并没有解释的很清楚。这里我自己的理解就是:

在一个分布式环境下,假如一个线程获得锁后,突然服务器宕机了,那么这个时候在一定时间后这个锁会自动释放,你也可以设置锁的有效时间(不设置默认30秒),这样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死锁的发生。

但在实际开发中会有下面一种情况:

 //设置锁1秒过去
        redissonLock.lock("redisson", 1);
        /**
         * 业务逻辑需要咨询2秒
         */
        redissonLock.release("redisson");

      /**
       * 线程1 进来获得锁后,线程一切正常并没有宕机,但它的业务逻辑需要执行2秒,这就会有个问题,在 线程1 执行1秒后,这个锁就自动过期了,
       * 那么这个时候 线程2 进来了。那么就存在 线程1和线程2 同时在这段业务逻辑里执行代码,这当然是不合理的。
       * 而且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在解锁时系统会抛异常,因为解锁和加锁已经不是同一线程了,具体后面代码演示。
       */

所以这个时候看门狗就出现了,它的作用就是 线程1 业务还没有执行完,时间就过了,线程1 还想持有锁的话,就会启动一个watch dog后台线程,不断的延长锁key的生存时间。

注意 正常这个看门狗线程是不启动的,还有就是这个看门狗启动后对整体性能也会有一定影响,所以不建议开启看门狗。

3、为啥要用lua脚本呢?

这个不用多说,主要是如果你的业务逻辑复杂的话,通过封装在lua脚本中发送给redis,而且redis是单线程的,这样就保证这段复杂业务逻辑执行的原子性

4、可重入加锁机制

Redisson可以实现可重入加锁机制的原因,我觉得跟两点有关:

1、Redis存储锁的数据类型是 Hash类型

2、Hash数据类型的key值包含了当前线程信息。

下面是redis存储的数据

这里表面数据类型是Hash类型,Hash类型相当于我们java的 > 类型,这里key是指 'redisson'

它的有效期还有9秒,我们再来看里们的key1值为078e44a3-5f95-4e24-b6aa-80684655a15a:45它的组成是:

guid + 当前线程的ID。后面的value是就和可重入加锁有关。

举图说明

上面这图的意思就是可重入锁的机制,它最大的优点就是相同线程不需要在等待锁,而是可以直接进行相应操作。

5、Redis分布式锁的缺点

Redis分布式锁会有个缺陷,就是在Redis哨兵模式下:

客户端1 对某个master节点写入了redisson锁,此时会异步复制给对应的 slave节点。但是这个过程中一旦发生 master节点宕机,主备切换,slave节点从变为了 master节点。

这时客户端2 来尝试加锁的时候,在新的master节点上也能加锁,此时就会导致多个客户端对同一个分布式锁完成了加锁。

这时系统在业务语义上一定会出现问题,导致各种脏数据的产生

缺陷在哨兵模式或者主从模式下,如果 master实例宕机的时候,可能导致多个客户端同时完成加锁。

最后要注意的就是,删除KEY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个线程加的锁就由哪个线程释放锁,可以采取value值存储当前线程的ID,删除的时候判断value值是否是当前线程的ID,不是的话不能删除,否则会影响业务逻辑!

案例

1、Maven依赖



    org.redisson
    redisson-spring-boot-starter
    3.13.6
    
        
            org.redisson
            redisson-spring-data-23
        
    


    org.redisson
    redisson-spring-data-21
    3.13.6



    org.springframework.boot
    spring-boot-starter-data-redis

        

关于版本,直接去官网找下最新版即可,通过 redisson-spring-data-xx来适配spring的版本

上图就是适配spring2.x版本的配置;

PS: 这边也要引一下redis,redisson与redis在项目中都要用到

配置实践

edisson-spring-boot-starter这个包下只有3个类,源码比较易读,基本上看着代码就可以配置就可以了,这里就配置一套单节点的redis,采用.yml文件的格式;

上述的官网中给出了配置模板,所有的配置项都给出来了,这里给出一个比较简洁的实践:

application.yml 文件

spring.redis:
  enable: true
  # Connection URL, will override host, port and password (user will be ignored), e.g. redis://user:[email protected]:6379
  url: 配置你的地址
  timeout: 2000 # 连接或读取超时时长(毫秒)
  database: 7
  redisson:
    file: classpath:redisson.yml
  jedis:
    pool:
      max-active: 8  # 连接池最大连接数(使用负值表示没有限制)
      max-wait: 800 # 连接池最大阻塞等待时间(使用负值表示没有限制)
      max-idle: 8 # 连接池中的最大空闲连接
      min-idle: 2 # 连接池中的最小空闲连接

这里通过spring.redis.redisson.file 来指定redisson的配置文件名称,和redis的配置分开放,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比较清晰

redisson.yml 文件

# 单节点配置
singleServerConfig:
  # 连接空闲超时,单位:毫秒
  idleConnectionTimeout: 10000
  # 连接超时,单位:毫秒
  connectTimeout: 10000
  # 命令等待超时,单位:毫秒
  timeout: 3000
  # 命令失败重试次数,如果尝试达到 retryAttempts(命令失败重试次数) 仍然不能将命令发送至某个指定的节点时,将抛出错误。
  # 如果尝试在此限制之内发送成功,则开始启用 timeout(命令等待超时) 计时。
  retryAttempts: 3
  # 命令重试发送时间间隔,单位:毫秒
  retryInterval: 1500
  # 密码
  password: redis.shbeta
  # 单个连接最大订阅数量
  subscriptionsPerConnection: 5
  # 客户端名称
  clientName: axin
  #  # 节点地址
  address: redis://[email protected]:36479
  # 发布和订阅连接的最小空闲连接数
  subscriptionConnectionMinimumIdleSize: 1
  # 发布和订阅连接池大小
  subscriptionConnectionPoolSize: 50
  # 最小空闲连接数
  connectionMinimumIdleSize: 32
  # 连接池大小
  connectionPoolSize: 64
  # 数据库编号
  database: 6
  # DNS监测时间间隔,单位:毫秒
  dnsMonitoringInterval: 5000
# 线程池数量,默认值: 当前处理核数量 * 2
#threads: 0
# Netty线程池数量,默认值: 当前处理核数量 * 2
#nettyThreads: 0
# 编码
codec: ! {}
# 传输模式
transportMode : "NIO"

配置的时候是参照 Config.java 这个类配置的,这个类在 package org.redisson.config 下;如果你想配置集群模式的Redisson,就点 Config 的成员变量 ClusterServersConfig 去看下里边有哪些可配置项;

使用 RedissonClient

配置好后,就可以直接在项目中注入 RedissonClient 就可以了

样例如下: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RedissonController {

    @Autowired
    private RedissonClient redissonClient;

    @GetMapping(value = "/redisson/{key}")
    public String redissonTest(@PathVariable("key") String lockKey) {
        RLock lock = redissonClient.getLock(lockKey);
        try {
            lock.lock();
            Thread.sleep(10000);
        } catch (Exception e) {

        } finally {
            lock.unlock();
        }
        return "已解锁";
    }
}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进阶-框架篇,java,redis,分布式,redisson,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