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7 王师傅说,70年代的我们呀.....

正在办公室低头刷着浆糊,整理着毕业生的档案,黏贴着一份份的资料。

手里玩弄着浆糊,这不是过年时我和爷爷总在门前贴的春联时所用到的么?

那时候,还不是很盛行胶水的使用,大多黏贴的东西都用浆糊。

小时候啊,很反感浆糊那难闻的气味,每次和爷爷贴春联的时候,总是沾染到手上。

奶奶看到便吓唬我说:“如果不及时洗掉啊,就会结成一块东西,永远洗不掉,那可丑了呢!”

这对儿时很爱美的我来说,简直是一个晴天霹雳啊!吓得我每次只弄到一点点就如一阵风般跑到摇水井旁洗掉,就好比被无罪释放时的轻快。现在想想,可真是好笑呢!



面粉或淀粉加水熬制为糊状即为浆糊。

浆糊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多用于纸张、布料或物品的粘合。

现代生产的多为纤维素和胶水制成的化学浆糊。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制糊时浓度以淀粉﹕水=1﹕6,所制得的糊性质较稳定,而煮糊温度 以不超过80℃为佳。

王师傅和我一起分工协作,有序的配合着。

当我说道这浆糊的时候,王师傅便和我说起了他们以前70年代时候的一些小生活故事。

“这浆糊啊,在我们70年代那时候,可是很少用胶水的,我们都用面粉或者淀粉自己熬一大锅浆糊出来,以前在那些大型的百货商场几乎少不了。”

这大抵是关于王师傅的过去的记忆吧,由浆糊引发的一系列的片段,而那也正是独他所有的内心深处的一份回忆。

我们都知道,1978年,伴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才开始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征程。而在那之前,中国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是相对落后的。

那时候的城里人和乡下人生活基本雷同!

70年代,中国的经济才刚刚开始发展,社会贫富差距,城乡差距都比现在要小得多。现在的发达城市,如北上广深,车水马龙,高楼鳞次栉比;内陆偏远乡村,缺水少电,村民食不果腹。

而70年代的中国,无论城市乡村,都大致是照片中的那般模样!

在王师傅的记忆里,也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记忆里,我想说的是这是属于一代人的记忆。

那时候的人们都能吃饱,村里也不几户吃饱的,他们主要是懒人或是馋鬼,村西有个人外号“洋狗”,他把薯干拿到生产队的豆腐房换热豆腐吃,一年他家就有许多时间挨饿,靠他的老人接济生活,他老婆是个精神不太正常的人,很少出门,出门几乎没衣服穿,很恐怖的样子。

主要以薯干为主食,然后是玉米,小麦也很少。

一个人平均能分到四五百斤薯干,一百来斤玉米,三四十斤小麦,三五斤大豆。

玉米跟薯干混在一起摊煎饼,煎饼黑黑的,有一点甜味。

(说明一下,薯干的营养很差,几乎全是淀粉,没有蛋白质,绝对不如今天猪吃得有营养。)

因此营养不良的人就太多了,人们都是一副黑瘦的面孔,孩子几乎全部营养不良,头发枯黄,很瘦小。我那时候就是“鸡胸”,胸口的肋骨老高,我小学毕业时只有1米4。

那时候的家畜,也很惨淡,猪只吃一些青草、干草,泔潲水,加上地瓜干的下脚料。

孩子们放学后的重要工作就是打猪草,但这是一家人重要的现金来源,如果这头猪在成长过程中长猪瘟死了,一家人就惨了。


关乎60.70年代的故事,所经历的简单刻苦的生活,绝不是现代繁华幸福的生活所能够比拟的!

老一辈人所面对的,是一家几口的生存,更是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问题,而我也知道,单凭我现在所有的储备知识和稚嫩的写作手法,不能也不敢详尽得叙述过去发生的这些浩浩荡荡的事件。

因为,老一辈在那个年代留给他们的印象更为深刻!也是值得我为之崇敬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1.17 王师傅说,70年代的我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