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吼不叫>> 笔记

作者: 罗娜.雷纳

美国著名亲子教育专家, 曾先后在美国、非洲、印度的医院与科研机构工作, 参与多个精神健康项目, 同时还是"童年时代的事情"(ChildhoodMatters) 和 "NuestrosNios" 父母热线的创始人.

内容:

第一部分:

一. 吼叫有多严重

为人父母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修行, 研究表明: 几乎所有的人, 都曾失去控制, 对年幼的孩子吼过.

孩子如果长期遭到吼叫, 会形成对自我与世界的扭曲感受, 且会投下长期阴影, 让他们在青春期时状况百出.

但改变永远都不晚, 身为父母, 不要自责或羞愧, 你意识到需要改变, 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观察自己的想法, 关照自己情绪, 然后追踪到行为根源, 是减少吼叫的关键过程.

二. 吼叫的 "扳机和炸药包"

如果说外部触发器只是炮仗的导火线, 那么不断升级的想法和情绪就是炮仗里的火药.

当吼叫成为一种习惯, 它就变成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要打破这种惯性, 关键在于吼叫时要保持正念, 观察自己感受和想法、觉知自己的吼叫和后果, 尝试打破习惯. 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

有时没有外部触发器, 你也会突然爆炸, 比如感觉孤立无援或睡眠不足. 此时, 你可能要评估自己所做的事, 找优先级, 给自己留出单独时间和空间.

三. 吼叫的深层原因

1. 童年经历的影响. 但当下我们作为成年人, 已经有能力面对童年经历, 可以原谅父母们的错误.

2. 迁怒于人, 只是因为你在别的地方受气了, 你就吼叫孩子, 把他们当成了出气筒, 因为冲他吼安全.

3. 健康状况. 很多父母承受巨大压力, 睡眠不足, 变得焦躁易怒.

经常吼叫演变为大怒, 进一步升级有可能虐待孩子. 人在大吼大叫时, 智商基本为零, 其实吼叫的背后可能还有悲伤、失望、恐惧、羞愧等情绪. 当你感到羞愧时, 其实是责备自己不够好, 此时, 你对孩子也难以宽容, 你会用吼叫掩饰自己的羞愧.

而正视现实, 意识到自己卡在哪, 认同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你就可得到疗愈. 如果当你感到羞愧, 给你爱的、信任的人打个电话, 告诉他们, 你想聊聊自己陷入羞愧的事, 重新找回对自己的同情与爱.

四. 带上气质的眼镜

为何有的父母总是温柔细致坚定, 而你却一点就着? 这里涉及到三个因素: 你的气质、孩子的气质、及两者如何互相适应.

人与人气质上的差异, 表现在9个维度上: 活动量、节律性、接近或回避性、适应性、敏感度、反应强度、情绪本质、注意力分散度、坚持度.

1. 敏感度: 孩子对温度, 光线等敏感度如何?

2. 活动量: 孩子是否总精力旺盛, 很难静下来?

3. 反应强度: 孩子是否经常有很强烈的情绪反应? 外露还是内敛?

4. 适应性: 孩子能很快适应变化吗?

5. 情绪本质: 孩子总是开心愉快的还是严肃的?

6. 接近或回避性: 对于陌生人/场景, 孩子第一反应是什么? 立刻加入还是保持谨慎?

7. 坚持度: 孩子做某件事时, 在累了你让他放弃还仍然坚持, 还是很容易就烦躁和放弃?

8. 规律或节奏: 孩子会不会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吃饭、睡觉? 他的行为易预测吗?

9. 注意力分散度: 孩子容易被声音或其他人分散注意力吗? 或能够专心于某件事, 不易被打扰?

纵上所述, 分别测试孩子和你的气质, 透过气质的眼镜, 你会看到并理解自己与孩子的分歧点及契合处. 根据孩子的气质调整自己的期望与规则, 协调亲子间的相处模式, 他就会更少犯错, 你也就会更少生气.

记住, 作为父母, 你是家中定基调的人. 带上气质的眼镜, 在心中接纳家庭成员各自的不同, 你的脾气就会越来越少.

第二部分: 减少吼叫的日常策略

1. 追踪你的吼叫

01. 记录事件: 何时, 何地, 何事惹怒了你?

02. 记录你的反应: 体态, 声调及情绪?

03. 记录你的回应: 观察事实, 不要评判.

04. 后续情况: 记录感受, 不要对自己太苛责, 记录下你自己的感受和孩子的感受.

05. 记录相关气质.

06. 记录你对事情的评估.

2. 自我同情: 理解并原谅自己, 而不是自责,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真正接纳那个吼叫过的自己. 人们编造借口是为赶走罪恶感和羞耻感. 如果接纳真实的自己, 就不太可能为自己的吼叫寻找借口.

3. A-B-C-D-E法则 当你真的被激怒时, 尝试以下5个步骤:

1. 自问(ASK) 我的想法, 感觉是什么?

 2. 呼吸(BREATH) 3-5次缓慢地轻呼吸.

3. 平静自我( CALM YOURSELF) 用积极现实的想法代替你升级后的想法, 等到平静下来再与孩子沟通.

4. 确定孩子的需要( 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 他需要的是一个结果? 拥抱? 鼓励? 清晰的界限?

5. 同理心 (EMPATHIZE), 即共情. 将自己站在孩子角度/处境, 尝试感受他的情绪和想法, 倾听他想说什么? 告诉你能理解他的处境/感受.

4. 管教的4C法则 是以尊重为基础的管教的核心要素:

01. 沟通 COMMUNICATION 要具体, 简短, 或解释示范; 用鼓励性的言辞, "我"和"你"的力量. 参考<<非暴力沟通>>细节.

02. 选择 CHOICE 如果孩子感觉自己对生活有掌控力, 他就不会做出争夺控制权的行为. 必要时提供选择给孩子做决定的能力, 让他感觉到自己的行为和想法是有意义的. 要真实, 简单, 不要凡事都征求意见.

03. 结果 CONSEQUENCE 定制家庭规则, 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度调整. 他长大以后, 进行家庭会议, 让他参与定制规则, 收集想法, 征求同意, 每个人都做到心中有数, 他们就更愿意遵守. 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自然后果.

04. 联结 CONNECTION 管教的核心是联结, 如果孩子感受到联结, 相信自己独一无二, 他就有安全感, 更容易听你要求. 抽出时间与孩子单独相处, 给他你全部的注意力. 单独相处时间内, 让孩子做主选择做什么或玩什么? 带着好奇心看待孩子, 仔细听他讲故事, 不提建议或评判, 或说教, 只要用心倾听. 必要时适度提问, 不要和孩子记仇.

5. 用道歉修复过往.

如果已经冲孩子大喊大叫了, 记得真心向他道歉. 首先原谅自己, 弄明白是什么刺激了自己, 提醒自己目标是什么, 承认你对孩子造成伤害, 内心接纳自己.

结语:

没有熊孩子, 只有熊大人! 无论在克服吼叫的路上, 有多么的困难, 都要记得, 我们是大的, 他们是小的, 我们比他们更强, 更有控制力, 为了他们, 我们得保持平静和清醒.

世界的和平始于家庭, 而吼叫只能带来战争!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吼不叫>>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