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怀念

关于怀念

写于2017.9

农历七月十五,日历里标记的是中元节,奶奶离开后的第五个生日。

   从前的从前,多久以前,回首已是第6年,相比刚开始时无法接受夜夜入梦到现在已经能平静地回忆,中间隔了五年的光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不过是春秋交替五个来回,日落月升一千多个日夜罢了。

因为是留守长大的原因和父母关系相对比较冷淡,年纪也在那,父母比较关心更小的弟弟妹妹,我们三基本是被放养的状态,平时无事,鲜少问候。那些年有奶奶和姐姐在倒也从来不觉得孤单。后来奶奶离开,这么多年来也才慢慢习惯了不再有人问什么时候回家什么时候放假,也没有人再问吃的好不好,要吃饱穿暖之类的了。

大学时,舍友说,你给你奶奶打电话时语气总是想哄小孩,可不是,老小孩,老小孩,其实反过来也是一样的老人有时候比孩子更加需要亲近和爱。

今年过年月英妹妹首次来家里,爷爷下来吃饭,还在叫我小名,或许在长辈的心里,儿孙总还是孩子,也是有点意思。

过年整理照片时看到几年前拍的全家福和合照,照片里的奶奶,依然是那张柔和的白皙的脸,心情无比低落,总想着怎么就6年了呢,怎么一眨眼就6年了呢。前几年时怎么也无法想象我们的世界里失去一个最亲的人竟然会是这样的感觉,回忆起来也会眼角泛酸。

曾经在微博里看过一个话题,关于亲人离世时并不难过的话题。

怎么可能不难过,难过到需要假装不在意罢了。

现在依然记得多年前的那天六点半到医院和姐姐换班,太阳已经出来了,在医院病房的走廊上看到爷爷和主治医生在聊,声音低低的听的不大真切,只听到小脑萎缩的字眼,顿时脑子一片空白,再后来跟着救护车回到家门口,看着奶奶眼角那滴泪,看着姐姐手指碰了碰奶奶的双手没有回应,看着医生盖上了白布,拍了拍叔叔的肩膀,所有的一切就像慢动作一样清晰,可又像梦一般虚化,却用尽力气也醒不过来。

之后的大半天坐在后门台阶上哭的像个傻子,心里空落落的,一抽抽的疼,完全不知道要做什么,迫切的需要找个人说说话,但是当时爸妈没回来,兄弟姐妹也没回来,二姐也去忙了。于是开始上网催亲人回家,他们急急忙忙请假也没有时间和我说话,于是开始用手机玩贪吃蛇,玩俄罗斯方块,漫无目的的刷空间刷网页,像个木偶人一样完全没法思考。记得后来朋友说起想不明白为什么亲人去世居然还能玩手机,我笑笑不答话。

偶然打开上面的文档,发现又过了一年了,现在是2018.11月,而今年的七月我又失去了一直陪伴我们长大的爷爷。

记得七月初的时候刷微博看到张嘉佳微博谈到常常记起三位亲人的过往,提及葬礼。下边留言的楼主是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说不敢想象爷爷奶奶去世她会怎么样,当时想起奶奶有感而发,回复,说一定要对他们更好一些更好一些不要像我一样有天后悔的要死。然而,当时怎么也想不到四天后我失去了我的爷爷,日历往前翻,最后一次打电话还因为某些事情和爷爷生气。

葬礼的时候弟弟问姐姐,为什么爷爷过世那些人还在大声讲笑,因为不是最亲近的人是无法感同身受的呀,谁都没有错,只是我们总是会输给时间。

第一次听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是在初中,那时候还没有那么深的感触,无法理解三十多岁的老师的心情。

第一次懂得失去是在大四,在那之前总想着毕业就好了,毕业了可以买喜欢的东西,毕业了可以理直气壮的给奶奶更好的,可以理直气壮的要求他们不要种菜那么辛苦了,只是最后希望破灭在了大三升大四那年的暑假,直到现在都在想要是我当时不急着写论文就好了,要是那个暑假我没有提前去学校就好了,要是那时候我一直在奶奶身边就好了,后来才知道其实他们最需要的是只是最简单的陪伴。

再后来,终于毕业、工作。但是因为在外地发展,几乎一年只能回一两次家,每天瞎忙与工作,看视频玩手机和亲人的沟通越来越少,几乎只剩下过年那个星期,连在家的母亲都开始抱怨家与我们和酒店差不多,想来可不是么,在广州的租房住的时间都要比在家多。

写不下去了,下次再写吧2018.11.13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