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与方法如何配合一一《道德经》第三十六章赏析

完成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重视方法。在《道德经》之中,特别强调处事方式方法的选择,如二十二章的“曲则全”,还有第四十章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在第三十六章之中,又特别深刻地阐述了目标与方法的巧妙配合,对完成任务的重要意义。下面我们就来细细品味一下这一章。

一、原文

将欲歙之①,必固张之②;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③,必固与之④。是谓微明⑤,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⑥,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⑦。

二、注释

1.歙:敛,合。与“张:扩张,放纵”相对。

2.固:暂且。

3.取:一本作“夺”。

4.与:给,同“予”字。

5.微明:微妙的先兆。

6.脱:离开、脱离。

7.柔弱胜刚强:一说以柔弱的办法可以胜过刚强的办法。一说,运用矛盾对立的方法可以达到以弱胜强的效果。

8.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利器,指国家的刑法等政教制度。示人,给人看,向人炫耀。换句话说,就是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三、译文

想要真正地收敛它,必先故意扩张、放纵它(让他出错而找到借口),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让他得意忘形而找到机会),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让他失去警惕而出其不意),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在情理上要做到等价的物质交换)。这就叫做虽然微妙而又显明,柔弱战胜刚强。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些秘密不能说明)。

四、赏析

(一)《增广》说: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生活中有部分人,做事说话喜欢直来直去。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事的处理,却需要委婉才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有的甚至需要正话反说。这样才能真正地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达到较好的效果。如在电视剧《朱元璋》之中,醉酒又得意忘形而失态的徐达,逼迫朱元璋喝酒,不喝就要从头浇下,朱元璋故作冷静地说:“那就浇下吧!”等到徐达酒醒之后,汤和才劝告徐达去承认错误,朱元璋这时才利用罚站岗的处罚来收敛徐达的不尊上位的粗野。对其他人和全军自然就起到了警示、收敛作用。

(二)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之中,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用了二十年时间,终于灭掉了吴国,在其间就运用了多种战略战术, 比如极力怂恿吴王北上争霸,就是“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的智慧的运用;与此同时,还广送金钱美女给吴国的权臣,收买吴国的权臣为越国所用,就是“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智慧的运用。秘密训练军队,不让吴国知道,最后出其不意地灭掉了吴国,就是“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的智慧运用。

运用柔弱胜刚强的智慧处事的例子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比比皆是。这种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处理普通事件的时候,也值得好好学习、运用,以达到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目标与方法如何配合一一《道德经》第三十六章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