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攻略来啦~(上)

大家好啊,今天来给大家讲讲呼和浩特哦

首先还是游玩线路和景点介绍哦

Day 1 伊斯兰风情街——清真大寺——席力图召——大召寺——塞上老街

1.       伊斯兰风情街

伊斯兰街位于呼和浩特市,全长1150米,这里群众聚居、商业繁荣,特别是因有着千百年浓厚的伊斯兰文化积淀,使这里形成了浓郁的伊斯兰氛围。

2.       清真大寺

是呼和浩特市建筑年代早、规模大的一座寺,故此得名。

寺门西向,面阔3间,歇山顶宫殿式,前有廊檐,正门上悬寺庙横匾,两侧开有便门。进人正门面对礼拜大殿后壁。主体建筑礼拜大殿为中国传统建筑形式,面阔5间,中为殿门,两侧4间装雕棂方窗。殿顶层次分明。勾连搭相接,数个赞尖式顶阁既。加殿内采光,又增其精巧美观。大殿共25间,可容500人同时礼拜。殿前两侧为讲堂。东面原为穿堂过厅,现改为接待厅。寺后院坐北朝南为沐浴室,西南角耸立四层六棱体望月楼,为该寺特色建筑,六面墙体窗户隔层装置,成间隔变化,顶部为六角攒尖顶式,内登楼远眺,呼市风景尽收眼底。寺院整体建筑以中国传统建筑为主,布局工整,庄严肃穆。

3.       席力图召

 席力图召是呼和浩特市规模较大的一座寺庙,当地人俗称“小召”。席力图是蒙古语“法座”的意思,寺庙汉名“延寿寺”。这里曾经掌握着呼和浩特地区的黄教大权。

席力图召建筑宏敞,是一座精致的藏传寺庙。虽经四百年风雨,仍保留较完整。大经堂是席力图召的主体建筑,金碧辉煌,采用藏式结构,四壁装饰以彩色琉璃砖,组成各种图案花纹,绚丽夺目,富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在大殿前,你还能看到“平定噶尔丹纪功碑”;在召庙的东南部有一座白色的塔,高15米,非常雄伟。席力图召每年还会举办佛会、跳“恰木”等宗教活动,热闹非凡。

平日里,这里和马路对面的大召寺相比,显得更为清静,旅游团一般只去大召寺,而来这里的更多是藏传佛教的信众们。到席力图召游玩,经常还能听到诵经声音。

4.       大召寺

大召寺,位于呼和浩特旧城的南部,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在明万历八年(1580年)主持修建。寺庙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喇嘛教中的黄教),是呼和浩特较早兴建的喇嘛教寺庙。大召寺的建筑风格采用了汉传寺庙的形式,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九间楼、经堂、佛殿等,其中经堂和佛殿连在一起,统称为“大殿”。在寺庙前的广场上,建有释迦八塔。

大召寺在清代被尊为“皇庙”。因为清顺治皇帝曾住宿过这里,康熙皇帝也在这里住过几日,并铸有“皇帝万岁”的金牌,供于大殿银佛像之前(如今殿内光线很暗,游客不一定能看到这块金牌),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此后这里取消了活佛的转世规定,成为了蒙古地区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寺庙的正殿也换成了黄色琉璃瓦。

游览大召寺,寺中的银佛、龙雕、壁画等“三绝”不得不看。当你来到寺庙内的大殿中,可以看到一座由3万两纯银铸成的“释迦牟尼像”。银佛建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由尼泊尔工匠制作。当年银像落成时,索南嘉措曾亲临大召寺,为银佛举行了“开光法会”。因此大召寺当年也有“银佛寺”之称。

在银佛座前,有两条造型生动的金色蟠龙,高约10米,分别雕在两根通天柱上,由下上望,双龙对翔,张牙舞爪,这就是龙雕。相传龙雕使用了粘土、料浆石为原料精制而成,工艺十分考究,是佛殿中的精品。

而那些布满了经堂和佛殿四壁的壁画,据说采用的是矿物原料,颜色至今不退。壁画的内容依据佛教经典中的故事,描绘了天上、人间和地狱的各种景象。画中所绘佛祖、人物等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

大召寺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和六月十五,都要将寺内珍藏的一幅巨大的迈达佛(未来佛)像,抬出来挂在佛殿前展晾。晾大佛时,要在佛像前举行法会,众僧诵经祈祷,演奏法乐。

5.       塞上老街

塞上老街位于呼和浩特市大南街大召寺附近,是条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古街。其兴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大召,门前西侧有一条横街,立了牌楼,名为塞上老街。老街其实不老,塞上老街是市政府花两年时间重新修缮,体现历史文化名城亮点的一条街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攻略来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