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快乐的幸福智慧(二)不评判三部曲!

      小孩开学前想吃方便面,这在我们这个很重视营养食材的家庭多少有些突兀。我问她说,真的想吃么;她说,真的想吃。吃一包,还是多少?可以买一箱么?

  天呢,是和孩子说一通大道理,然后教育她,还是怎么办?从不评判的角度出发,我选择允许她有这样的选择,毕竟18岁的孩子,很快要高考了,该讲的道理都讲过了,人家是明白人。我说,好啊,那就买一箱方便面,开心最重要!孩子很开心,我也很开心,全家都很开心,我们一起研究方便面的健康吃法,孩子主动自己煮方便面给大家吃,大家各自挑选爽口的调味料,在快乐中品尝简单的幸福。

  事实上,一年也吃不了一两次方便面,如果吃的开心,产生许多的多巴胺和正能量,究竟是方便面的负作用大,还是这种快乐对健康的作用大,其实真的很难说。所以,简单、快乐的幸福实践----尽可能对身边的事情不评判,是极简单的幸福智慧,而且,幸福的权力牢牢的抓在了自己手中,与外境从此没有关系。

  股神巴菲特,今年已经91岁,还在担任CEO,身体也非常健康。我研究他很多年,虽然他一直喝可乐,吃汉堡,长期与这些看似不健康食物打成一片,他为什么就没有肥胖和多病呢?关键是巴菲特先生对可乐和汉堡没有评判,他从来不认为这些是垃圾食品,而且他认为这些是能够带给他快乐和营养的食物,他又非常信赖这两家公司的管理团队,并从投资这两家公司中赚了很多钱。所以,他每分每秒都在自己的认知中享受着快乐、喜悦,然后制定了吻合自己身体适合饮食量的标准,按照非常自律的方式长期的吃着喝着,毕竟他也是个非常节俭和自律的人!

如果看了很多媒介报导,周围有非常多的人在反复谈论可乐和汉堡是垃圾食品,而且最关键的是当事人选择了认同这种观点时,水知道答案的作用力就开始起作用了。也就是说,给水贴好的标签时,水分子就会逐渐呈现好看的结晶体;给水贴不好的标签时,水分子就会逐渐呈现出不好看的结晶体。这些其实就是选择信任了某些评价,并反复的起心动念后,经过较长时间积累产生的评判结果,也算一种种瓜得瓜的自我播种机制。

王阳明先生有一句幸福真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中,“无善无恶心之体”,以及“祸福相依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原理,就比较适合从放下评判的角度来加以实践,进而巧妙并简单的提升践行者的幸福指数,为我们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阳明先生重要考试落榜了,落榜是坏事么,未必。阳明先生不对这件事做评判,他不认为落榜有什么可耻,这少了多少烦恼、忧患和恐惧啊,这是多么的洒脱和豁达啊。他以落第动心为羞耻,换成现代语言叫“因落榜这件事而评判,且评判落榜是件丢人的事,或者动了非正心正念的心”而羞耻。那么,阳明先生被贬官降职流放到古代偏僻的贵州龙场,这是件坏事还是好事呢,很难说啊。由于阳明先生没有评判,随遇而安,心中没有任何戚戚然,居然到了那样的地方没有生病,而他身边的人都病倒了,还有一对流放来的官员父子还病逝了。后来,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成为了儒家的圣人。这些事,只有在不评判的层面才能收获那份淡定、从容、心安理得和吉祥自在,才能有些许领会阳明先生的“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吧。如果某人的孩子高考落榜了,我们可以心平气和的不评判吗?

不评判的幸福智慧,其实就是三个实践步骤。

第一步,遇到任何事情,看到任何信息,尤其是未经证实的网络资讯,首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不评判,然后,顺其自然的该怎么办怎么办。

仅仅这样每天练习5分钟到1个小时,持续3个月到一年,估计当事人的幸福指数至少能增长几倍吧?因为绝大多数的负面情绪或者忙碌决策,往往由评判而起,甚至一系列的评判会推波助澜到难以收拾。所以,如果减少了最初的一到三个评判,往往会出现“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闲暇和清静的状态。

孔子曾经看到颜回“吃米粒”的现象,他贴了个评判的标签是“颜回居然偷吃米饭”,带着疑问巧妙的问颜回时,才知道颜回煮饭时不小心将米粒掉地下了,煮到锅里怕影响大家吃,浪费了又太可惜,就把几粒米吃掉了。我们所看见、听到、想象的资讯,大多来自我们的感官系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精准度本来就有很多缺陷,比如近视眼或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网络文字写错了等等,在这样的基础上想做出所谓特别精准的评判其实是比较难的。何况,大多数人看问题受限于自己的某些角度,很难从较长的时间和空间的立体视角来综合而系统的认知一件件正在发生的事情,如果遇到类似大数据时代的复杂的黑天鹅事件,那就更不是简单的评判所能精准应对了。

回到不评判的原则,让自己的心保持在快乐、喜悦、和平和无条件的爱的频道,然后再说话或者再做决定,如果不是很重要的事都可以不表态以及不参与决策,毕竟谨言慎行和无我利他是不评判与少评判的极高标准。

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快乐、喜悦、和平及活在爱的频道,要获得什么就直接在那种状态,然后再决定是否评判,以及是否决策。如果每一个评判,都能让我们更快乐、喜悦、和平和活在无条件的爱,那就评判吧,否则的话赶紧闭嘴。我们没有活出圣人的智慧前,应多学习下浩然正气、依道而行、心安理得、与人为善、谨言慎行。


例如,大女儿的班主任事无巨细的替孩子们安排的很好,我们感谢老师的付出,大家都开心。小女儿的班主任则把班上的工作委托给了5位小组长网格化传递,我们也感谢老师的组织能力,让孩子们多了锻炼成长的机会,大家也很开心。如果这时开始评判,为什么小女儿的班主任不能像大女儿的班主任一样管理呢,她怎么那么自私且浪费同学的时间呢;或者评判大女儿的班主任太保姆了吧,18岁的孩子们还像幼儿园一样事无巨细,把孩子们要宠坏了吧,以后走向社会怎么办?那么,这时候可能引发的是家长的不开心,孩子的攀比和对老师的评判,以及传递给老师的是言不由衷的情感表达,一件本来很平常的事情就起了很多不必要的波澜。事实上,这两位班主任都是重点中学的优秀班主任,若从和而不同的角度出发,那就是天天欣赏、天天感恩、天天快乐、天天幸福,然后就家和万事兴了。

还记得有位母亲,每次看到天下雨,就非常烦恼,她觉得太糟糕了,我买布鞋的小女儿的生意要受影响了;每次看到天不下雨,她也非常烦恼,她评判这样的天大女儿的雨伞会很难卖。当她放下评判,天下雨和天不下雨,都守住和平、快乐、喜悦,要么大女儿有生意,要么小女儿有生意,要么通过网络跨地区的售卖,孩子们可以超越自己看到地区的下雨和不下雨的情况而有无限的生意,就不会被自己狭隘的视觉和认知系统的局限性的评判所困扰了,就可以活出有容乃大当下幸福的状态了。

所以,即便不能做到不评判少评判,降一个维度就是训练自己如果一定要做评判的话,就只做好的评判,只做向上向善的评判,毕竟积善成德为善最乐,这样的评判也能带来一定的快乐和幸福感。

比如,先生喜欢做大的事情,家务活中不拘小节,这时如果评判先生小的事虽干不好,不过大事一直很漂亮,甚至赞一句“大事不糊涂”,这样即表明对先生好的评判,也减少了责备、冷战、对抗、打口水仗乃至家暴的风险。

先生可以反过来说,是啊,太太大事小事都干的漂亮,但为了讨托我只会干大事,主动选择了只做绝大部分的家里的小事,这种抓小让大的成人之美的做法让人肃然起敬。这样的一种向上向善趋向于和平的评判,虽然没有不评判来得那么大道至简,但也是培养正面情绪的一种方式,好比天上的白云,虽然也遮挡着太阳,但毕竟离太阳的距离比乌云要近一些。

如果不能完全活出正面情绪的状态,依然要评判的话,那不妨采取第三个动作,即延长不好的评判和尽可能的选择差评中伤害指数较小的差评。简单的说,负面评判的作出,要在反复思量后,尽可能考虑到是出发于和平、爱和利他的角度,并在自己相对心平气和时再给出,这是负面评判时间延后原则。另外就是,如果一上来要给个最差的差评如10分最差,考虑再三后可以给个三分或两分差评,然后说明自己的评价依据,并反复说明只是代表个人观点,可能有考虑不周到的地方,仅供参考。

如果事后觉得自己内心平和时,可以再跟进关心对方。如果内心失去平和与快乐时,如果可能的话,要择机调整差评或收回差评。事实上,绝大多数的评判,只不过是借着外在的某个人或某件事,对自己做出的评判而已。我们欣赏某人,只不过是某人的某些特质吻合了自己的某些好评的标准;我们厌恶某人,只不过是某人的某些特质吻合了自己的某些差评的标准。严格意义上,在自己之外没有别人,我们都是在投射自己的信念系统到周围的人事物上,来反应自己的心声而已。

几个例子,一般情况下,偷窃是让人厌恶的行为,但苏格拉底说,如果有人偷窃了敌国的军事情报,让自己国家减少了10万人生命死亡的风险,这种偷窃是做呢,还是不做?这是一种善举,还是一种恶举呢?类似的,孔门弟子子贡到国外救了国人后,谢绝了国家悬赏的赏金,孔子却认为他的做法不妥,不能助推动更多人都去救人的良好风气。这时该领赏金就领,这时就是很重要的善举。而子路救了落水的人,接受了别人感谢的一头牛,就得到了孔子的表扬。这些事情表明,评判的目的是为了支持当事人的成长,而不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和牢骚,千万不要做“越描越黑”和“引火烧身”的事情。

一件已经无法挽回的事,最后的面对方式就是放下,朝着发光的地方继续前行,而不是纠缠着不放,让恶评、差评每天的骚扰自己和他人,让自己错过了快乐、简单和幸福,那是多么可惜啊。

最后,浓缩成三句话:一,不评判最智慧;二,如果忍不住要评判时,尽可能评判好的,往往好事越来越多;三,若好的评判也做不到,给差评的时候,遵循“少给、小给、晚些给”的三减原则,尽可能的从向上向善和快乐的方向给,时刻要记得所有给出去的最终都可能会返回到自己身上,行为作用是有反作用力的。

祝福大家回归本有的快乐、喜悦和幸福,活出无条件的爱,体验当下的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单、快乐的幸福智慧(二)不评判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