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幸福的标配――非暴力沟通
是什么赋予我们力量,使我们在最恶劣的情况下,也能关爱生命?给我启发的是像艾提·海勒申那样的人。即使被关押在德国人惨无人道的集中营,她依然一片柔情。我认识到是语言及表达方式的巨大影响。在一些地区被称为“爱的语言”,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称之为“非暴力沟通”。
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教会了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
《非暴力沟通》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他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2006年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获得了突出成就。
运用非暴力沟通可以让我们更加的理解自己,可以改善人际关系,还可以改进我们的工作……非暴力沟通如此重要,接下来我会从:倾听、爱自己和充分表达愤怒三个方面来介绍一下我读《非暴力沟通》的感悟:
全身心倾听,做情绪的管理者
一个人如果有机会倾诉,会是怎样的感觉呢?卡尔·罗杰斯这样写到:“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行……这真神奇啊!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安德森女士是一所实验学校的校长,一天,她在午饭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时,发现有位叫米丽的女生满脸沮丧的坐在那里等她。米丽一见到她就问:“阿姨,你有时会不会连续几天都做了别人不喜欢的事情,而你并不是有意的。”
“是的,”安德森回答说,“我想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时,安德森需要赶去参加一个十分重要的会议,她并不希望满屋子的人等她一个人。于是,她直接问:“米丽,我能为你做什么吗?”米丽轻轻抱住了她,望着她的眼睛,恳求她:“阿姨,我不要你做任何事情,我只想你听我说。”
安德森当时想:如果时间来不及,就请满屋子的成年人等等吧!于是,她和米丽一起坐在了长椅上,她的手抱着米丽的肩膀,米丽依偎着她,搂着她的腰。她们就这样坐着,直到米丽说完她的心事,而时间并不算长。米丽解开了她的情节,而安德森也有了巨大的收获。
有位妈妈声带上长了结节,医生强迫她禁声,至少10天不许说话。回到家里,儿子放学进门就嚷:“我恨老师!再也不去学校了!”
如果平时听到儿子这么说,妈妈一定会严厉地训斥他。但是,这一次她没有这样做,因为她不能讲话。
气愤的儿子趴在母亲的膝盖上,伤心地哭着说:“妈妈,今天老师叫我们写一篇作文,我拼错了一个字,老师就嘲笑了我一番,结果同学们都笑我,真没面子!”
妈妈依然没有说话,只是搂着伤心的儿子。儿子沉默了几分钟,从妈妈怀中站了起来,平静地说:“我要去公园了,同学们还等着我呢。谢谢您听我说这些事儿。”
这就是倾听的力量。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
爱自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在赫布·加德纳编写的《一千个小丑》一剧中,主人公拒绝将他12岁的外甥交给儿童福利院。他郑重地说道:“我希望他准确无误地知道他是多么特殊的生命,要不,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将会忽视这一点。我希望他保持清醒,并看到各种奇妙的可能。我希望他知道,一旦有机会,排除万难给世界一点触动是值得的。我还希望他知道为什么他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张椅子。”
然而,一旦负面的自我评价使我们看不到生命的美,我们就会忘记自己是“特殊的生命”,而把自己当做一张椅子。如果我们习惯于将自己视为工具――充满各种缺陷的工具,就会陷于自我憎恨之中,而无法从失误中获益,阻碍我们成长。
培养对自己的爱,可以从“转变自我评价的方式”开始,在我们的日常语言里,我们经常会使用一些词来打击自己,比如:应该、不得不、必须等,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告诉我们,可以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
比如卢森堡博士清单上的第二项:我选择开车送小孩上学,是因为孩子们能够得到我所看中的教育,虽然步行就可以到附近的学校上学。自此以后,他不在因为这事而埋怨自己。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不再是为了履行职责、获得回报、逃避惩罚或避免感到内疚和羞愧。通过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用“选择做”来取代“不得不”,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和谐并充满欢乐。
一位老音乐家,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可等他平反回来,人们发现他依然精神饱满,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着说:“怎么会老呢,到哪里都是音乐,每天铡草我都是打着拍铡的。”
如果这位老音乐家整天想的就是:怎么这么不公平,我一个著名的音乐家让我来这个鸟不拉粪的地方铡草,还不如死了好。相信他也不能活到平反,早早地会被气死。(这一个例子不知道行不行?)
充分表达愤怒,让爱融入生活
愤怒每个人都经历过,到底什么让我们如此生气呢?我们从第五章“感受的根源”了解到,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 2,指责他人 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当我们选择第二种反应时,我们认为别人应当认错或受罚――我相信这就是我们生气的原因。
我们经常约人,有时被约的人可能会迟到。如果我们看到的是诚实守信,我们也许会觉得不耐烦。反之,如果我们想休息一会,我们可能就不会介意她来晚了。因此,同一件事情,不同的需要导致不同的感受。一旦意识到自己的需要――不论是友谊、诚信还是休息,我们就可以更加体贴自己。
在生气时,批评和指责他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如果想充分表达愤怒,我们就不能归咎于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与批评和指责他人相比,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们的愿望得到满足。
有时家里脏乱,需要擦擦家具、拖拖地、收拾收拾,我就会对老公说:家都乱死了,你不能收拾一下吗,就知道玩手机。而老公呢,会说:你怎么不收拾?就这样开始争吵,那如果使用《非暴力沟通》上的语言:老公,我想在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里住,你来拖拖地吧,这样的话老公就乐呵乐呵的就去干活了,而一定不会发生争吵。
非暴力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我相信读完《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我们可以发现生命的美与力量,从此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会主导着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