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巴基斯坦同事(下)

跟任何一个人共事时间长了之后,或多或少就能总结出他的做事方式,而最直接的感受来源,就是他的说话方式。我的巴基斯坦同事R就是这样。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在和R的合作过程中,他经常说的一些话语,代表了他的个性。其中一些在我看来,是可以让交流更顺畅,让合作更顺利的,也让我印象最深刻。

“如果我是你,我会......” (If I were you, I will ...)

作为一个小组的带头人,R少不了经常跟同事讨论方案设计和具体的实现细节。在这个过程中,他会经常给同事一些意见,或者一些直接的建议:

  • “如果我是你,我会把这个图表的线条加宽,让听众看得更清楚”
  • “如果我是你,我会从这个数据集里面选几个有代表性的,单独分析一下”

我们平常给建议的时候,会说“你应该怎么怎么做”,或者委婉一些的“我觉得你可以怎么怎么做”。可是仔细想一下,这两种表达方式都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表述,或者说是一种把自己的想法直接放到听话人身上的表述。这样的表达,容易让听话人有抗拒心态,因为听话人会有被强迫的感觉。

“如果我是你,我会......”这一句话在由内而外之后,转了一个圈,又回到了说话人自己身上,随后的表达就更像是给予建议,而不是颁布命令。在我看在,这样的建议方式,更容易让他人接受,因为听到这句话的人,在心态上没有压力。

这就像当我们询问别人的做事原因的时候,不应该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做”,而应该问“你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一样。“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听话人会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在内心就会产生抗拒心态,从而导致回答的语气会变得强烈,让交流不能顺畅进行。而问“你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问话人可以语气平和,而听话人也会把重心放到“什么”上面,从而做出陈述,并且不会有任何语气和态度上面的冲动。

“这个事情,在你看来这么做合理吗?” (Does this make sense to you?)

这一句话,他经常会在讨论时候,给出他的意见之后问。在我一开始听R跟我说的时候,内心里是比较抵触的,因为我内心会想“我肯定早就明白了啊,要不然我早就提问题了”。但是经过思考之后,站在说话人的角度,我觉得是职场人生的非常经典而重要的一句话,因为它体现了交流的另一个重要性:双方都要明白对方说的是什么。身边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对面听你说话的人在听你的一番介绍或者讲解之后,行事依然我行我素。当然这里面会有一些诸如他不愿改变等等的因素,但是很有可能的是,听你说话的人并没有完全理解你说的话,导致你指向东方,他反而打向西方。

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在每次说完之后,或者给完建议之后,或者表达了自己的建议之后,多问一句:

  • 这个事情,在你看来这么做合理吗?
  • 我说的话,你能够明白吗?
  • 你能用你的话重复一下我说的吗?

第一句话,R经常会跟同事交流的时候说,因为他会给同事一些建议;第二句话,在聊天的时候同事们会经常说,这是为了让对方明白自己表达的内容;第三句话,我经常听到公司CEO这么说,因为他要下达指令,而收指令的人能够完全理解指令,这是作为CEO需要去确认好的。虽然是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是核心是一个意思:让听话人能够完全理解自己所说的话。

这么问,还有一个连带的好处:可以让对方专心听你说话。很多时候,在对方长篇大论的时候,听话的人很容易注意力就不在说话人的讲话内容上了,非常影响信息传达的效果。如果说话人在说话内容里,加入如上的一些问句,那么听话人就会有心理上的准备“哦,等会儿还会有问题问到我”,从而不会将思绪分散,进而提高信息传达的效力。

总结

职场毕竟是一个人的集合,那么作为集合中的人们需要协作,那就必须要保证态度的平和以及交流的顺畅。这时,语言作为信息传达和交流的工具,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有时候,换个说话的方式,或者多问一句话,交流的效果,就会提升很多。

通过这上下两篇的文章,我向你展示了我的同事R在职场上的一些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在工作岗位上总会有比我们在某一些方面强的人,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分析他们之所以比我们强的原因,然后挖掘分析并且为我所用,完成个人能力的不断提升。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巴基斯坦同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