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行记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不同时期,不同地方,想起这一句话的时候都会有不一样的回味。

庄子曾经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追无涯,殆矣。”出读时觉着这样是不是太不好学,慢慢地越来越觉着学无止境,再后来好像便明白了他老人家的意思。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古往今来,在历史的长河的冲刷下,留下来的经典名句可谓是数不胜数,我们可以一生都去追去这些名句。把每一句名句都背熟,把每一句的名句的出处都了解到,甚至是可以引经据典,信手拈来。

我自己是没有这样的本事的,或是说没有这样的心思。对于我来说,这句话可以是苏轼说的,也可以是我说的,只要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他能成为我的思想中的一个立柱就行。至于他的其他的很多细节,在我这里反而是没有那么重要了,也许,我的这样的做法未来还是要自食其苦果的吧。世间的因果规律是一直存在的,有因就有果,这并不奇怪。只是我断然认定我这样做的后果恐怕是苦的,那恐怕就是周围的环境对我的影响了。因为,这种做法意味着不专业。

很多时候,专业的确是为这个社会的发展做了很多的贡献,很多人只有秉持着专业的精神,才能到一定的高度,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但是,到了我这儿,我更多的是一种无力感,吾生也有涯的无力感。我感觉就是对于一句话,要体会懂都需要很长的时间。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最开始接触这句话的时候是有一次读书时偶然读到的,当时是觉着一种意境上的美,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动。后来,看了一些其他的书,当然,不止一本,但是他们表达出的思想都是人类的生命的短暂,生活中的一种似梦的虚幻,几十年的时光对于天地来说也许只是一呼一吸之间,再后来又有些思想,直接就将我们所处的天地必做了旅社了,我们来了,我们走了。那个时候,再想起这句话来,我的感受中便多了一种感悟。

再后来便是在和别人聊天时,我也开始学着用这句话去劝别人不要太执着一些事情。那时我原以为自己已经明白了这句话的精髓。

直到今天,我一个人来到了明月峡。嘉陵江蜿蜒其间,因为我是下午到的,那时太阳已落至山顶,余晖洒在江面上,洒在岸边的石壁上,洒在人们在石壁间开凿出来的古栈道上,洒在我的身上。这时我正置身于其间,一眼望去,由于是淡季,前面没有一个人,身边便是河流,对面是峭壁,阳光就这样斜着洒在眼前,感觉没有一点儿声响,一种永恒,很安静。回头望去,背着阳光,眼前的景象仿佛要现实一些,背阴处,印着天的蓝色,江水徐徐向前流淌。两岸的石壁自然是安静的,但是那一瞬间,你仿佛能听到他和你说很多故事,不是石壁自己的故事,而是几千年来,历代的人们在这里留下的故事,在这一瞬间,我相信时光是通着的,我能感受到,在城市中被灰尘掩盖了的,一种冲动,一种认同。这条江水,两岸的高山,并不能带给你什么,你不可能跳下去,又或是爬上山,你不可能去拥抱他们,但是当你置身于其间的时候,你却发现自己得到了莫大的满足。这种满足是谁给你的,细细的想还真的可以联想到很多东西。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我知道这一美好只是一瞬,我不能完全沉浸在山水中,我还得匆匆赶路。因为我出来玩的时候没怎么做攻略,又是旅游的淡季,所以,我并不知道我下一站要到哪里去,我只知道晚上在这里住不了。但是我又不忍心快步向前走,最纯粹的感动永远只有一瞬间,剩下来的,都夹杂着或多或少的纠结和其他的心思。不过,我想有这么一瞬的感动,也就够了吧。

那个时候我感觉自己又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另外的一种感觉,我亦是行人的精髓,也许在于当你沉浸其间的时候,你明白这不是永恒,你明白自己得往前走,但是你不知道要去哪儿。周围的山水似乎给了你一切,但你发现其实自己就只有一个人,在天地间行走,往前走,但是真正走向哪儿你不知道,你只知道自己在这里只是短暂的停留。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一直在路上,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这样,对生活的感悟也是这样。我们到底是在活个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者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