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社】第687社社课作业及点评

题目: 避暑

体裁:江城子(苏轼体)

要求:

东道主:海棠社组委会

上期诗魁:汐水

收稿:肖公子

评:刀客特唬、尘缘、西山开元、张成昱

审:佳纱、汐水、晴雪、潘蔚

计票:琴心劍胆

投稿须知:

一、8月3日(星期二)晚10点钟截止

二、晚10—早7点不收作业

[参赛作品]

01

江城子.避暑(新韵)/桂做翔2

一轮明月挂江舟,这边游,那边愁。岸上焚风,热浪涌沙洲。问柳寻欢狐兔狗。看牧野,绿油油。

河桥巷子老翁偻,爱难留,苦难收。岁岁年年,避暑荷锄头。面向荒丘天负背,千般怨,付东流。

02

江城子 · 避暑(苏轼体)/金赛月2

晚风拂面玉轮明。数峰青,鹭安宁。漫步长堤,游客笑盈盈。山里人家含特色,争品味,喜相迎。

忽闻桥上弄琴笙。露真情。细聆听。红袖陪同,高树又蝉鸣。酷热难熬何处去,潜入水,似鱼行。

03

江城子 • 避暑/一江4

伏连酷夏恨天长,早迷茫,晚徬徨。慵懒枝梢,恹卧倚纱窗。为避闲愁眠夜半,冰沙酿,脆沙瓤。

晓星残月似秋霜,照单裳,寐犹香。别有好风,风起顿生凉。吹尽一帘烦暑散,吹了个,遂心飏。

副魁高山流水赏读:

上片写暑天的无奈。下片写因风起吹散烦暑,梦犹香,心飞飏。总体上切题、流畅。下片好于上片。若要挑刺:恹卧略嫌生涩,且卧与倚意重。另外,冰沙是一种凉饮,与酿搭配似不妥。脆沙是否指一种白酒?又与瓤搭配也嫌费解。乱言了,莫怪。包涵包涵!

04

江城子.燕家纳凉(苏轼体 新韵)/净荷6

燕家庭院景娉婷。水清清。树溶溶。小巧假山、飞瀑响叮咚。轩逸檐廊连绮户,修竹瘦,秀兰灵。

约来姐妹醉花丛。品香茗。抚琴筝。和韵欢言,彩袖舞轻盈。月上画楼明似玉,人微醉,晚风轻。

评委张成昱点评:

如秋波之清浅,透而不漏。

05

江城子/山乡避暑有怀/高山流水9(副魁)

蔷薇架下竹方床。读诗章。品茶香。绰约南风、轻吻碧纱窗。知了声声犹雅曲,多惬意,暑何妨。

偷闲避暑水云乡。绿荷塘。柳梳妆。远别喧嚣、心静自然凉。最爱阴浓吞夏日,山叠翠,月流光。

评委尘缘点评:

整体扣题,遣词造句颇见问题。“绰约”“轻吻”形容南风过于油滑,“雅曲”比喻蝉声不恰,“吞夏日”可再斟酌。此外,上下片之间没有波澜,衔接也不是很紧密,各句之间情景不能交融,比较混杂,建议作者仔细打磨,立意还有待提高。

06

江城子  避暑/一叶知秋2

横空赤日燎残云。绿如茵,百花芬。鸟雀栖林,蝉噪锁烟村。翠柳戏荷波弄影,潜翠盖,荡华鳞。

遥思萦梦戍边人。步辕门,建奇勋。汗雨飞珠,沐日炙如焚。我欲与君摇扇柄。同甘苦,不离分。

07

江城子·心静自然凉/西山开元6

伏天流火煮三江。似蒸汤。热非常。枯坐台前、汗透薄衣裳。已在红尘烹炙久,风无影,雨深藏。

懒听蝉噪诉衷肠。任骄阳。去猖狂。身处熔炉、心寄水云乡。且把苦茶来一碗,堪解暑,得清凉。

诗魁汐水浅评:

读到7号作品的时候,就选定投这首。

说到避暑,我首先脑子里冒出来的也是“心静自然凉”这五个字。7号作品将“心静自然凉”诠释得很好,比我写得好。上片用蒸、枯、透、烹、藏等字,形象地把流火铺陈开来,读者亦觉暑热难耐。下片清迥洒脱,骨力不凡,尤喜“任骄阳。去猖狂。”[强][强]不过,尾句读之有言犹未尽之感,可能是我想和作者一起干一碗清茶解解暑。

08

江城子•避暑/垜垜8

九峰山麓绿阴浓。卧云松。响泉淙。久慕夏凉、坐爱此葱茏。僻隐小庐消虐暑,离嚣扰,自从容。

月光小院执杯盅。望星空。逸情衷。风送蛙鸣、依约始田农。闻得稻香同与醉,安眠夜,梦年丰。

评委开元浅析:

紧扣主题,读来如临其境,清幽恬静。

上阕开篇点出位置定了基调,九峰山下,夏日必定清凉惬意。下阕用词蛙鸣,稻香,梦年丰,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感受到甜蜜的幸福感在于其中,很好的起到了升华主题之作用。

整体构思流畅自然,融情于景,读完暑意尽消,心旷神怡。

09

江城子 庐山避暑/西山有晴雪*

火炉山外此山春。沁清芬。绕浮云。三叠泉飞、直落九天门。迎客谁曾花径扫,含鄱口,醉芳晨。

炎凉世态历风尘。阅深文。假何真。令众昭昭、是以己昏昏。不识庐山全面目,山中看,美庐人。

10

江城子 避暑(苏轼体)/襄阳山翁4

那年避暑岳家庄。瘦皮囊。带冬装。一路盘旋、慢步躲骄阳。暗算此行游几处,秋风至,暑天亡。

迎来送往主人忙。肉穿肠。酒踉跄。户户家家、尽劝坐高堂。入夜务将棉絮裹,何其乐,不思乡。

11

江城子•避暑之法/汐水11(诗魁)

小城七月又晴光。不梳妆。是寻常。步步行来、汗下一行行。欲问何方无暑气,恒寂道,慢思量。

原来心静自然凉。似垂杨。拂荷塘。日落日升、皆在水中央。我自煮茶兼煮字,人路过,请人尝。

评委刀客特唬浅析:

昔者文君当垆鬻酒,今有汐水煮字赠茶,更显雅致清闲,而词风又通俗洒脱。人与词俱静,实为盛夏之中一味清凉散也。第恐路人尝罢,难解中肠之热,又复匆匆矣。何伤哉,耶稣不有言乎:“施比受,更幸福。”自得解脱,犹不失阿罗汉果位也。

(20210804)

本期编辑:琴心劍胆

你可能感兴趣的:(【海棠社】第687社社课作业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