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状态怎么办,这三种方法希望对于你来说有用

「做什么都浅尝辄止,试试就算了。」

「热血5分钟,拖延好几年。」

「什么都做,但什么都做不深。」

如果你有上述问题,说明你陷入了浅工作状态。想要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达到深度工作,不妨试试深度工作这本书里面的工作方法。

① 习惯化的价值

人们对那些「拿奖拿到手发软」的大牛们,有个天然的误解:他们都是天生的。其实不然,在传记中,你会发现,他们之所以能长期保持高效创作,依靠的是稳定的工作模式,他们几乎很少打乱自己的工作习惯。

一份杂志档案透露,普利策奖获得者、传记作家罗伯特·卡罗,他位于纽约办公室里,每一英寸空间都是按规则布置的。放书的位置、整理笔记本的方法、在墙上张贴的东西、甚至连在办公室要穿什么衣服,都有其特定的习惯。「我的职业生涯变动很小,有条不紊对我的帮助很大」他解释说。

查尔斯·达尔文在打磨《物种起源》时,也保持着类似的框架工作法。他的儿子弗朗西斯回忆,达尔文每天早上 7 点准时起床,然后到花园散一会儿步。接着他会独自用餐,之后就是在书房工作。经过一段高强度的工作后,他又会到花园散步,深入思考解决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想法。直到自己满意后,才宣告一天工作的结束。

记者曼森·卡里用了 5 年的时间,编录著名思想家和作家的习惯,他发现:任何做创造性工作的人,都应该忽略灵感,而要形成自己稳定的输出习惯。这种观点在《纽约时报》的同主题专栏中,大卫·布鲁克斯的表达更直接:伟大的创造性头脑如艺术家般思考,却如会计般工作。

总之,要想实现深度工作,养成严格内化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所谓灵感,离不开持续的孕育。

「习惯」减少了我们进入深度工作状态的阻力,并让我们保持高效工作的时间更长。如果想等灵感来了之后,再投入工作,成就很可能会大打折扣。

深度工作是通向成功非常重要的手段,它包含了我们对现实的适应,帮助大脑进入专注状态,获得持续的创造力。

② 要有大手笔

2007 年初冬,J.K.罗琳正努力完成哈利·波特系列的最后一部《死亡圣器》。由于这本书要串联起此前的 6 本书,满足数亿粉丝的期望,她的压力非常大。罗琳明白,只有深度工作才能让自己达到那个高度,但她在苏格兰爱丁堡的家庭办公室中,越来越难做到全神贯注了。

罗琳说:「我正在努力完成《死亡圣器》的过程中,有一天擦窗户的人来了,孩子也都在家,几只狗也都叫了起来。」

面对诸多干扰和非可控事务的打断,罗琳决定玩点大手笔:她入住了爱丁堡市中心的五星巴尔默勒尔酒店套房。漂亮的环境、干净整洁的用具、美味的餐点,罗琳第一天的写作,顺利完成。之后,她就在那里完成了《哈利·波特》的最后一本书。

罗琳的做法,印证了深度工作领域里的高效策略:大手笔。

这背后原理是:对周围惯常环境做出巨大改变,辅以可观的精力或金钱投入,降低大脑的拖延本能,并注入新的激励和能量。

比如,写哈利·波特小说是非常难的工作,需要大量的心智能量投入。但如果你为此每天支付不少钱,控制心理能量,直至实现深度工作就要容易的多。

在研究其他著名深度工作者的习惯时,你会发现,大手笔策略经常出现。比如,比尔·盖茨任微软首席执行官期间的「思考周」习惯,就广为人知。在思考周里,他会暂时放下日常工作和家庭责任,带上一堆白纸和书,隐居到一间小屋里。他的目的是避免打扰,深度思考与公司相关的各种事务。对世界首富而言,隐居和小屋都不算大手笔,但他付出的是时间上的大手笔,对比尔·盖茨而言,他的生意真的是分分钟上百万,他为了进入深度工作状态,不惜花一周时间,可以说是下了血本了。

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备受赞誉的小说家艾伦·莱特曼也是大手笔的「人民币玩家」。他每年夏天都会花大价钱,隐居到缅因州的一座「小岛」上,用两个月时间做深度思考,开拓思路。

给自己花点大手笔,对我们进入深度工作,非常有帮助。

③ 像经商一样执行

在《高效能人士的执行 4 原则》中,有 4 种帮助公司成功实施高水平的战略原则。在相似性的启发下,《深度工作》的作者着手把它们应用到了个人工作习惯的培养上,结果极大地助力他实现了深度工作,以下是其中的部分原则:

原则 1:聚焦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

「你想做的事情越多,完成的事情反而越少。」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在执行时,一定要专注在少量「极端重要的目标」上。这种简化选择,有助于我们集中精力干大事。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带来稳定的热情和实实在在的收益。

大卫·布鲁克斯在 2014 年的专栏文章「专注的艺术」中,对聚焦思维非常赞同:「如果你想要赢得注意力战争,就要让那些能激发你无尽渴望的事情,挤掉其它事情。」

原则 2:抓住引领性指标。

对于事情的进展,有两种衡量指标:滞后性指标和引领性指标。

滞后性指标用于描述你需要改善的方面。比如,出了问题,我们事后弥补,就是滞后性指标。引领性指标是指帮助你实现目标的方法。比如,用面包房举例,接受免费试吃样品的客户数量就是一个的引领性指标。它能让你获得更多的关注,得到更多期许。


对深度工作而言,一年下来的成果太过庞杂,而把深度工作时间长度记录下来,就是你每天可见的指标。它们引领你不断投入到新工作中。

原则 3:准备计分板。

人天生就有竞技性,不管是人在远古时期的狩猎行为,还是在现代体育里,「计分」能激发人更主动的行为。对团队而言,公开记录、跟踪、展示他们的各项指标,可以制造一种竞争氛围,驱使他们专注于这些指标,更投入地保持工作状态。对个体而言,记录当周的深度工作时间,能起到两个重要作用:一方面,这样可以使我们把深度工作时长与收益相联系。另一方面,这样有助于我们,不断校准完成每项成果所需的深度工作时间。后者能帮我们更好做到时间管理。进入深度工作状态对提升效率,帮助极大。如果你一直在某个领域工作,但却迟迟没有收获,很可能是你的深度工作出了问题。借用今天的方法和原则,努力奔跑,属于你的一片天就在前方等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状态怎么办,这三种方法希望对于你来说有用)